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眼表病 > 患病饮食

2017执业医师基础部分最后背诵版

1.酸性氨基酸:天冬氨酸,谷氨酸;碱性氨基酸:赖氨酸,谷氨酸,组氨酸;天然中不存在的氨基酸是:鸟氨酸。

2.蛋白质的一级结构:氨基酸的排列顺序,肽键;二级结构:是局部肽链主链骨架原子的相对空间位置包括α螺旋和β折叠,β转角和无规则卷曲,氢键;蛋白质的三级结构:相对空间位置;四级结构:三维空间分布。

3.蛋白质变性是蛋白质的空间结构破坏,不破坏肽键。

4.DNA中包含:A、G、C、T;DNA中包含:A、G、C、U。

5.mRNA携带遗传信息;rRNA含量最丰富;tRNA含有氨基酸;。

6.糖代谢的过程有三种关键酶:己糖激酶、磷酸果糖激酶-1、丙酮酸激酶。

7.糖的有氧氧化三个关键酶:柠檬酸合酶、异柠檬酸脱氢酶、α-酮戊二酸脱氢酶复合体。

8.糖异生关键酶:果糖双磷酸酶-1。

9.磷酸戊糖途径的限速酶: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

10.酮体生成的关键酶是HMG-CoA合成酶;胆固醇的关键酶是HMG-CoA还原酶。

11.血红素合成关键酶:ALA合成酶(限速酶)。

12.胆汁酸生成的限速酶:胆固醇7α-羟化酶。

13.单纯扩散:O2、C02;经载体介导的易化扩散:葡萄糖、氨基酸;经通道介导的易化扩散:Na+/K+/Cl-/Ca2+等离子;主动转运:钠钾泵。继发性主动转运:葡萄糖、氨基酸在小肠黏膜上皮的主动吸收;出胞入胞:大分子物质(细菌、病毒、异物、脂类物质等)。

14.静息电位:主要由K+外流形成;动作电位产生机制:主要由Na+内流形成;骨骼肌的神经传递:首先Ca2+内流,Ach外流。

15.兴奋传导特点:双向性、绝缘性、安全性、不衰减性、相对不疲劳性、完整性。

16.细胞内环境:细胞外液。

17.维生素B12和叶酸为合成核苷酸的辅因子。

18.血浆PH(值)最重要的缓冲对是:NaHCO3/H2CO3。

19.左心室压力最高是快速射血期末;左心室容积最小是等容舒张期末;左心室容积最大是心房收缩期末;主动脉压力最高是快速射血期末;主动脉压力最低是容收缩期末;主动脉血流量最大是快速射血期;室内压升高最快是等容收缩期。

