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眼表病 > 治疗医院

春来野菜香古风营寒食

周密《武林旧事.挑菜》:“[二月]二日,宫中排办挑菜御宴……用此以资戏笑。王宫贵邸,亦多效之。”宋代风俗,每年农历二三月,百草生发,青年妇女多至郊外挖取野菜,以应时节,供制春盘,称为挑菜,当时并以二月初二日为挑菜节。

时节刚逢挑菜好,女儿多见采茶忙。正应了西山即景。春来野菜丛生,正胜珍馐,今日,古风营摹旧追昔,再践挑菜古俗。

附:古风营·寒食整体安排细则

古风营·寒食为菊斋全年古风活动之一,时间共计三天两晚(4月4日至4月6日),地点在菊斋书院,安排如下:

4.4周六

4.5周日

4.6周一

07:50—08:00

礼敬天地圣贤

礼敬天地圣贤

08:00—08:30

武术晨练

武术晨练

08:30—09:00

早餐

早餐

09:00—11:00

签到

传统讲座

亲子劳作

抄经

武术

11:30—12:00

午餐

午餐

午餐

13:00—17:00

传统讲座

踏青挑菜

武术

采摘春茶

13:00—15:00

田园茶会

15:00返程

17:30—18:00

晚餐

晚餐

18:00—19:00

静坐

静坐

以上为时段安排,诸位可视自身情况决定部分参加或全部参加。

19:00后无固定安排,可外出、露营、篝火烧烤(以上请提前告知手机号)。

附:三日餐食

4.4

4.5

4.6

早餐

/

姜汤+米粥+馒头+野咸菜

姜汤+米粥+馒头+野咸菜

午餐

主食:米饭

配菜:野菜、时蔬、汤类

主食:清明团

配菜:野菜、时蔬、汤类

野菜炸酱面或菊斋私房菜

晚餐

紫菜饭卷+桃花粥+野咸菜

野葱烙饼+桃花粥+野咸菜

/

彼采艾兮

(摄于耕读园。艾草的辨别:茎黄褐或红褐,叶形似菊,叶背灰绿,揉碎有浓烈药香)

艾草别名遏草、艾绒、艾、冰台、艾蒿、医草、灸草、蕲艾、黄草、家艾、甜艾、草蓬、艾蓬、狼尾蒿子、香艾、野莲头、阿及艾、陈艾、灰草、大艾叶、杜艾叶、萎蒿等,叶厚绒多,正面青绿,背面灰绿,揉碎有强烈香气,书院里高低都有,高者近一米,低者在膝下,近来尤以耕读园为多。

地耳

敬业亭侧一大块不规则的砂砾地,有一天雨后竟然神奇地长出地耳来。地耳学名叫“普通念珠藻”,别名称作石木耳、地软、地木耳、地皮菜、野木耳、地见皮、地钱、岩衣,也有人称作天仙菜、绿菜等;《本草纲目》上叫“地踏菰”,《养小录》中称“地踏菜”,薄薄一片散见于砂砾和草根间,柔、嫩、滑、脆,吃地耳首推清代袁枚的《随园食单》:“将米,(即地耳)细拣淘净,煮半烂,用鸡汤、火腿汤煨”。晚清薛宝辰的《素食说略》亦云:“取细如小米粒者,以水发开,沥去水,以高汤煨之,甚清腴。余每以小豆腐丁加入,以柔配柔,以黑间白,既可口,亦美观也”。地耳曾作贡品,充作御膳。宣统皇帝的菜单上,其中就有一道菜叫“鸭丁熘葛仙米”。溥仪所著《我的前半生》中就有记述。真可谓山蔬野菜赛珍馐。

薤上露,何易晞

四月间,野葱长得极肥壮了,只是肥壮之后便是开花结实——事了拂衣去,深藏香与味。西汉李延年改编的那曲挽歌“薤上露,何易晞。露晞明朝更复落,人死一去何时归”,是近清明时薤的写照。野葱,就是这薤。后世的人们做野葱炒蛋、野葱烙饼、腌野菜时,很少再会想起它这古名。

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

(油菜花,别名芸苔,十字花科。荚果可榨油。)

