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去年到云南一个市去做义诊,看的第一个病人是一个51岁的男性,这个病人因为中风已经昏迷两个星期了,旁边看护他的是他的女儿,也是一个护士,她告诉我,他父亲有高血压,平常控制不太好,家里人不让他喝酒,那天家里没有人,他在家里自己悄悄地喝了点酒,突然血管破裂中风,现在变成这种植物人状态,应该说很难恢复了。
去年我们还碰到连续几个三十多岁的人中风,其中有一个年轻人31岁,多年的高血压,突然中风昏迷,我们在北京抢救他三个多月,没抢救过来,走了,留了一个十个月的孩子。这个孩子怎么办?交给爷爷奶奶吗?爷爷奶奶本身就是失独家庭了,那么大岁数也带不了了,母亲还年轻,要另组家庭,这个孩子十个月就成后父亲了。你想想对这个孩子一生的打击将会多么严重!这个年轻人如果他在天之灵还有意识的话,他一定会后悔——我为什么没有管好我自己的身体,让我的孩子十个月就没了父亲。
以上两个故事,都来自王陇德院士(中华预防医学会会长、卫生部“健康中国战略研究组”首席专家)在央视《开讲啦》栏目中讲述的真人真事。
年1月19日,“周星驰御用配角”郑祖因突发性中风引发脑出血和心脏病,医院后医治无效在深圳去世,终年51岁。
同年4月8日,有“铁娘子”之称的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中风后当天早晨在家中去世,享年87岁。
年,著名喜剧艺术家严顺开在大连拍摄完电视剧《我的丑爹》后回到上海,由于突然感到自己小腿医院就诊,候诊时,因脑梗突然中风,左边瘫痪,不能言语,以致神志不清,经过医护人员及时抢救后脱离危险。年10月16日,严顺开去世,享年80岁。
年12月14日,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因急性脑中风并发心肺衰竭去世,终年90岁,据报道,此前余老在家曾出现嗜睡、说话不清等状况。
在短短的数分钟内让人走不了路、说不了话,甚至大小便都不能控制,这种病医学上称为“脑卒中”,俗称中风,是中老年人常见的脑血管疾病,而王院士所举的例子也说明中风已向年轻人群蔓延。
中风分为出血性脑中风(脑出血或蛛网膜下腔出血)和缺血性脑中风(脑梗塞、脑血栓形成)两大类,是我国国民第一位的致死疾病。根据世界银行对中国慢性病调查和分析,他们认为如果中国现在慢性病控制的状况不改变的话,到年中国将会有万的中风病人。我们现在有多少?据今年1月份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发布的《中国心血管病报告》推算,我国心血管病患病人数已达2.9亿,其中脑卒中万,剩下的是冠心病万,肺源性心脏病万,心力衰竭万,风湿性心脏病万,先天性心脏病万,高血压2.7亿。
中风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10%-30%)、致残率高(60%-70%)、复发率高、治疗费用高的特点。
起病急,起病后立即出现相应的症状。全脑症状,如头痛、呕吐,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昏迷不醒。神经功能受损症状。如偏瘫,语言功能受损,偏盲,行走不稳,饮水呛咳等。
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常常感到枕部-颈部交界区疼痛,怕光。
发热、肺部感染、消化道出血、急性肾功能衰竭。
冠心病伴有房颤,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致。
你得知道的
中风先兆
1、一侧面部或上下肢突然感到麻木、软弱无力、嘴歪、流口水。这是由于大脑供血不足,使大脑支配躯干的神经通路受损。
2、突然出现说话困难,或听不懂别人的话。这是由于大脑皮层供血不足,影响了语言中枢。
3、突然感到眩晕,摇晃不稳。这是由于小脑供血不足,影响其平衡功能。上述预兆可以是暂时性的,过些时候就消失,也可能反复发作,或逐渐加重。