20.2期平台期是心室肌细胞的主要特征,是心室肌动作电位复极较长的原因,决定心室肌细胞有效不应期长短。

21.浦肯野纤维的4期去极化主要是Na+内流;窦房结细胞4期去极化由Ca2+内流形成。

22.心交感神经节后神经元末梢释放递质:去甲肾上腺素;心迷走神经节后纤维末梢释放:Ach。

23.肺通气原动力:呼吸运动;肺通气直接动力:肺内压与和大气压之间的压力差。

24.胸膜腔内压=肺内压-肺泡弹性回缩力。

25.CO2主要刺激中枢化学感受器;H+刺激外周化学感受器为主;缺氧:刺激外周化学感受器,抑制呼吸中枢。

26.促胃液素-G细胞;蛋白质分解产物刺激分泌;作用促进胃酸和胃蛋白酶原分泌。

27.促胰液素-S细胞;盐酸刺激分泌;作用促进胰液和胆汁HCO3-分泌。

28.胆囊收缩素-I细胞;蛋白质分解产物刺激分泌;作用刺激胰液分泌和胆囊收缩。

29.抑胃肽-K+细胞;脂肪及分解产物刺激分泌;作用刺激胰岛素分泌,抑制胃酸和胃蛋白酶分泌。

30.促胃动素-M0细胞;迷走神经、盐酸、脂肪刺激分泌;作用刺激胃肠运动。

31.氧热价:消耗一升氧所产生的热量。

32.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为了补充体内额外的热量消耗(特殊动力效应)。

33.体温正常值:直肠(36.9-37.9℃)>口腔(36.7-37.7℃)>腋下(36-37.4℃)。

34.体温调定点由:视前区、下丘脑前部控制。

35.人体主要产热器官肝(安静时),骨骼肌(运动时)。

36.甲状腺激素是调节产热活动的最重要的体液因素。

37.少尿<ml/d;无尿<ml/d。

38.有效率过压=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血浆胶体渗透压-肾小球囊内压。

39.HCO3-重吸收是以CO2扩散的形式进行的,所以重吸收优于Cl-的重吸收。

40.渗透性利尿:小管液中溶质浓度升高导致的利尿现象(甘露醇+血糖)。

41.影响突触前膜递质释放量的关键因素是进入突触前膜的Ca的数量。

42.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突触后膜在某种神经递质作用下局部去极化电位,Na+内流;抑制性突触后电位(IPSP):突触后膜在某种神经递质作用下局部超级化电位,Cl-内流。

43.中枢兴奋传递的特点:单向传播、中枢延搁、兴奋的总和、兴奋节律的改变、后发放、对内环境变化的敏感性和易疲劳性。

44.反射弧: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45.脑电图的脑电波:白天安静休息α波,工作β波,睡觉θ波,大睡δ波。

46.肌紧张是维持躯体姿势最基本的反射活动。

47.下丘脑前部视上核和室旁核的大细胞肽能神经元可合成ADH和催产素,经下丘脑-垂体束的轴浆运输贮存于神经垂体。

48.对脑和骨骼生长都重要的激素--甲状腺激素。

49.适应性改变的四种形式:萎缩、肥大、增生、化生。

50.化生: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类型被另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类型所取代的过程为。

51.再生是邻近的健康细胞分裂增生完成修复的过程。

52.气球样变:病毒性肝炎。

53.心脏脂肪变性:虎斑心。

54.血管壁玻璃样变:高血压时肾、脑、脾和视网膜的细动脉。

55.细胞内玻璃样变:慢性肾小球肾炎肾小管上皮细胞。

56.凝固性坏死多见于:心、肾、脾;液化性坏死多见于:脑、骨髓、胰腺。

57.细胞坏死的三种形式:核固缩、核碎裂和核溶解。

58.干性坏疽多见于四肢末端,特别下肢;湿性坏疽多见于肠、阑尾、子宫、肺等。

59.肉芽组织:成纤维细胞(肌纤维母细胞)+新生毛细血管+炎细胞。

60.吞噬含铁血黄素的巨噬细胞:心衰细胞,部位是:肺部。

61.白色血栓:血栓的头血小板和纤维素构成。

62.混合血栓:血栓的体,血小板小梁,纤维素网罗的大量红细胞构成。

63.红色血栓:血栓的尾,主要见于静脉内,特点:易碎,脱落可形成栓塞。

64.血栓栓塞:下肢、脑、肾、脾。脂肪栓塞:长骨骨折或脂肪组织严重损伤。

65.炎症基本病理变化:变质、渗出、增生。

66.急性炎症:早期中性粒细胞;过敏性炎症:嗜酸性粒细胞;慢性炎症:巨噬细胞;病毒性感染:淋巴细胞。

67.慢性肉芽肿性炎:上皮样细胞、多核巨细胞(郎罕巨细胞、异物巨细胞)。

68.常见的癌前病变:粘膜白色病变(粘膜白斑病);乳腺增生性纤维囊性变;结直肠的多发性腺瘤性息肉病;皮肤慢性溃疡;慢性宫颈炎伴宫颈糜烂;慢性萎缩性胃炎与胃溃疡;肝硬化。

69.交界性肿瘤:组织学形态和生物学行为介于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之间的肿瘤。

70.异型性是区分良恶性肿瘤的重要组织依据。良性肿瘤细胞异型性小,恶性肿瘤异型性大。

71.癌:上皮组织;肉瘤:间叶组织。

72.高分化的鳞癌可见到角化珠。

73.霍奇金淋巴瘤:R-S细胞最具诊断意义。

74.动脉粥样硬化最早病变的是:脂纹。

75.HDL具有很强的抗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的作用。

76.脑出血是高血压最严重的并发症。

77.脑出血好发部位:基底节和内囊。

78.风湿性心脏病:Aschoff小体。

79.大叶性肺炎的主要病理变化为肺泡腔内的纤维素性炎。

80.小叶性肺炎以肺小叶为单位急性化脓性炎症。

81.硅结节是硅沉着病的特征性病变。

82.硅肺最常见的并发症是:肺结核。

83.亚急性重型肝炎:可有明显纤维组织增生。

84.微小病变肾病:见于儿童,弥漫性肾小球脏层细胞足突消失,未见电子致密物。

85.膜性肾小球肾炎:老年人,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和系膜增生;毛细血管壁增厚呈车轨样或分层样。

