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是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节,气温降低有利于新冠、流感等病毒的存活和传播,存在新冠疫情与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叠加流行的风险,防控形势严峻。
幼儿园的小朋友们体质较弱,免疫力低,很容易生病,所以,我们要更加细心的照顾他们,帮助孩子平稳、顺利的度过这个寒冷的季节。
流感是什么引起的?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对人类危害较严重的急性呼吸道传染。
流感病毒按其核心蛋白分为四个型别:甲型(A型)、乙型(B型)、丙型(C型)和丁型(D型)。
流感有哪些症状?
流感一般表现为急性起病、发热(部分病例可出现高热,达39-40℃),伴畏寒、寒战、头痛、肌肉、关节酸痛、极度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常有咽痛、咳嗽,可有鼻塞、流涕、胸骨后不适、颜面潮红,结膜轻度充血,也可有呕吐、腹泻等症状,轻症流感常与普通感冒表现相似,但其发热和全身症状更明显。
流感的传播途径
流感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是季节性流感的主要传染源,主要通过其呼吸道分泌物的飞沫传播,也可以通过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传。5岁以下儿童、老年人、患有慢性病或体质虚弱者更容易出现严重并发症。
温馨提示
家庭成员出现流感患者时,尽量避免近距离接触等;打喷嚏或咳嗽时应用手帕或纸巾掩住口鼻,避免飞沫污染他人;在流感高发期,到医院就诊时,应佩戴口罩。
在此,呼吁大家分别按照居住社区和提前预约方式合理安排接种时间,有序接种疫苗。选择在居住地附近的预防接种门诊进行预约,不要多点预约,以免造成资源浪费。接种流感疫苗是目前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
新冠病毒防护
今年以来,新冠肺炎病毒引起全球大流行。我们为减少新冠病毒的传播而采取的科学佩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及保持安全社交距离等防控措施也可以预防流感病毒的传播。
一、科学佩戴口罩
养成随身携带口罩的好习惯。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电梯等密闭空间,医院就诊、有发热或患呼吸道感染疾病的患者,从事医疗卫生、公共服务等高风险暴露人员,应正确佩戴口罩。年老及体弱者、慢性疾病患者外出时,建议佩戴口罩。
二、保持安全距离
到人多密集场所注意与他人保持至少1米以上社交安全距离。客流较多时,有序排队等候,避免人员拥挤。
三、保持好个人卫生
要勤洗手,用香皂或洗手液和流动水洗手,或用手消毒剂消毒。清洁双手前不要用手触碰口、眼、鼻。咳嗽、打喷嚏时用肘部或纸巾遮掩。不随地吐痰,口鼻分泌物用纸巾包好后弃置于垃圾箱内。
四、保持室内通风
居室和办公场所要保持良好通风,避免空气污浊。冬季使用空调前应进行清洗和必要的消毒,保持一定的空气流动和自然通风。
五、注意饮食安全
到正规的超市或市场选购生鲜产品,选购时可使用一次性塑料袋反套住手挑选冷冻冰鲜食品,避免用手直接接触,同时佩戴口罩。购买境外冷冻食品,要 杜绝带病上班上学。有发热或呼吸道症状,尽量避免外出,特别是近期与发热、呼吸道传染病患者有过密切接触人员,尽量不搭乘公共交通。
乘坐公共交通时,尽量选择刷卡、扫码等非接触方式充值、购票。遵守公交、地铁等部门防疫规定,如戴口罩、测体温等。
温馨提示家长朋友们
1、即使气温骤降,也千万不要给小朋友添加过多衣物。在穿多少这个问题上,我们平常认为“孩子要比大人穿得多”的想法,其实是个误区。三岁以上的幼儿已经可以自我表达冷暖,只要孩子不觉得冷,家长就不必给孩子多穿。
2、可以和大人穿的一样多,甚至有时也可以比大人少一件。其一是因为幼儿园的活动较多,孩子们跟着老师动动手动动脚,非但不会冷,反而会有些热;其二是为了适当锻炼幼儿的御寒能力,可以增强孩子的体质。
3、医生建议,判断孩子衣服是否穿得够,有两种办法:一摸锁骨二摸背。如果锁骨是温热的,说明衣服穿的不多不少;如果后背有汗,甚至衣服都已经湿了,显然孩子需要及时减衣了。
三暖二凉原则
“三暖”即“背暖、肚暖、足暖”
保持小朋友的背部温暖可以预防疾病,减少感冒;孩子的肚子连接脾胃,如果腹部受凉的话,会造成脾胃虚弱,从而引起食欲不振或者是消化不良、腹泻等;小朋友脚上的神经比较多,还有很多的穴位,对外部的温度也是比较敏感,如不注意保暖容易引起一些疾病。
“二凉”指的是“头凉”、“心胸凉”。
儿童经由体表散发的热量,有1/3是由头部发散,头热容易导致心烦头晕而神昏,就是中医所说的上火,所以,一定要保证孩子头部散热;小朋友如果穿着过于厚重臃肿,会压迫到胸部,影响正常的呼吸与心脏功能,穿着过厚,还容易造成心烦与内热,所以,要保证孩子心胸凉爽舒适。
亲爱的家长们,新冠疫情尚未结束,防控仍在进行。低风险并不等于零风险,让我们适应习惯“新常态”,提高自我防范意识,做好常态化疫情个人防护,保护自己和身边人。
最后,愿幼儿园的每一位小朋友都身体健康!
撰稿:大班组
编辑:杜多张媛媛
审核:曹蕾王鑫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