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重因素是影响人体骨质疏松症发病的重要因素之一,体重与骨质疏松症之间是反比的关系。也就是说,体重相对重的人,骨质疏松症发生的可能性小。反之,体重过轻,体型纤细者,骨质疏松症和因骨质疏松导致骨折的可能性明显增加。
人的胖瘦不是用“体重”来衡量,因为每个人的体重与性别、年龄、身高等许多要因素有关,人与人之间没有可比性。
所以,人们用“体重指数”替代“体重”指标来判断人的胖瘦。
首先要测量出身高(米)和体重(千克),然后用下面公式计算出自己的“体重指数”。
体重指数
体重(千克)/身高(米)2
体重指数<20为低体重
体重指数20-24为正常体重
体重指数>20为超重或肥胖体重。
研究表明:
低体重指数人群是患骨质疏松症的高危人群。
体重指数越低,人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危险性越大。
为什么“瘦人”容易得骨质疏松症呢?
1、“瘦人”体内脂肪组织比正常体重指数的人少。而人体内最有活性的雌激素偏偏青睐脂肪组织,体内脂肪的减少意味着体内雌激素水平的下降,而雌激素是影响人体内钙吸收的主要激素。
2、通常饮食摄入较少
尤其肉类等动物蛋白和含钙量较高的奶制品摄入量明显不足,造成骨骼代谢所需的“原材料”
3、关于低体重状态
导致自身骨骼上所受到的压力减小。如果骨骼上的压力减少,钙丢失增加,骨密度减少,出现骨质疏松现象。
如何防治骨质疏松?
1.适当增加体重。人体内适量的脂肪对于保持代谢平衡,增强免疫力起重要作用。
2.摄入骨脂蛋白。骨脂蛋白可以对增强骨密度,延缓骨量流失有很好的帮助;骨脂蛋白还能结合水分子润滑关节,减少关节磨损造成的骨密度下降有不错的改善。
3.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戒酒、少饮浓茶、浓咖啡、少喝碳酸饮料。
4.坚持运动和体育锻炼。根据个人的身体状况,选择适合自身的运动方式,并持之以恒。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