最先引起注意的当然是油菜花。谁也不晓得这书院哪里来这么一大片一大片的油菜花,在孔子像前,在游艺园旁,在祟古堂边的三角地块,在敬业乐群亭的四周,在膳舍后面的耕读园,在临水平台的栏杆下,挤挤挨挨,熙熙攘攘,简直就象柳三变的词一样,不管有人无人,凡是目力所及之处,便有一丛金黄散漫自得地摇曳着。三月底四月初,持续蹿高着的油菜花陆续结了荚果。如果无人收拾,在落下荚果的地方,明年,还会长出更多的油菜花来吧。

马兰开花二十一

马兰老矣,尚能菜否。三月下旬的时侯,我们在耕读园的两棵树底下发现了一圈马兰头,从那时侯开始,偶尔厨房里缺少绿色蔬菜了,顾阿姨便会去地里捋上一把,鲜嫩清美,有少少的涩口,吃到嘴里满是季节的快乐。前几天在阅览室门前的草地上发现一大片,可惜!已经完全变成长老了。

马兰可入药。《本草纲目拾遗》谓:马兰,生泽旁。如泽兰而气臭。北人见其花呼为紫菊,以其似单瓣菊花而紫也,又有山兰,生山侧,似刘寄奴叶,无丫,不对生,花心微黄赤。亦大破血,皆可用。大概作清热凉血用。

马兰又唤作马莱、马郎头、红梗菜、鸡儿菜等。湖北、四川、贵州、广西通称鱼鳅串、泥鳅串、泥鳅菜,云南称蓑衣莲。江浙一带通称马兰头。据说马兰的花期在五月。马兰会开花么?真没见过。既已长老,不妨静等它开花。

(摄于耕读园。)

野燕麦

有一天在祟古堂前的空地上发现了一株野燕麦,已经结穗,飘拂如麦粒。只是,等一群马走过以后,这株野燕麦就不见了,无论如何都不再见飘摇自在的穗粒。因为只发现了这一株,我惆怅了好几天,以为终此一园,这一季不会再见到野燕麦了。四月中旬以后,祟古堂前、耕读园里四处都蹿出了野燕麦,才发现它占得的地盘也不少,只是那株太早熟,结果进了马口。

野燕麦又称铃铛麦,细看,是有几分象的,叮叮当当,好看,可它却是害草,与麦子争地块争营养,农人在田里见着,为着生计,是要灭了它的。只好生在书院里,也作寻常一道风景看。

野燕麦就是浆麦草,茎部发红,江南一带清明时取其绿汁,制青团子。

(摄于半塘前)

草子兰

金花菜开了花,也就老了。本地将其嫩苗腌作菜蔬,叫腌金花菜。一名三叶菜,古称苜蓿,原本是马吃的,据说还是张骞出使西域从大宛带回来的,这就是今日上海人所说的“草头”。

母亲一直叫它草子兰。春季菜市场都有卖,买一大篮回来,要择拣半天,把梗掐去,只留嫩叶,入到锅里,更要缩水成一小捧,略加调味,也颇可口。

草子兰盛开在燕居园和演礼场交界的一块空地上,藤蔓相连,不知几许,祟古堂和大门前的空地上也有,祟古堂前的尤为肥嫩,只可惜到了四月底,也要过季了。

《汉书﹒西域传》记载:‘汉使采苜蓿归,天子益种离宫别馆旁。’唐孟谓‘利五脏,轻身健人。洗去脾胃间邪热气,通小肠。’据宋《山家清供苜蓿盘》中记载,秧草在唐代时就为宫廷菜肴——这里的秧草,就是草子兰。

古人吃苜蓿的记载,在群芳谱中尤多,简直不胜备录。在寺庙里,素食也缺不了秧草的,玄学大师称之为“牧宿”。东坡善饮,秧草也是他的日常小蔬。

草子兰、金花菜、秧草……其实都是苜蓿,唉呀,原来我是从小食苜蓿长大的。

(摄于燕居园前)

薇亦柔止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诗经里这著名的薇,就是野豌豆。自四月份开始,便匍匐丛生于书院内任何有土有草的角落,现在是四月下旬了,野豌豆也结了荚果,还嫩,里面小小几粒籽,可食。云南叫马豆草,重庆叫野麻豌,还有别名救荒野豌豆、大巢菜、野绿豆、野菜豆。

