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在学校里学习中药学的时候,需要死记硬背十八反,十九畏。在十八反中就有大戟芫花反甘草这一句话。当时我就在想这种以武器命名的草,它的药力肯定是很猛烈或者有毒的,实践证明这种药是治疗水肿痰瘀要药。在临床上,一般的医生都畏惧其毒性,在治疗水肿痰瘀的时候不太敢用此等药攻之,病人深受折磨。
大戟的别称又叫:京大戟,湖北大戟,也有人把它叫作;牛奶浆草、山猫儿眼草、千层塔、下马、龙虎草。是大戟科大戟属多年生草本植物,高可达80厘米。根圆锥状。茎直立,被白色短柔毛,上部分枝。叶互生。矩圆状披针形至披针形。杯状花序总苞坛形。蒴果三棱状球形,表面具疣状突起。种子卵形,光滑。生长于山坡、路边、荒坡或草丛中。
味苦,性寒,有毒。入肺、脾、肾经。主治水肿胀满、痰饮积聚、痈肿疔毒、二便不通。也可用于痰饮积聚,胸膈胀满,胁肋隐痛。消肿散结可用于痈肿疮毒及痰火瘰疠,内服外用均可。多年生草本。根圆柱状,长20~30厘米。直径6~14毫米,分枝或不分枝。
归入肺、脾、肾经。善走而下泄,能逐诸有余之水,散颈腋痈肿。可以治疗水肿,水臌,痰饮,瘰疬,痈疽肿毒。
内服用量:煎汤,1,5~3克;或入丸、散。外用;煎水熏洗。
民间便方;
治疗通身肿满喘息,小便涩:可以用大戟(去皮,细切,微妙)克,干姜(炮)25克。上二味捣罗为散,每服15克,用生姜汤调下,良久,糯米饮投之,以大小便利为度。
治疗水气肿胀:可以用大戟50克、广木香25克。为末,五更酒服7.5克,取下碧水,后以粥补之。忌咸物。
治疗腹水胀满,二便不通:可以用大戟1.5克,牵牛子7.5克,红枣五个。水煎服。
治疗忽然患胸背、手脚、颈项、腰胯隐痛不可忍,连筋骨牵引钓痛,坐卧不宁,时时走易不定:可以用甘遂(去心)、紫大戟(去皮)、白芥子(真者)各等分。上为末,煮糊丸如梧子大。食后临卧,淡姜汤或熟水下五、七丸至十丸,如痰猛气实,加丸数不妨。
治疗黄疸引起的小便不通:可以用大戟50克,茵陈克。水浸空腹服用。
治疗晚期血吸虫病:可以用京大戟鲜根洗净,晒干,研粉,每日服0,3克,于早饭后一小时用开水一次吞服,连续一至二次为一疗程,总剂量约四至五克。同时每日在肿大肝脾处用艾温灸三十分钟和内服用丹参25克,马鞭草25克配成的合剂以助肝脾缩小。在治疗期间必须禁忌食盐。
治疗淋巴结结核:可以用大戟克,鸡蛋七个。将药和鸡蛋共放砂锅内,水煮三小时,将蛋取出,每早,去壳食鸡蛋一个。七天为一疗程。
水饮,是中医中一种特殊的病邪。主要症状是胁下有水气,咳唾胸胁隐痛、心下痞硬、干呕短气、头痛目眩,或者胸背掣痛不得息,舌苔滑,脉沉弦。这是人体水液运行输布失常,水停为饮,水饮聚积于机体胸腹、胃肠或者四肢等不同的部位所表现的证候,被称为水饮内停证。可以将甘遂、大戟、芫花三药等分,“各捣为散,以水一升半,先煮肥大枣十枚,去除渣滓,以枣汤送服药末。平素身强者服用3克,羸人服1,5克,温服之,平旦服。若不下,病不除者,明日更服,加1,5克,得快利后,糜粥自养”。
注意事项;
反甘草,芫花、海藻。有毒。畏菖蒲、芦草、鼠屎。小豆为之使。恶薯蓣。得枣则不损脾。
患虚寒阴水及孕妇忌服。体弱者慎用。"脾胃肝肾虚寒,阴水泛滥,犯之立毙,不可不审。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