86.急性弥漫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炎):急性肾小球肾炎的病理类型,内皮细胞和系膜细胞增生,大红肾、蚤咬肾。

87.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炎:基底膜和上皮细胞之间有驼峰状或小丘样致密物沉积。

88.弥漫性新月体性肾炎(急进型肾小球肾炎):弥漫性肾小球内大量新月体或环状体出现。

89.新月体性肾炎:上皮细胞增生以肾小球壁层细胞增生为主。

90.甲状腺癌分型最常见的类型是(昭.昭.老.师整理)乳头状腺癌。

91.乳腺癌起源于乳腺导管上皮和滤泡上皮的恶性肿瘤。

92.乳腺癌是最常见类型:浸润性导管癌。

93.血性转移是绒毛膜癌最显著特点,最常见的肺转移。

94.结核结节:类上皮细胞、郎罕巨细胞(特征性细胞)。

95.寄生虫最常见的细胞是嗜酸性粒细胞。

96.艾滋病最常见的继发性感染是卡氏肺孢菌感染。

97.艾滋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是卡波西肉瘤。

98.梅毒特征性病变:树胶样肿。

99.淋病:淋球菌引起的急性化脓性炎,最常见的性病。

.药物的副反应与药物作用选择性低有关;治疗量即可产生副作用;难以避免的,与治疗作用无关的药物反应。

.治疗指数=半数致死量(LD50)/半数有效量(ED50)。

.首关消除主要的给药途径是口服给药;药物代谢主要在肝脏。

.一级消除动力学:恒定的百分比消除,单位时间内实际消除量随时间递减;药物消除半衰期恒定,与剂量或药物浓度无关;绝大数的药物按一级消除动力学消除;用药的间隔时间主要取决于药物的消除速度。

.毛果芸香碱:缩瞳;降眼内压;调节痉挛;阿托品:扩瞳,升眼内压,调节麻痹。

.阿托品对有机磷中毒的骨骼肌震颤无效;禁用于青光眼的患者。

.多巴胺作用于肾脏,肾血管扩张,肾血流和肾小球率过滤增加。

.丁卡因常用于表面麻醉,不用于浸润麻醉。

.吗啡可以激活中脑边缘系统和阿片受体影响多巴胺神经功能有关。

.肝素增强ATⅢ对凝血因子的灭活作用及体内体外抗凝作用。

.糖皮质激素:升血糖;分解蛋白质;分解脂肪;核酸代谢;不良反应:溃疡、诱发加重感染、骨质疏松。

.肾上腺皮质激素迅速停药会出现:停药反应(反跳现象)。

.抗绿脓杆菌感染的首选药物是:第三代头孢菌素类(头孢他啶)。

.大环内酯类及林可霉素类抗生素:破坏细菌蛋白质的合成。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作用机制:破坏细菌蛋白质的合成。

.中枢免疫器官是胸腺和骨髓;周围免疫器官是脾脏和淋巴结等。

.固有免疫(非特异性免疫):先天性,如单核-巨噬细胞、自然杀伤细胞、中性粒细胞;特异性免疫:获得性免疫,即淋巴细胞,包括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

.免疫的三大生理功能:免疫防御、免疫自稳、免疫监视。

.抗原表位(抗原决定簇)决定了抗原特异性。

.完全抗原既有免疫原性,又有抗原性;半抗原只有抗原性,而无免疫原性。

.自身抗原:眼晶体蛋白、甲状腺球蛋白、精子等;隐蔽抗原主要指:脑、睾丸、眼球、心肌和子宫抗原。

.骨髓:血细胞和免疫细胞发生的场所;B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发生再次体液免疫应答的主要部位。

