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炎炎,常有一家几口、三两好友,相互邀约去游泳。
却不知,有个偷偷摸摸的小鬼,在惦记着你明眸的双眼,这个小鬼就是“红眼病”。
快来一起了解红眼病的防治小知识,为自己和家人眼睛的健康保驾护航!
核心提示:
??红眼病有明显的眼部刺激症状,如剧烈的异物感、眼红、眼刺痛、畏光、流泪等,影响美观和日常生活。
??红眼病可感染各年龄人群,通过接触传播,尤其是被患者眼部分泌物污染的手、物品和水。
??红眼病暴发期间减少去往公共场所,避免去往游泳池、浴池等场所。
??病人需要隔离,病人使用的物品需要消毒处理,养成勤洗手,不揉眼,分巾、分盆的卫生习惯。
什么是红眼病?
红眼病学名叫急性出血性结膜炎,外号暴发火眼,可由多种病毒引起。
结膜是覆盖在眼球前面和眼睑内的一层粘膜,里面有丰富的血管和神经末梢,感染发病后容易出现充血发红、刺痛、流泪、畏光等。
红眼病发病急、传染性强、流行快。患者一般预后好,但病后免疫持久性差,可以被不同病毒感染,亦可能在数年后被同一种病毒再次感染而发病。
也就是说,红眼病病情不严重,但影响美观,且会经常骚扰大家!
红眼病是怎么传染人的?
病毒随患者眼部的分泌物及泪液排出,部分患者的咽部、粪便中也存在病毒。
眼部分泌物-污染(手、物)-接触—感染健康人是红眼病的主要传播路线。
病毒附着在患者用过的毛巾、脸盆、洗脸水、衣服、被褥、笔、键盘等处,健康人用手接触这些物品后摸、揉眼睛便会造成传播。
我们不必担心“只是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就会得病。
日常预防
红眼病全年可发病,以夏秋季多见。易在人口稠密、卫生条件差的地区流行,在托幼机构、学校、工厂企业等人群聚集的地方易发生暴发流行。
??爱眼护眼,注意个人卫生,勤剪指甲、常洗手、不揉眼。
??不和他人共用毛巾、脸盆、手帕、滴眼液等物品。
??在红眼病暴发季节尽量少去游泳池、浴池等公共场所,接触公共物品后不要用手触碰眼睛。
??积极锻炼,增强身体免疫力。
防护误区
患了红眼病,包扎眼睛会加重病情,患了红眼病后不能包扎眼睛,因为包扎眼睛后会影响分泌物的排出,这不仅机械刺激角膜、结膜,也为细菌提供了良好的繁殖基地,使结膜炎症状加重,且由于包扎使结膜囊温度升高,有利于细菌生长,同时又影响了外用眼药,不利治疗。所以,得了红眼病后绝不能包扎,也不能热敷。
??得了红眼病后要积极治疗,一般要求要及时、彻底、坚持。一经发现,立即治疗,不要中断,症状完全消失后仍要继续治疗1周时间,以防复发。
??不治疗可冲洗眼睛,在患眼分泌物较多时,宜用适当的冲洗剂如生理盐水或2%硼酸水冲洗结膜囊,每日2~3次,并用消毒棉签擦净睑缘。
??对患眼点眼药水或涂眼药膏。如为细菌性感染,可根据检查出的菌种选择最有效的抗生素眼药水滴眼,根据病情轻重,每2~3小时或每小时点眼药1次,常用眼药水有10%~20%磺胺醋酰钠、0.3%氟哌酸、0.25%氯霉素眼药水等,晚上睡前可涂抗生素眼药膏,如氧氟沙星、金霉素或四环素眼药膏,每次点药前需将分泌物擦洗干净,以提高疗效。
??对混合病毒感染的结膜炎,除应用以上药物治疗外,还可用抗病毒眼药水,如0.1%羟苄唑眼药水、0.1%肽丁胺乳剂、0.1%疱疹净、0.1%无环鸟苷眼药水等,每日2~3次,必要时还可应用干扰素等。有条件时可进行细菌培养,并做药敏试验,以选用合适的抗生素。
??对红眼病也可采用中医治疗,中医称该病为暴风客热或天行赤眼,一般为外感风热邪毒所致,故宜祛风散邪,清热解毒,常用泻肺饮和银翘解毒丸。
??当炎症控制后,为预防复发,仍需点眼药水1周左右,或应用收敛剂,如0.25%硫酸锌眼药水,每日2~3次,以改善充血状态,预防复发。
红眼病患者护理
及时就医:出现眼红、眼痛、流泪、畏光、异物感等症状,应及时就诊,遵医嘱使用药物。
2.适当隔离:防止家庭成员间、群体间接触传播,隔离期至少7天~10天。未痊愈前,应当减少出入公共场所。
3.避免交叉感染:病人的毛巾、浴巾、枕套、床单、脸盆等用具严格隔离使用,每日煮沸消毒或开水浇烫病人用具,直到症状消失。
4.酒精消毒:病人接触使用的物品(手机、电脑等)用75%酒精擦拭消毒。家庭成员、密切接触者等,接触患者后用75%酒精消毒双手。
5.不揉患病眼睛:患者不要用手揉患病的眼睛,勤洗手,避免引起更多传播。
6.睡眠充足而不过量:保证眼睛得到充分休息又不至过度受压。
7.避免刺激:治疗期间不可包扎患眼或佩戴隐形眼镜,不要眼部化妆,尤其避免妆粉掉入患眼,防止病情加重。
8.保护健康眼睛:滴眼药水时注意瓶口不要接触眼睛和分泌物,若只有一只眼发病时,滴药时头应偏向患病的眼,防止健康的眼睛受感染。
日常生活中,很多人对红眼病认识存着一些误区,比如游泳前滴眼药水能更好的防护眼睛、患上红眼病是因为看了红眼病人的眼睛所导致、患过红眼病就不会再复发等等,这些均是片面的理解。“我就不小心看了他一眼就患上红眼病了!”近日常听到有人如此抱怨。其实看红眼病人的眼睛而患病这种说法是毫无科学依据的。红眼病主要通过接触传染,光看不接触是不会被传染。直接接触病人眼睛或上呼吸道的分泌物、受污染的手指、毛巾、衣服和其他物品或水源,或者与病患共用眼部化妆用品、外用眼科药物、电脑;在受污染的水源里游泳等才极易染病。因此,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用眼卫生,勤洗手,不与他人共用脸盆、毛巾;外出入公共场所如商场、泳池、公车和学校等接触身外的事物后千万不要用手揉眼睛;身边患者所用的脸盆、毛巾、手帕等要煮沸消毒,并分开放置。同时,红眼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如人们在生活中不注意用眼卫生,导致细菌病毒感染,或是病好了又接触到患病者,红眼病重新复发也是极有可能,并不是患过一次后就不会再复发。要想彻底预防红眼病,只有抓住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提高身体抵抗力和注意个人眼手卫生,才能更好地将红眼病挡在眼外。文字来源:江苏疾控综合网络
图片来源:摄图网
编辑:孙苏静
大家都在看
1、出汗是大病预警?这四种蔬菜是出汗后的“身体修复剂”
2、脑梗来临前,身体出现“一软、二硬”
3、早起比熬夜更可怕!熬夜会致死,早起竟然……
有很多读者反映说找不到我了如果你想更方便的找到可以把我们“设为星标”步骤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