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夜发文,希望不会打扰到大家,之所以选择这个时间点,并不是想赶什么热点,而是想给大家增加点年味。提醒你一下,春节还是有很多意义的。
或许上班族中有很多人都是这样,临近放假的前几天心已经飞走了,一直期待着放假,特别是放假的前一天基本上都是数着时间过。这让我想起了初中的时候,每周放一天半假,每到周六上午第四节课的时候同学们大多已经无心听课,很多同学会时不时看看校门口准备接孩子的车辆和家长,跟那时候比那种期待想回家的心情是一样的。
想想春节放假回家也就七天时间,公司福利好或者提前请假的话可能会有十几天,想想很快也就过去了。一生中总是会有很多期待,上学的时候期待放寒暑假,高考后期待公布成绩,上班第一个月期待发工资,等待的过程总是很煎熬,希望时间快点过。但过去之后,回过头想想反而会感叹时间过得太快。
其实我们真正想要的是让过程快点,而享受结果的时间慢点。
春节的优势在于,如果平时休个同等时间的假期肯定不会让人如此期待。这几年很多人都爱说,年味淡了。对于已经工作的人来说,自己赚钱了,生活中所需的东西自己买就可以了。过年所能享受到的福利,好吃的,好穿的,在平时都能享受到,已经完全不用等到过年,所以对过年的期待值降低了。
但仔细想想过年对于平常百姓来说意味着什么,是一种氛围,一个做某些事的理由。
1)很多事情春节才是最好的时机
以前听政治老师说过大多数节日受益的对象都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人们会在节日这一天给予特定的人群一种职业荣誉感,在这个节日做一些特定的事情。当然春节不是基于这种因素诞生的,这是老祖宗给咱留下来的传统。不过结果是一样的,有很多事情是要借着春节的名义去做,最常见的如放鞭炮,贴对联,吃饺子等风俗习惯。
其次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就是团圆,主要有三方面的意义,一是身在异乡的人回到老家与家人团聚,二是亲戚朋友在正月里走亲戚串门相聚,三是身在异地的同学和发小聚在一起,从小长大的小伙伴每年也只有在这个时间能玩耍了。
可能已经在城市中工作的你已经不会在过年的时候为自己买套新衣服。但是对于老家的父母来说还是需要借助过年这个时机吃好的,穿好的,这并不一定是因为物质上的贫乏更重要的是给一辈子节俭惯了的父母找一个理由。
给表达感恩找一个时间。在职场中我们做年度总结通常都是以元旦为准,可在老百姓看来,过了春节才算翻过一年。过年期间总结一下这一年的收获和在这一年中帮过自己的人,然后在过年期间请人吃顿饭过或是买点东西送过去表达一下感谢。
2)喜庆的氛围
过年意味着营造一种喜庆的氛围,我有时候觉得氛围这事还真挺奇怪的,你看不见摸不着,但的的确确是存在于人们心里的一种感觉,对人们心情的影响也很明显。
春节的氛围我想来想去还是得用一个非常通俗的词来形容那就是欢乐祥和,其乐融融。这种氛围带给每个人内心深处的是开心,可以忘掉那些不愉快的事情,还利于化解矛盾,如果是之前结下的仇,可以利用春节这个机会化解。如果是在春节期间闹的矛盾,平时可能会吵起来,但在过年这时候大家也就不去计较了。
可能你会想既然这种氛围这么好,有没有什么方法能够让这种氛围多出现几次,一年一次太少了。貌似不太可行,物以稀为贵,要是出现的次数多了,大家对这个节日也就不会这么重视了。
3)春晚
最后说一下春晚,跟很多人一样,我现在也不看春晚了,不仅是春晚,电视都看得少了,这种被动接受信息的感觉真是太不爽了。不知道很多人是不是已经把不看春晚当成了一种时尚,觉得春晚是一个很过时的东西,因为有些朋友跟我说自己不看春晚时是那么的得意。
可又不得不承认,春晚的某些节目还是很精彩的,惊艳的舞台效果,春晚的号召力也能够把一些明星组织到一起,例如小虎队的重聚,春晚还是会给人一些惊喜和期待的。当你所在的城市中有很多精彩的活动,家里又有网络,确实有很多选择。可当身边的环境缺乏娱乐活动,春晚恰好是一个很不错的打发时间的方式。而且春晚对于春节氛围的烘托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最后补充一点,对于节日氛围的营造商家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这几年很多洋节日在国内流行起来也离不开他们的推动。虽然我们会忽略节日中的一些风俗,甚至有些不屑,但如果生活中真的没了这些节日,也会缺少很多美好。
马虎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