.胸腺既是淋巴器官又有免疫功能,是T细胞分化、发育、成熟的中枢免疫器官;不全或缺失可导致细胞免疫功能和体液免疫功能缺陷。

.T淋巴细胞表面标志分化抗原(CD3、CD4、CD8、CD28);B淋巴细胞特异性标志CD20;NK细胞的表面标志:NKp30、44、46。

.CD4+T细胞识别抗原受MHCⅡ类分子;CD8+T细胞识别抗原受MHCⅠ类分子。

.IgG是血清中含量最高,惟一通过胎盘的免疫球蛋白;IgM是最早出现的Ig;SIgA局部免疫功能;IgE引发I型超敏反应;mIgD可作为B细胞分化成熟的标志。

.IFN-α已被成功用于慢性乙肝、AIDS的治疗。

.IFN-γ由活化的Th1细胞产生,免疫调节作用为主。

.HIV感染并破坏CD4+Th细胞。

.HLAⅠ类对CD8+T细胞的识别起限制作用;HLAⅡ类与CD4结合,对Th识别起限制作用。

工作室:QQ、或zkfen,出售等医学视频课件和考试用书

.免疫系统的发育程度:胚胎期最易诱导,新生期次之,成年期较难。

.Ⅰ型超敏反应:药敏性休克、支喘、枯草热、食物过敏症、湿疹等。

.Ⅱ型超敏反应:输血反应、新生儿溶血症、药敏性血细胞减少症。

.Ⅲ型超敏反应:Arthus反应、血清病、肾小球肾炎、类风关。

.Ⅳ型超敏反应:接触性皮炎、结核性损伤。

.X性联无丙种球蛋白血症是最常见的原发性B细胞缺陷病,又称Bruton病。

.DiGeorge综合征(先天性胸腺发育不全)指患者T细胞数目降低,缺乏T细胞应答;B细胞数目正常。

.非细胞型微生物:仅含有一种RNA或DNA,包括病毒、朊粒。

.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包括细菌、线粒体、立克次体、螺旋体、支原体、衣原体。

.只有细菌和立克次体有细胞壁并且有含肽聚糖。

.青霉素和头孢抑制G+菌肽聚糖的五肽交联桥。

.荚膜具有粘附宿主细胞核抗吞噬等致病作用,具有侵袭力。

.高压蒸汽灭菌是最有效的方法。

.消毒是杀灭物体上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不一定杀灭芽胞。

.高压蒸汽灭菌法:温度.3℃,15-20分钟。

.菌血症:病原菌入血,未大量繁殖和引起严重临床表现。

.毒血症:原菌不入血,外毒素入血,使机体致病。

.败血症:病原菌入血大量繁殖并产生毒素,引起全身中毒症状。

.脓毒血症:化脓性细菌入血并大量繁殖,引起严重的中毒症状,并通过血流扩散产生新的化脓病灶。

.结核分枝杆菌经抗酸染色,镜下位红色的略带弯曲的细长杆菌。

.医学心理学包括临床心理学、健康心理学、护理心理学和神经心理学。

.趋-趋冲突(“双趋冲突”):指在一个人的面前同时有两个具有同样吸引力的目标,而引起同样程度的动机,但必须从中抉择其一时发生的心理冲突。“鱼与熊掌不可兼得”。

.避-避冲突(“双避冲突”):指一个人同时面临着两件不欢迎或令人讨厌的事物,产生同等的逃避动机,要回避其一就必然遭遇另一件时产生的心理冲突。“前遇断崖,后有追兵”。

.趋-避冲突:指一个人对同一目标采取矛盾的态度,既向往(喜欢),又拒绝(厌恶)时发生的心理冲突。“婚姻是围城”。

.双重或多重趋一避冲突:指必须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各有优缺点的事物、或目标间抉择时产生的心理冲突。

.A型行为:竞争性强、时间紧迫感、办事急躁、具有敌意等,与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病有关。

.B型行为:与A型相反,减少冠心病发生的抗应激人格。

.C型行为:过度的性格克制、过分合作、谨慎,过度社会化、情绪表达障碍,体内的免疫功能抑制,导致肿瘤发生。

.常用的方法有调查法、观察法、会谈法、作品分析法、心理测验法及临床评定量表。

.心理测验的原则包括标准化原则、保密原则、客观性原则。

.投射性测验:洛夏墨迹测验、主题统觉测验;常用的智力测验:韦克斯勒智力量表。

.效度指一个测量工具能够测量出其所要测东西的真实程度,它反映工具的有效性、正确性。

.应用心理测验的一般原则:标准化原则、保密原则、客观性原则。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创建了人本主义疗法。

