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颜敏丹
这些天,天气逐渐转凉。度过了酷热的夏季,人们再也不用被热得大汗淋漓,不少人开始享受这份凉爽。但事实上,秋季是各种疾病高发的季节,比如有个高发疾病称“面瘫”。
秋风又被称为“邪风”“贼风”,这一时间段如果过度吹风,常常会导致面部神经麻痹,严重时嘴歪眼斜。医生建议近段时间少吹凉风,让身体自然降温。此外,秋天气候宜人,人们应该多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疾病抵抗力。
吹了一晚空调,嘴歪眼闭不合
前几天,30岁出头的小张在刷牙时,发现嘴角漏水,眼皮跳,一侧头皮发麻。一开始,她没太留意。后来吃早饭时,母亲告诉小张,感觉她笑的时候嘴巴有点歪。其实,小张从起床后,就一直感觉哪里不对劲。她赶紧到镜子前仔细观察,“糟了,怎么笑起来嘴有点歪,眼睛有点斜了,平时很深的额纹怎么就消失了,一侧的眼睛也闭不合。”爱美的小张顿时很紧张。
小张赶紧来医院就诊。诉述病情后,她迫不及待地问:“医生,我爸中风过好几次,如今半瘫痪。我是不是遗传了,小中风了?”
医生的诊断让小张得到一些安慰。医生告诉小张患的不是中风,而是面瘫,也就是民间常称的“歪嘴巴”“吊线风”等,治疗一段时间会好的,“吹风受凉、经常熬夜、病毒感染、压力过大,这些因素都会导致人患上面瘫。”
在发病前的一段时间,小张一直睡眠不佳,还经常感到疲劳乏力。发病前一晚,她贪图凉快,吹了一个晚上的空调,而且温度设置较低。
原来,频繁吹空调,让病毒趁机侵犯面部神经,这与生活方式不健康、休息不足有关。懊悔之余,小张一边配合治疗,一边调整生活方式。
面瘫不同于中风
“面瘫在临床上称特发性面神经麻痹,也称之为面神经炎或贝尔麻痹,是因茎乳孔内面神经非特异性炎症所致周围性面瘫。”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毛玲群说,很多人或许觉得,面瘫这种病离我们很远,是一种罕见病,其实它是一种常见病,“小到婴儿,大到老人,都可能得这种病。”
毛玲群介绍,病毒感染、自主神经功能不稳等,均可导致局部神经营养血管痉挛,神经缺血、水肿出现面肌瘫痪。
“病毒感染是面瘫形成的主要病因,此外,脸部一侧的面神经水肿、发炎了,或者糖尿病患者的面神经血管受凉收缩、堵塞了,都容易导致面瘫发生。一般来说,有个别患者这次这边脸瘫了,下一次可能另一边脸瘫了,总的来说,一辈子面瘫两次的人很少。”毛玲群说。
生活中,很多人发生面瘫时,会认为自己小中风了。其实不然,面瘫和中风不是一种病。
中风,临床上称脑卒中,是由于急性脑循环障碍所致的局限或全面性脑功能缺损综合征。人在中风的时候往往表现出三偏,偏身感觉障碍、偏身瘫痪和半侧的面部瘫痪,其中的面部瘫痪和面瘫很相似。
简单讲,中风是脑部出了问题,而面瘫是面神经出了问题,两者的共同特点是发病时嘴巴都会歪。中风的症状除了嘴歪,往往合并手脚、肢体麻木或无力气,而面瘫的症状除了常见的嘴歪眼斜,额纹消失,往往合并眼裂不能闭合或者闭合不全。
耳后持续疼痛、疱疹,可能是发病信号
据介绍,面瘫通常急性起病,面神经麻痹在数小时至数天达到高峰,部分患者发病时无明显征兆,但是有一些表象可以注意,比如出现眼皮跳,面部肌肉僵硬、发麻,说话时嘴不听使唤等。“如果味觉、听力较平常不一样,又有受凉史,或者感觉到耳后疼痛,出现外耳道、鼓膜疱疹,这可能是发病信号或已发病,体质较弱的人应引起重视。”
一旦遭遇“面瘫”怎么办?毛玲群表示,虽然有些程度轻的患者会自行恢复,但急性发作时最好立刻就医。
毛玲群说,约80%的患者可在一两周或一两个月内恢复。不完全性面瘫一至两个月内可恢复或痊愈;完全性面瘫患者一般需二至八个月甚至一年时间,且常遗留后遗症。年轻患者恢复较快,老年患者伴乳突疼痛或合并糖尿病,患有高血压、动脉硬化、心肌梗塞的患者恢复较差。
延伸阅读
秋季如何预防面瘫?
颜敏丹
清淡饮食
尽量减少煎炸、辛辣、烧烤等过于燥热的饮食,多食新鲜蔬菜水果、粗粮,如黄豆制品、南瓜、玉米、洋葱等,采用蒸、焖、烫、炖的方式,达到少盐少糖少油的健康饮食。过量饮酒也是诱发面瘫的因素之一,平常有饮酒嗜好的朋友应尽量减少喝酒。
远离风寒
空调、风扇是最常见的致病因素,不要图一时凉快,直吹久吹。在乘车、户外乘凉、洗浴、饮酒后,也应注意不要让风直吹头面部,尤其是年老体弱、病后及患有高血压、关节炎等慢性疾病的人,更应该多加注意。出汗后切莫贪凉吹风,晚上也不可开窗睡觉,否则会大大增加患面瘫的几率。依天气变化及时添加衣服,注意保暖。儿童免疫力较低,出汗后更容易感染风寒患上面瘫,家长不能任其乱吹凉风。
加强运动
运动能够提高人体自身的抵抗力,可以有效防止疾病的发生。不同年龄、不同体质的人,可选择不同的锻炼项目,散步、跑步、跳舞、体操、爬山登高等,都是合理的秋季运动。
社会版编辑丨张艳春
投稿邮箱丨tzrbshsk
.北京哪家医院是最好的白癜风专科医院北京治疗白癜风去哪家医院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