它是古老的植物,不止见于诗经,伯夷叔齐采来取食的,也是它。花开紫红,近观,亦艳美。

(摄于膳舍前)

田中有转蓬,随风远飘扬

蒲公英在儿时的印象中,就是一朵芒芒的小伞,一口气吹出去,噗……散落无迹,种子落地处,明年会生长出更多的蒲公英。直到去年,我还以为蒲公英生来就是这样的一把小白伞。

二月过后,野地里便生生不息地冒出小黄花来,根茎很软,试着和藓苔合作成小小盆景,这一朵小黄花总是立不住。后来,这些小黄花生长的地方有了很多小白伞,这才知道,白伞是黄花的后续。

孩子们来了书院,爱采撷吹着玩,尤其是在耕读园里,蒲公英长得比哪儿都多,都密,都大,大得象一只小球。“田中有转蓬,随风远飘扬。”转蓬转蓬,名与形是如此的贴切。

《本草新编》说,蒲公英,至贱而有大功,惜世人不知用之。是的,它可被采撷来炒食、做汤,春季挑菜不惟荠菜,蒲公英亦可。以后晒干了泡着喝,可治胃病。

在江南,它原有个别致的名字,唤作华花郎。

(蒲公英,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

菊斋书院内部分其它当季植物供大家对照:

绿叶绿花一把伞

三月的野地里冒出很多小草来,也象伞——和蒲公英不同,蒲公英是球形伞,这个是平撑开的伞,还是双层的。这是泽漆,《本草经集注》曰:“此是大戟苗,生时摘叶有白汁,故名泽漆。”用手折断它的茎会流出白色的奶状液体(千万不要吃,有毒)

泽漆的别名很多,又唤漆茎、猫儿眼睛草、五风灵枝、五风草、绿叶绿花草、凉伞草、五盏灯、五朵云、白种乳草、五点草、五灯头草、乳浆草、肿手棵、马虎眼、倒毒伞、一把伞、乳草、龙虎草、铁骨伞、九头狮子草、灯台草、癣草。

泽漆是利水的名药,功效很象大戟。斗百草的季节,奶奶草(泽漆)正堪对婆婆丁(蒲公英),但它不象蒲公英样家常且平和。

(泽漆,属大戟目、大戟科一年生草本)

波斯婆婆纳

四月初的早上起来,在书院走上一圈,会得发现野地里象星星一样散布着浅蓝色的小小花朵。非常小,不足一个小指甲盖那么大,甚至能被一颗露珠完整地包住——它是波斯婆婆纳,也叫阿拉伯婆婆纳,波斯水苦荬,或者,灯笼婆婆纳,《贵州民间药物》里称它为肾子草。

如果愿意细看,这一朵不足指甲盖大的四裂花形上,有着精致的纹路。它可入药,主解热毒。

(波斯婆婆纳,为玄参科植物波斯婆婆纳的全草)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桃李争春,其奈时光太短。三月底,桃花隐隐约约地开了苞,零星地在雨里站立着。这般可怜,实在是因为这几株桃树都是今年才新栽的,又栽在少人能行的水边坡地,三株在临水平台的南破,三株在半潭的北坡。离诗经里的“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未免去得远了。

不过尚有碧桃。碧桃又名千叶桃花,在演礼场水边坡地上,突然就出现了几株、半树、一树猩红带紫的颜色,和临水的桃树相比,实在是丰盛太多。

不知今年物侯是早还是晚,到了寒食节要煮桃花粥的时侯,桃花与碧桃都已过了一树繁花的盛景,所幸周边桃树尚多,大门口便是一株“灼灼其华”的老桃,把桃花洗净,匀铺在用柴火土灶熬了几小时的白粥上,亦是应时应景。

(桃花,蔷薇科李属落叶小乔木,除了桃果,春夏季桃树上可产出食用桃胶;碧桃,系桃之变种,蔷薇科落叶小乔木。桃花开时枝端已有浅绿嫩叶,花单生,几乎无花柄,花色粉白或粉红。桃花花期晚于杏花。)

