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OP!这都是哪里来的伪科学!小编头一次听这样的硬扯,显然是大家被它的名字迷惑啦~
作为有着专(zhi)业(ye)修(cao)养(shou)的宝石鉴定喵,小编还是决定为大家科普一下,猫眼石和可爱的喵到底有没有关系!
猫眼石猫眼石,即猫眼,指具有猫眼效应的金绿宝石。在矿物学中属金绿宝石族,斜方晶系,原生矿物晶体常呈板状、短柱状晶形。晶面常见平行条纹,晶体常形成假六方的三连晶穿插双晶。
金绿宝石轮式双晶
猫眼石主要颜色为黄色——黄绿色、灰绿色、褐色——褐黄色,光泽多为玻璃光泽,呈亚透明至半透明,折射率为1.~1.,双折射率为0.~0.。猫眼的多色性较弱,呈现黄——黄绿——橙色。通常在长短紫外荧光灯下无荧光。硬度8~8.5,贝壳状断口。
猫眼有许多俗称,如东方猫眼、锡兰猫眼,也有称之为猫睛、金绿玉或者波光石的,在古代,猫眼石也被称为“猫儿眼”、“狮负”,总之和猫科动物联系密切。
重点来了!!!并不是所有具有猫眼效应的宝石都可以被叫做“猫眼”,截至目前,只有金绿宝石的猫眼无需注明矿物种而直接称作“猫眼”。
能产生猫眼效应的其他一些宝石,包括石英、电气石(碧玺)、绿柱石及磷灰石等等,不能将这些宝石直称为“猫眼”,应称为“石英猫眼”、“电气石猫眼”等。
猫眼效应≠猫眼猫眼效应其实是一种特殊的光学效应,是指在平行光线照射下,以弧面形切磨的某些珠宝玉石表面呈现的一条明亮光带,该光带随着样品或光线的转动而移动的现象。
Tiffany&Co.戒指
猫眼石之所以能产生猫眼效应,主要是由于金绿宝石矿物内部存在的大量细小、密集,平行排列的丝状金红石或管状包体,且丝状物的排列方向平行于金绿宝石矿物晶体Z轴方向。金绿宝石中丝状物含量越高,宝石越不透明,猫眼效应越明显。
猫眼石之所以闻名,除了其本身属于名贵品种——金绿宝石之外,还有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猫眼石的效果最好,所呈现出来的光带特别明亮、清晰,远远高于其他宝石的猫眼效果。
猫眼石的评价标准评估金绿宝石的价值和一般宝石的评价方法差不多,也是根据颜色美丽的程度及粒度大小、瑕疵多少等因素评价。
①颜色真天然金绿猫眼,价值最高的是呈蜜蜡黄色,其次是浅黄绿及淡绿色,最差为灰白色。honeycolor,即为蜜黄色,也是GRS上会专门标注的一种颜色。②眼线价值高的金绿猫眼,要求眼线位于弧面正中且清晰明亮,弧线优美,随光变化。③重量超过2克拉的金绿猫眼很少,因而大小对价值的影响不大,当然越大越贵。④切割在相同大小的金绿猫眼中,腰过厚的价格明显低于腰厚适中的,这是因为弧面宝石的腰太厚,既增加重量又不利镶嵌。⑤瑕疵瑕疵及裂纹会严重影响并降低金绿猫眼的价值。其他具有猫眼效应的宝石猫眼效应同样存在于其他宝石品种当中,常见的有碧玺猫眼、石英猫眼、海蓝宝猫眼、磷灰石猫眼等等。由于金绿宝石的稀有,市面上一直有仿制品以次充好,希望用其他仿制品代替金绿猫眼,如玻璃猫眼。
——碧玺猫眼——
碧玺猫眼在碧玺中较为相反,通常来讲碧玺的通透度越高越好。而碧玺猫眼则几乎为不透明,需要大量的平行针状包体形成猫眼效应,因此通常我们见到的碧玺猫眼透明度很低。但是由于碧玺颜色的多样性,碧玺猫眼在颜色方面也有更多的选择,常见的颜色有绿色、蓝色、粉色等。
——海蓝宝猫眼——
海蓝宝猫眼较为少见,作为绿柱石家族的一员,海蓝宝通常透明度较高,常见包裹体为“雨丝状”包裹体。当包体量多且平行时,才可形成猫眼效应,大部分效果较弱。
——玻璃猫眼——
不少商贩利用玻璃纤维工艺,制作出很多颜色鲜艳的仿品,个个澄澈通透,外观也呈现一条明亮的光带,远远看起来和高品质猫眼石一模一样,但仔细琢磨,差别还是很大的。
△蜂窝状结构
玻璃猫眼的颜色一般都很鲜艳,例如红色、黄色、蓝色、绿色等等,而且眼线均匀、死板,感觉就不像天然的。另外,观察玻璃猫眼的侧面,可以明显的看到六边形蜂窝状结构,这是人造的铁证。
△放大之后,更明显
猫眼的附加值猫眼,因为其特殊的光效,深受消费者的喜爱。在西方的名贵宝石当中,猫眼排在第四位,前三位分别是钻石、红蓝宝、祖母绿。
猫眼历史较为悠久,相传猫眼石是好运气的象征,人们相信它会保护主人健康长寿,免于贫困。同时它也是勇气和力量的象征,在东方常被当作避邪的护身符,也可使人们勇于挥别过去的恋情。
Ridlle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