.个别能力测验(如Kohs积木图案测检、Seguin形板测验、Benton视觉保持测验等)、记忆测验、思维测验和成套的神经心理学测验等。

.奥地利精神病学家弗洛伊德于19世纪末创立了精神分析学派,它在心理治疗的历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创立了行为主义的理论。

.潜意识(无意识):人的心理活动的深层结构,是不能被人意识到的。它包括人类的本能及原始冲动。潜意识是人类心理原动力所在,其活动是遵循“享乐原则”。

.前意识:当前未曾注意到,但一经他人提醒或自己集中注意、努力回忆即可进入意识的心理活动,介于意识与潜意识之间。潜意识内的观念首先进入前意识才能到达意识层。

.人本主义理论的创始人是罗杰斯,理论基础主要有:实现的趋势;自我概念;充分体验。

.自由联想:在进行自由联想之前,要让病人打消一切顾虑,想到什么就讲什么,医生对谈话内容保密,鼓励病人按原始的想法讲出来,不要怕难为情或怕人们感到荒谬、奇怪而有意加以修改。因为越是荒唐或不好意思讲出来的东西,却有可能最有意义并对治疗方面的价值最大。

.角色行为缺如:医生诊断为有病,但本人否认自己有病,根本没有或不愿意识到自己是患者。

.角色行为冲突:同一个体常常承担着多种社会角色,当患病并需要从其他角色转化为患者角色时,患者一时难以实现角色适应。

.角色行为减退:由于更强烈的情感需要,不顾病情而从事力所不及的活动,表现出对病、伤的考虑不充分或不够重视。

.角色行为强化:对承担原来的社会角色恐慌不安,安心于已适应的患者角色现状,或者自觉病情严重程度超过实际情况,小病大养。

.角色行为异常:患者出现行为异常,如对医务人员的攻击性言行,病态固执、抑郁、厌世、以致自杀等。

.心理卫生应从何时抓起胎儿期。

.心身疾病是心理社会因素在病因上起主导作用的躯体疾病。

.目前我国最常用的智力量表是韦克斯勒智力量表。

.心理测量工具好坏的最基本标志是信度和效度。

.以精神分析理论为基础的疗法是自由联想疗法。

.以行为主义理论为基础的疗法是系统脱敏疗法。

.以人本主义理论为基础的疗法是询者中心疗法。

.建立医患关系的原则是疾病性质和病人的人格特征。

.共同参与型的医患关系模式最适合于慢性病人。

.希波克拉底《希波克拉底誓言》:不伤害原则、为病人利益原则、保密原则已成为西方医德传统的核心。

.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大医精诚论”是古代医学伦理思想形成的重要标志。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

.我国古代最杰出的医德经典是孙思邈的《大医精诚》。

.医生的权利:执业权(履行职责和获取相应条件)、报酬权、学习、科研权、尊严和人身安全权、参与权、建议权、特殊干涉权(精神病人、自杀未遂病人、传染病人)。

.医生的义务:遵守法律、法规,技术操作规范;敬业,遵守职业道德,履行医师职责;关爱、尊重患者,保护患者的隐私;钻研业务,提高专业技术水平;从事科学研究,发展医学科学;宣传卫生保健知识,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等。