4、短暂的意识不清或嗜睡。有关数据统计表明,一半以上患者在中风前都有嗜睡症状。
5、出现难以忍受的头痛。头痛由间断性变为持续性,或伴有恶心呕吐。这常是由于动脉内压力突然升高,使血管壁痛觉感受器受刺激所致。
6、重视小中风:小中风是指一过性脑缺血发作,也称为小卒中,是由于脑组织局部缺血所引起的。患者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如2-3分钟),产生半身麻木,一侧手和胳膊麻木和发沉,行走不便,还可能出现语言不利、口齿不清的症状。但是这种反应都具有一过性,在发作后24小时之内自行缓解,并且没有明显的后遗症,因此很多人都未能给予重视。据统计,小中风发生后,50%患者5年之内至少发生一次脑梗死,如果诊断或治疗不当,其中10%脑梗死发生在小中风发作之后的90天之内。
易患人群
1
高血压病人
研究表明,无论是收缩压高还是舒张压高,只要高到一定程度,都可能引发脑中风。因此,血压很高的人,即使无明显症状,也应坚持服药,控制好血压,千万不可麻痹大意。
2
心脏病病人
统计发现,有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细菌性心肌膜炎以及心脏瓣膜疾病的人,或者做过心脏手术、安装过人工心脏起搏器者,容易出现血栓,引发脑中风。
3
糖尿病病人
糖尿病病人容易出现血脂代谢紊乱,加重动脉粥样硬化,而且还容易出现高血压,这些都是引发脑中风的危险因素。
4
血液黏稠度高的人
有些疾病,如红细胞增多症,病人血液中红细胞数目过多,血液变得黏稠,很容易出现血栓,引发缺血性脑中风。
5
酗酒的人
研究表明,长期大量饮酒,每天摄入酒精的量超过60克,就有可能发生脑中风。
6
吸烟的人
吸烟可使血液中的胆固醇与脂蛋白结合并沉积在血管壁上,从而加速动脉粥样硬化进程,容易引发脑中风。但吸烟对脑血管的影响是暂时的,只要停止吸烟2年以上,就可使脑中风的发生率大大下降。
7
脑血管畸形的人
有些人脑血管有先天性发育畸形或先天性血管壁缺陷,他们可能平时没有症状,但极易患出血性脑中风。
8
过食咸食的人
国外有人用白鼠作试验,发现进食大量咸食的白鼠15个星期后全部死亡。病理解剖发现,这些白鼠大脑都有小区域性坏死。分析认为,吃盐太多可造成脑动脉损伤和狭窄,从而引发脑中风。
9
体内缺镁的人
镁在人体内能延迟血小板凝集,有一定抗凝作用。缺镁时这种作用就会减弱,易形成脑血栓。
急救方法
中风总是突如其来,如果抢救不及时,要么残疾,要么致死。在生命与死神的争夺战中,中风患者的救援每延迟1分钟,就有万个脑细胞死亡,且致残、致死风险增加。年6月24日,中美学者及学术机构共同发布了由中国卒中学会中风特别行动组策划制作的一部2分钟短视频——《中风1-2-0:飞越中风陷阱,抢救争分夺秒》,有望减少这种致命的延迟,抢救更多生命。
“1-2-0”中风快速识别法,核心内容如下:
如果有以上任何症状突然发生,立刻拨打急救电话,快速送往附近医院。
如何防治中风
医院神经内科周红主任医师认为,对大多数病人来说,通过服药、改变生活方式及增加科普预防意识,可以防止中风的再次发生。普通人要想远离脑卒中,须改掉抽烟、酗酒、熬夜等不良习惯;在饮食上遵循低盐、低脂、高纤维原则,同时让生活起居有规律、保持适度锻炼、保持情绪稳定等。患过脑梗塞的患者,必须注意监测血压,定期复查血糖、血脂,及早发现问题并干预,可有效预防脑梗塞复发。
除此之外,还有一件小事,也能防中风——梳梳头。
俗话说:“梳头十分钟,预防脑中风”,老年人多气血虚弱,脉络淤阻,以致大脑失养,发为中风。经常梳头刺激头部经络和穴位,能使头部毛孔张开、排泄,从而疏通经络,活血行气,疏经通络,减少脑中风的发生。
此外,用梳子对头部穴位和经脉进行按摩与刺激,会起到疏通经络、醒脑提神等多种作用。梳头可以促使经脉通畅,活血行气,大脑就聪明,不易退化。
梳齿紧贴头皮,从前额向后梳到枕部,每次5分钟。
选择牛角梳最合适。梳齿不要太锐、太密,梳头速度不能太快,以减少牵拉头发,保护头皮。
▲向上滑动
订阅号
Hesvit订阅号
新浪微博
Hesvit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