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网膜静脉阻塞(retinalveinocclusion,RVO)是正常视网膜组织静脉回流中断所致,为次常见的视网膜血管疾病,通常表现为单眼突然发生无痛性视力严重下降。视网膜静脉阻塞根据视网膜血液循环状况分为缺血型及非缺血型(ischemicandnon-ischemicRVO),根据血栓解剖学位置的不同分为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RVO)、分支静脉阻塞(BRVO)或半侧视网膜静脉阻塞(HRVO)。RVO治疗主要针对威胁视力的并发症,首要的就是黄斑水肿。在本届PCV高峰论坛会议上,医院赵博军教授分享了团队应用OCTA(Optovue,RTVue-XRAvanti,USA)前瞻性研究康柏西普治疗的不同类型RVO-ME疗效的成果。
黄斑水肿是RVO视力损害的主要原因,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既往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证明,玻璃体腔内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药物和糖皮质激素对治疗CRVO和BRVO并发黄斑水肿有效。康柏西普是一种重组融合的嵌合VEGF受体,是中国具有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新药,最初用于治疗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现在应用在RVO继发黄斑水肿(ME)治疗上取得了显著效果。赵教授团队研究了自年1月至年6月就诊于医院的RVO患者,根据初诊时FFA情况将RVO患者分为缺血型和非缺血型两类。行康柏西普玻璃体腔1+PRN注射,随访时间≥6个月,治疗前后应用OCTA对黄斑区6*6mm区域扫描。治疗前,患眼和健康对侧眼比较,CMT和FAZ增厚、变大,SCP、DCP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康柏西普治疗6个月后,两种类型的RVO均发现BCVA提高、CMT降低(P<0.05),SCP、DCP密度增加,RVONPAS明显减小。non-iRVO还表现出FAZ明显缩小(p0.05)治疗前后,non-iRVO及iRVO各种参数的变化幅度对比:综上,赵教授团队采用OCTA检查定量分析RVO患者黄斑区微血管结构的变化,发现两种类型的RVO-ME经康柏西普治疗后均有BCVA提高,CMT减小,SCP及DCP密度增加,非缺血性RVO还表现出FAZ缩小,事实证明,康柏西普治疗缺血型/非缺血型RVO继发黄斑水肿是一种安全、并发症少、效果显著的治疗方法。
(来源:《国际眼科时讯》编辑部)
版
权
声
明
版权属《国际眼科时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之内容,须经本网同意并在文章顶部注明“转自《国际眼科时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