.荷兰是最早实施安乐死的国家。

.医学道德修养的方法:学习、立志、躬行、反省。

.医学伦理学中最古老、最有生命力的医德范畴是医疗保密。

.最先提出“不伤害原则”的西方医学家是希波克拉底。

.欧美医学伦理学(生命伦理学)四原则包含:不伤害、有利、尊重、公正。

.医学伦理学原则中的最高层次是全心全意为人民身心健康服务。

.医学伦理学公正原则要求对病人一视同仁。

.保守医疗秘密之两方面的内容是指为病人保密与对病人保密。

.医学伦理学的基本范畴是:权利与义务、情感与良心、审慎与保密。

.医学伦理学的基本原则是:不伤害原则、有利原则、尊重原则和公正原则。

.医学伦理学的基本规范包括:救死扶伤、文明礼貌、廉洁奉公、团结协作以及严谨求实、精益求精等。

.对于长期慢性病人,宜采取的医患关系模式是共同参与型。

.患者的自主性取决于医患之间的契约关系。

.医务人员相互合作的基础和前提是医务人员彼此信任。

.医务人员共同的首要义务和天职是维护病人的利益和社会公益。

.医患关系是以社会主义法制为保障建立起来的信托关系。

.现代临终关怀事业的创立者是桑德斯。

.临床诊治工作的基本道德原则包括的内容-及时原则、准确原则、自主择优原则、有效原则。

.在医德评价中,自我评价方式及主观评价力量是指内心信念。

.在进行医德评价时,应防止的“四种片面依据论”是指唯动机论、唯效果论、唯目的论、唯手段轮。

.医德评价的标准包含有利、自主、公正、互助。

.医德修养的根本途径和方法是在医疗卫生保健实践中修养。

.医德修养的主要内容是指医德原则、规范提出的要求。

.在临床医学研究中,对受试者的负担和受益要公平分配。

.我国对克隆技术是否应该用于人类的立场是允许治疗性克隆,不允许生殖性克隆。

.基因诊断及治疗的伦理原则:尊重病人、知情同意、有益于病人、保守秘密。

.只有两个国家在全国范围内使自愿主动安乐死合法化:荷兰、比利时。

.医务人员修养的根本途径和方法是坚持医疗卫生实践。

.医德修养要坚持实践性。

.具备下列条件的可以参加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具有高等学校医学专科学历,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试用期满1年。

.医师在执业活动中违反技术操作规范,造成严重后果的,给予警告或者责令暂停执业活动6个月至1年。

.医师考核不合格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可以责令其暂停执业活动3至6个月。

.医师执业的执业地点,执业类别,执业范围等变更以下注册事项的,应当到准予注册的卫生行政部门依法办理变更注册手续。

.申请个体行医的,须经执业医师注册后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执业满5年。

.被注销注册,收回医师执业证书的当事人有异议的,依法申请复议或者起诉的期限是自收到注销注册通知之日起15日内。

.医师注册后应当由卫生行政部门注销注册的情形之一是受吊销执业证书行政处罚的。

.受理医师执业注册申请的卫生行政部门对不符合条件不予注册的。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的期限是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30日内。

.未经医师注册取得执业证书的不得从事医师执业活动。注册的时限为两年。

.受理执业医师注册申请的卫生行政部门,对应当准予注册的,准予注册期限是自收到申请之日起30日内(昭/昭/老/师整理)。

.经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取得执业医师资格的,可以申请注册,受理机构是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

.医疗保健机构依法开展产前诊断的,必须符合卫生部规定的条件和技术标准,并经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许可。

.医疗保健机构严禁采用技术手段进行胎儿性别鉴定。

.从事家庭接生的人员,接生时出现婴儿死亡,应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发生医疗事故的向所在科室负责人报告。

.医疗事故的鉴定应由医学会负责。

.患者在医疗机构内死亡的,尸体应立即移放太平间。死者尸体存放时间一般不得超过2周。

.疑似输血引起的不良后果的,医患双方应当共同对现场实物进行封存。封存的现场实物应由医疗机构保管。

.因为抢救危急患者,未能及时书写病历的,有关医务人员应在抢救结束后6小时内据实补记,并加以注明。

.对患者死因有异议的,应在48小时内进行尸检。具备冷冻条件的可以延长至7天。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造成患者轻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的属于三级医疗事故。

.在诊疗同意制度中,如果病人方面的意见不统一,医师应当以病人本人的意见为准。

.医疗机构的住院病历的保存期不得少于30年。

.医疗机构在从事医疗卫生技术工作中对非卫生技术人员不得使用。

.医师在执业活动中发生医疗事故不按规定报告的,应承担的法律责任是暂停6至12个月的执业活动。

.医疗机构对其医疗废物暂时贮存的时间不得超过2天。

.主管全国母婴保健工作的部门是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

.婚前医学检查包括对下列疾病的检查严重遗传性疾病、指定传染病、有关精神病。

.根据《母婴保健法》的规定,产前诊断出现胎儿患有严重遗传性疾病,医师应当向夫妻双方说明情况,并提出终止妊娠的医学意见。

.乙类传染病应按甲类传染病处理的是肺炭疽。

.发生传染病菌种、毒种丢失情形,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当向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的时限是接到报告1小时内。

.我国艾滋病防治工作坚持的方针是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统一负责艾滋病防治及其监督管理工作。

.我国艾滋病防治工作坚持的方针是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规定,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对传染病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资格,由执业医师所在的医疗机构授予。

.第一类精神药品的处方应当至少保存3年。

.医师未取得处方权开具药品处方的,由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责令暂停执业活动的时间为6个月以上1年以下。

