许多眼病在眼底会有各种表现,有的全身性疾病也可能会在眼底有所反映。著名眼科专家、《实用眼科学》主编刘家琦教授很早就提出,40岁以上的患者即使是因眼外病到眼科门诊,也应作常规小瞳孔下的眼底检查,目的就是及早从眼底了解某些疾病的“蛛丝马迹”,及早治疗这些疾病。
什么叫眼底?
眼底是眼球里面后段组织的总称。包括玻璃体、视网膜、视网膜血管、脉络膜和视神经乳头等。与视力有重大关系的“黄斑”,就是视网膜当中的一部分。由于这些组织位于眼睛的后半部分,通常要用眼底镜等特殊的仪器才能观察得到。
为什么40岁后要检查眼底?
有许多疾病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高,尤其是四五十岁以后。如青光眼、眼底动脉硬化、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年龄相关性黄斑病变、高度近视眼视网膜病变、玻璃体浑浊和玻璃体后脱离等。
有些青光眼患者,发病的症状隐匿,平时没有特别的不适,在眼底检查中如果被发现视神经乳头异常,就要及早治疗。
通过眼底镜可以直接看到视网膜的血管,这是全身惟一的、无创的、用肉眼直接能看到的血管。医生可以从眼底视网膜动脉硬化的程度来推测全身的动脉血管硬化的程度,有利于心、脑血管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糖尿病发展会出现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有的患者本来没有发现自己患有糖尿病。我们在普通健康体检中,有时会发现眼底有出血、渗出和微血管瘤等典型的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征象的患者,建议他们立即做血糖等检查,结果血糖明显增高,患者这才被发现患有糖尿病。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过去被叫做老年性黄斑变性,这是严重威胁老年人视力的疾病,通过眼底镜检查,可以发现这种眼病,从而对其及早干预和治疗,控制病情,保护黄斑区的视觉功能。
高度近视眼患者往往出现眼底视网膜的病理性变化,随着年龄增长,视网膜又出现退行性变化。通过眼底镜检查,可以发现视网膜的变性灶、出血点、裂孔甚至脱离,一旦发现,就可以进行及时的治疗。
玻璃体浑浊和玻璃体后脱离的发生率,一般也和年龄呈正相关。经过眼底检查,可以大致了解玻璃体的情况。
眼底镜检查眼底是怎么回事
眼底镜也叫检眼镜,它通过一个很小的光源使光线从瞳孔进入,让医生通过透镜看到眼底的组织。进行眼底检查时,患者要和医生配合,按医生的嘱咐睁开眼睛,或注视特定的方向。医生会先在小瞳孔(平时正常的瞳孔)下检查眼底,如果发现可疑的情况,再让患者滴用眼药水使瞳孔扩大,进行详细的检查。瞳孔扩大后,遇到光线会更加刺眼。等几小时后,扩大瞳孔的眼药水的作用逐渐减退,瞳孔会自然缩小,怕光现象也会好转。患有闭角型青光眼的患者,尽量不用扩瞳药,除非病情需要,而且必须在医生密切观察下使用。在用眼底镜检查眼底后,有的人也出现一过性的看不见周围景物的现象,等一会儿后又恢复。这种现象是一种正常的生理反应。这是因为视网膜感光细胞的感光色素在接受光刺激后,发生了光化学变化,使人暂时看不到景物,经过光化学循环,在一定的时间内,又恢复到原来的化学结构,这时又能看清楚周围的景物了。
眼底镜是检查眼底最简便、最安全的仪器。检查眼底的设备还有三面镜、前置镜、眼底照相、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等,医生可根据各种不同的病情需要而选用。
名医推荐
廖伍全:眼科主任,主治医师,毕业于江西医学院。从事眼科临床20年,曾在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眼科中心、江西省一附院进修进修眼科,曾参加视觉第一·中国行动学习班、澳大利亚霍洛基金会白内障复明手术培训项目,培训期间接受中外眼科专家的培训并获得A5证书。此后多次参加澳大利亚霍洛基金会组织的白内障复明手术及眼病调查。擅治白内障、青光眼、翼状胬肉切除、泪囊鼻腔吻合、眼表肿瘤、眼外伤等疾病。是龙南县光明工程唯一指定白内障手术医生,至今已为伍千多名白内障患者实施了复明手术。
联系。
谢世华:主治医师,毕业于赣南医学院,江西省医学会眼科学会及中西医眼科学会委员;赣州市医学会眼科学会委员。曾在广州中山大学附属中山眼科中心、医院眼科(江西省眼科中心)进修眼科。从事眼科临床近20年,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及临床实践经验,擅长白内障、青光眼、泪囊炎、泪道疾病、翼状胬肉、眼外伤、眼部肿瘤、上睑下垂、斜视、眼球摘除术、眼睑内外翻、眼部美容等方面手术;中西医结合治疗眼部慢性病、眼表疾病、葡萄膜炎、眼出血、眼底病(视神经病变、黄斑病变)、小儿眨眼、视网膜色素变性及疑难杂症等。在省级及国家级眼科杂志发表论文5篇。
联系。
魏馥贤:主治医师,毕业于江西中医学院,赣州市政协委员、龙南县政协常委。擅长治疗白内障、青光眼、泪囊炎、斜视眼、眼外伤、胬肉等眼疾。在省级及国家级杂志发表论文数篇,年开展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填补赣州地区项目空白。联系。
医院
北京中科医院是骗子北京看白癜风哪里医院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