雨打梨花深闭门

比桃花还短季的是梨花。苏州梨花开的季节大抵在三月底四月初,几乎和樱花同时,短短六七天花季便过。书院里仅植了一棵梨树,在祟古堂后面的三角地带。乍然见花开,乍然便见花落。李重元词里道:欲黄昏,雨打梨花深闭门。此中况味,由人自酌。

(梨花,蔷薇科李属,落叶乔木。梨花素白,有叶柄。梨花和樱花相象,但是梨花花瓣尖上无花缺。梨花花期晚于桃花。)

红花檵木

红花檵木的花期也到了尾声。红花檵木,金缕梅科小灌木,又名红继木、红梽木、红桎木、红檵花、红梽花、红桎花、红花继木,三月花开,四月已残。象我们小时侯使皱纸作的花,一捧一捧缀在紫红的叶间。以前多次与它面见,却叫不出来。

(摄于临水平台与尚雅堂之间)

附:古风营·寒食整体安排细则

古风营·寒食为菊斋全年古风活动之一,时间共计三天两晚(4月4日至4月6日),地点在菊斋书院,安排如下:

4.4周六

4.5周日

4.6周一

07:50—08:00

礼敬天地圣贤

礼敬天地圣贤

08:00—08:30

武术晨练

武术晨练

08:30—09:00

早餐

早餐

09:00—11:00

签到

传统讲座

亲子劳作

抄经

武术

11:30—12:00

午餐

午餐

午餐

13:00—17:00

传统讲座

踏青挑菜

武术

采摘春茶

13:00—15:00

田园茶会

15:00返程

17:30—18:00

晚餐

晚餐

18:00—19:00

静坐

静坐

以上为时段安排,诸位可视自身情况决定部分参加或全部参加。

19:00后无固定安排,可外出、露营、篝火烧烤(以上请提前告知手机号)。

◆交通路线

菊斋书院位于西山岛消夏湾,最便利的交通方式是自驾车,如须拼车可提前与我们约定。

路线1、用百度导航或高德导航,可导航到“菊斋书院”,请沿导航指示行驶。

路线2、自驾车开过西山大桥后,可沿环岛公路右行——道路终点处左转——直行直至看到道左出现“福祉园农庄”字样即下公路转入右手一条略为狭窄的土路一直前行——直至看到“大良农庄”木牌右转——沿惟一的一条路直行、左转、右转、右转,到达菊斋书院。

路线3、若不慎开到牛仔俱乐部西门,可自西门穿过东门,东门米即为菊斋书院。

◆特别提醒

1、书院提倡素心自守,进入书院,请勿喧哗。

2、书院提倡自我服务,活动日有讲师及接待人员,无专门服务人员,就餐、品茶、取用物品等均以自助为主(包括餐后自洗餐盘等)。书院会提供必要的器具及小聚、垂杆、露营、茶会等场所。

3、书院提倡回归自然、宁静养志,餐食及住宿均较为简单,餐食以清淡素食为主,住宿区备有空调独立卫生间、一次性洗漱品、毛巾、床上用品等(如系全年卡会员建议可备存一套床品存放在书院自用),但无电视无WIFI(WIFI在办公区域)。

◆书院简介

菊斋书院位于苏州市金庭(西山)镇消夏湾小龙渚山,由菊斋私塾发展而来。菊斋私塾创办于年,曾被国内外二百多家媒体誉为中国第一家现代私塾。

八年耕耘后,年我们于太湖西山岛觅得小龙山胜境,再创菊斋书院。书院占地(含山、河)约50亩,房舍八栋,面积约为平,开设有明德堂、尚雅堂、耕读园等,于此间亦耕亦读,日引山泉,自供蔬食,育养家禽。小小一方山水之间,亦有琴庐、敬业乐群亭、临水台、禅壁、阅览室、膳舍、半塘、崇古堂、燕居园、演礼场等,略具规模。

中国读书人最悠久的传统——亦耕亦读,憩居田园,将在这里展现出全新的风貌。晨汲山泉,日诵诗书,立足于天地之间,自能陶冶性情,复归自然。

网址:







































白癜风初期治疗方法
北京治疗白癜风术大概多少钱啊



转载请注明:http://www.mvuov.com/zlyy/60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