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眼表病 > 患病诊断

患了脑梗死为什么病变表现各不相同

程少为出诊时间 http://baidianfeng.39.net/a_wh/200921/8231864.html

经常门诊遇到脑梗死的患者及家属询问,同是脑梗死,为什么有的说不出话来?有的听不懂话?有的视野缺失?

每位患者的病变表现都不相同,这是怎么回事呢?要想弄清楚这个问题,就要来了解一下人体大脑血液供应及主要病损表现。

脑的血液供应

脑的血液供应系统

脑的血液供应主要来自颈内动脉系统和椎基底动脉系统,具体结构为:

1.颈内动脉系统供应额叶、颞叶、顶叶和基底节等大脑半球前3/5部分的血流,又称前循环。

2.椎基底动脉系统主要供应脑后部的2/5、包括脑干、小脑、大脑半球后部以及部分间脑,又称后循环。

3.大脑动脉环:(Willis环)在正常情况下,组成环的各动脉内血流方向一定,相互并不混合,只在某动脉近端血流受阻,环内各动脉间出现压力差时脑底动脉环才发挥其侧支循环作用。

脑血管梗塞的主要表现

颈动脉系统受累的通常表现

①对侧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同位性偏盲;

②语言优势侧半球病变时失语、失用、失认;

③非语言优势侧半球病变可有视空间障碍;

④黑朦交叉性瘫痪(病侧一过性单眼黑矇和对侧偏瘫)。

椎-基底动脉系统受累的通常表现

偏瘫、交叉瘫或四肢瘫;

偏身感觉障碍、交叉性感觉障碍,偏盲、皮质盲;

眩晕、呕吐、耳聋、耳鸣,复视、构音障碍;

吞咽困难、饮水呛咳、共济失调等。

具体血管

01

颈内动脉系统

1

颈内动脉系统

具体表现以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偏盲三偏征和精神症状为多见,主侧尚有不同程度的失语、失用和失认,还出现病灶侧的原发性视神经萎缩,出现特征性的病侧眼失明伴对侧偏瘫称黑蒙交叉性麻痹,Horner征,动眼神经麻痹,和视网膜动脉压下降。

如颅外段动脉闭塞时,颈动脉可有触痛,呈条索状,搏动减退或消失,颈部可听到异常血管杂音。

如侧支循环良好,临床上可不出现症状。多普勒超声扫描除可发现颈动脉狭窄或闭塞外,还可见到颞浅动脉血流量呈逆向运动。

2

大脑中动脉

此血管病变最为常见。主干闭塞时有三偏征,主侧半球病变时尚有失语,中动脉表浅分支前中央动脉闭塞时可有对侧面、舌肌无力,主侧受累时可有运动性失语;中央动脉闭塞时可出现对侧上肢单瘫或不完全性偏瘫和轻度感觉障碍。

顶后、角回或颞后感觉性失语和失用。豆纹动脉外侧支闭塞时可有对侧偏瘫。

3

大脑前动脉

由于前交通动脉提供侧支循环,近端阻塞时可无症状;周围支受累时,常侵犯额叶内侧面,瘫痪以下肢为重,可伴有下肢的皮质性感觉障碍及排尿障碍;深穿支阻塞,影响内囊前支,常出现对侧中枢性面舌瘫及上肢轻瘫。双侧大脑前动脉闭塞时可出现精神症状伴有双侧瘫痪。

02

椎一基底动脉系统

1

小脑后下动脉(Wallenberg)综合征

引起延髓背外侧部梗死,出现眩晕、眼球震颤,病灶侧舌咽、迷走神经麻痹,小脑性共济失调及Hroner征,病灶侧面部对侧躯体、肢体感觉减退或消失。

2

旁正中央动脉

甚罕见,病灶侧舌肌麻痹对侧偏瘫。

3

小脑前下动脉

眩晕、眼球震颤,两眼球向病灶对侧凝视,病灶侧耳鸣、耳聋,Horner征及小脑性共济失调,病灶侧面部和对侧肢体感觉减退或消失。

4

基底动脉

高热、昏迷、针尖样瞳孔、四肢软瘫及延髓麻痹。急性完全性闭塞时可迅速危及病人生命,个别病人表现为闭锁综合征。

5

大脑后动脉

表现为枕顶叶综合征,以偏盲和一过性视力障碍如黑矇等多见,此外还可有体象障碍、失认、失用等。如侵及深穿支可伴有丘脑综合征,有偏身感觉障碍及感觉异常以及锥体外系等症状。

6

基底动脉供应桥脑分支

可出现下列综合征:

①桥脑旁正中综合征(Foville综合征):病灶侧外展不能,两眼球向病灶对侧凝视,对侧偏瘫。

②桥脑腹外综合征(Millard-Gubler综合征):病灶侧周围性面瘫及外直肌麻痹,伴病灶对侧偏瘫,可有两眼向病灶侧凝视不能。

③桥脑被盖综合征(Raymond-Cestan综合征):病灶侧有不自主运动及小脑体征,对侧肢体及轻瘫及感觉障碍,眼球向病灶侧凝视不能。

所以,不同部位脑血管梗塞,出现的异常症状与体征也各不相同。临床医生结合患者的阳性临床表现也可初步判断相关罪犯血管。

大家在对前面我讲的内容了解之后,日常生活中如果突然出现的与以往不同的异常症状,必须高度警惕,有可能是患了脑梗死……

这个时医院进行检查诊断,只有对疾病准确诊断之后,进行有针对性的积极治疗才会对患者康复有所帮助。

END

万水千山总是情,为我标星行不行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mvuov.com/hbzd/115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