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天津市医大眼视光职业培训学校
大家下午好。今天的微课程,给大家简谈干眼,
说到干眼就要先介绍下泪膜。
这里面的眼表包括了角膜上皮、结膜上皮,泪液成分,蛋白:白蛋白,球蛋白,溶菌酶,免疫球蛋白,电解质:K+,Na+,Cl+,其他成分:葡萄糖,尿素。它的生理做用:
(1)填补上皮间的不规则界面,保证角膜光滑
(2)湿润及保护角膜和结膜上皮
(3)通过机械冲刷及内含的抗菌成分抑制微生物生长
(4)提供角膜所需营养物质
那么任何原因引起的泪液质或者量异常,或动力学异常导致的泪膜稳定性下降,并伴有眼部不适和(或)眼表组织病变特征的多种疾病的总称就称为干眼
那么出现的症状有眼部干燥、异物感、视疲劳、畏光及视力下降等。那么干眼发病的可能病因或诱因是什么呢?
1.患者的工作环境及性质;长期在空调开放、空气不流通的环境里工作可引起干眼症状,经常从事注意力集中的工作或活动也可引起干眼,在黑暗的房间看电影或者长时间驾车引起瞬目减少,可使眼表面积暴露增大及泪液蒸发加速,也能导致干眼。2.局部及全身用药;长期服用抗高血压及抗抑郁药物可使泪液分泌减少局部长期滴用抗生素、抗病毒等眼药可因药物本身或防腐剂毒性而使干眼病情加重3.眼部外伤史、手术史及既往病史4.全身免疫性疾病的患者可伴有干眼症状
这里我们要介绍一下干燥综合症;干燥综合征是一个主要累及外分泌腺体的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病;又名自身免疫性外分泌腺体上皮细胞炎或自身免疫性外分泌病:临床除有唾液腺和泪腺受损功能下降而出现口干、眼干外,尚有其他外分泌腺及腺体外其他器官的受累而出现多系统损害的症状;其血清中则有多种自身抗体和高免疫球蛋白血症;而且本病女性多见发病年龄多在40岁~50岁。那么我们对于干眼的检查方法有哪些呢?
通过以上检查我们可以判断看一下诊断标准。
如果BUT≤5秒时,1+2就可以确诊,BUT≤10秒时,1+2+3或1+2+4才可以确诊,4和5是加强诊断。
按临床类型:分为分泌减少型和蒸发过快型。分泌减少型:补充泪液、保存泪液、减少蒸发、增加泪液分泌、抑制炎症和免疫反应。蒸发过快型:主要针对MGD治疗,抑制炎症、清洁眼睑、减少蒸发、脂质替代治疗。
按病情轻重
轻度患者:给粘稠度较小的人工泪液
中度患者:应用粘稠度、不含防腐剂的人工泪液,二线治疗方法是泪小点栓塞
重度患者:一线治疗应选择CsA和泪小点栓塞,最后考虑手术(眼睑缝合术等)
长按识别/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