.处方一般不得超过7日用量。

.处方开具当日有效,特殊情况下可以延长有效期,但有效期最长不得超过3天。

.《献血法》规定,献血者两次献血的时间间隔不得少于6个月。

.根据《献血法》的规定,血站对献血者每次采集的血液量为毫升;毫升。

.医疗机构应当对出现抗菌药物超常处方3次以上且无正当理由的医师提出警告,限制其特殊使用级和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处方权。

.人体器官捐献的原则应当遵循自愿、无偿原则。

.因预防接种异常反应造成受种者死亡、严重残疾或者器官组织损伤的,应当给予一次性补偿。

.医院承担费用。

.临床预防服务的对像是健康人。

.一级预防:针对病因所采取的预防措施。

.二级预防: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三早”预防工作。

.三级预防:对已患某些病者,采取及时的、有效的治疗和康复措施,使患者尽量恢复生活和劳动能力,能参加社会活动并延长寿命。

.可以全面描述正态分布资料特征的两个指标是均数和标准差。

.可以全面描述偏态分布资料特征的两个指标是中位数和四分位间距。

.两组呈正态分布的数值变量资料,但均数相差悬殊,若比较离散趋势,最好选用的指标变异系数。

.正态分布中反映离散程度最好的是标准差系数。

.标准正态分布的均数为0,标准差为1。

.标准差=方差开根号;变异系数=标准差除以个数开根号。(举个例子:方差是,标准差就是10;个数字的标准差是0.,变异系数就是0.0)

.发病率指在一定期间内(一般为1年)、特定人群中某病新病例出现的频率。

.罹患率与发病率一样,也是测量人群新病例发生频率的指标。

.患病率指某特定时间内,总人口中现患某病者(包括新、旧病例)所占的比例。

.病残率指在一定的期间内,某人群中实际存在病残人数的比例。

.死亡率指在一定期间(通常为1年)内,某人群中死于某病(或死于所有原因)的频率。

.散发指某病发病率维持历年的一般水平,各病例间无明显的时、空联系和相互传播关系,表现为散在发生,数量不多,这样的流行强度称为散发。

.流行指某病在某地区的发病率显著超过历年(散发)的发病率水平。疾病流行时,各病例间有明显的时空联系,发病率高于当地散发发病水平的3-10倍。

.大流行指当疾病迅速蔓延,涉及地域广,短时间内可跨越省界、国界或洲界.发病率超过该地一定历史条件下的流行水平。

.暴发指在一个局部地区或集体单位中,短时间内,突然出现大量相同患者的现象。

.病例对照研究,结果→原因,其观察数值是:比值比(OR)。

.队列研究,原因→结果,其观察数值是:相对危险度(RR)。

.系统抽样的方法是随机定起点,一定间隔抽取单位;分层抽样,先分组,分组以后在抽样;随机抽样就是随机进行抽取。

.单盲法:对检查人员隐瞒患者的诊治情况。工作室:QQ、或zkfen,出售等医学视频课件和考试用书

.双盲法是指观察者与被观察者均不知道分组情况和接受的治疗措施。

.三盲法:指对受试者、实验设计人员、数据分析人员均隐瞒情况。

.临床预防服务内容:求医者的健康咨询;健康筛检;免疫接种;化学预防;预防性治疗。

.行为变化阶段有5个阶段:无转变打算阶段;打算转变阶段;转变准备阶段;行动阶段;行为维持阶段(昭/昭/老/师整理)。

.甲类传染病应于2小时内向当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乙、丙类传染病患者、疑似患者和规定报告的传染病病原携带者在诊断后,应于24小时内向当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变形杆菌食物中毒:动物性食品,特别是熟肉以及内脏的熟制品。

.葡萄球菌肠毒素食物中毒:主要是乳及乳制品、肉类、剩饭等。

.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动物性食品主要是海产品。

.任何医疗卫生机构接诊的急性职业病均应在12~24小时之内向患者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医院直接为社区提供医疗、预防、康复、保医院,包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等初级卫生保健机构。

.人人享有卫生保健含义是全球所有人民都能享有基本的卫生保健服务

QQ

赞赏

长按







































北京治疗白癜风去哪家医院
北京哪个医院治疗白癜风安全性高



转载请注明:http://www.mvuov.com/hbys/92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