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眼表病 > 患病诊断

一生艾灸4次,百病难沾身,固护人体之正气

一生艾灸4次,百病难沾身

导读:中医艾灸学历来重视疾病的预防。"治未病"的概念最早出现于《黄帝内经》中提出:"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夫病已成而后药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就生动地指出了"治未病"的重要意义。

中医艾灸学历来重视疾病的预防。"治未病"的概念最早出现于《黄帝内经》中提出:"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夫病已成而后药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就生动地指出了"治未病"的重要意义。

中医艾灸理论也在几千年的发展中,根据人在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生理特点,不同年龄段的人进行艾灸应有所侧重。

婴幼儿期年日本政府大力倡导婴儿期灸身柱,以促进婴儿的生长发育,防治感冒、咳嗽等。妈妈若想要自己的宝宝健康一生,应该坚持给宝宝艾灸身柱穴。

艾灸用于小儿保健起源较早,古代有"小儿每日灸身柱、天枢可保无病"的记载。

小儿艾灸保健方法简单易行,没有任何副作用,绿色安全既能防病治病,又能提高小儿免疫功能。

身柱穴小儿保健灸的主穴,属督脉,通于脑髓,它有理肺气、补虚损、解疔毒,宁神志的功效。有补益肺气、止咳平喘、温化痰湿、健脑益智、防病强身的作用,能通治小儿科的多种疾病。

灸身柱穴对于婴儿消化不良、吐乳、小儿泄泻、腹胀、食欲不振、精神委靡、夜不安神、夜啼、感冒、支气管炎、百日咳、肺炎、肺结核、哮喘、惊风、发育不良等,均有较好的防治作用。

身柱穴被日本医学界誉为"小儿百病之灸点"。身柱穴也是小儿三伏灸的要穴。一般每次灸0至5分钟,开始可间日次,以后可每周灸2-3次,可使儿童不易患病,身体健康。

青少年期7岁左右灸风门穴,以预防呼吸疾病的发生,提高体质。24岁左右,灸三阴交,以避免生殖系疾患,增强生殖能力;30岁前灸"肺俞"。

轻人户外活动较多,出汗后常常不注意保暖,又喜食冷饮,所以很容易感冒。固护肺气对青少年具有重要的保健意义。肺俞穴是肺脏之气出于背部之所还是主宰全身在表之卫气,固护人体之正气不受邪气侵犯。

具体灸法有如下几种:施灸频率不拘时灸,即感到身体不适或即将感冒时,或进食冷饮后施;转季灸,即每月灸两次,分别在转节气的前~2天施灸。

30-50岁30~50岁灸"足三里"增强脾胃功能,预防一切疾病。

步入中年,生活稳定,应酬繁多,思虑过度,运动不足,最伤脾胃。因脾胃损伤,不能充分运化水谷精微,水湿聚于中焦,大腹便便就出现了。灸"足三里"能调整消化系统使之功能旺盛,吸收营养增加能源,对全身各系统都有强壮作用。

足三里主管人体后天之本,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保健大穴!如有时间每天灸20分钟最好。

50岁之后50岁后灸"关元"、"曲池"步入老年,肾气渐疲,元气渐亏,会出现腰膝酸痛、夜尿频多、健忘失眠、不耐疲劳、视力减退、听力衰减、脱发白发等症状。《医经理解》记载:"关元,在脐下3寸,男子藏精,女子蓄血之处。人生之关要,真元之所存也。"该穴具有培元固本、补益下焦之功,凡元气亏损均可使用。

关元穴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肚脐下3寸处。艾灸最佳频率为日次,亦可不拘时灸。

老年了,常灸曲池,使眼明耳聪,预防高血压、中风。

这些穴位都是我们古人经过长期实践总结出来的,我们在日常施灸时灵活掌握!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往期回顾

肚脐上面有个穴,堪称神奇,艾灸以后,所有胃病一扫光脚底艾灸,你以为只是祛寒?看后令人震惊,要告诉全家人!艾灸的8个错误习惯,很多人艾灸无效都是栽到这几点上了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mvuov.com/hbzd/1107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