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眼表病 > 患病饮食

寄生虫鱼病让你困扰不已全方位防治方案请

夏季白癜风注意事项 http://pf.39.net/bdfyy/zjft/160311/4785535.html

前言

鱼类疾病的发生不是某一个因素造成,而是由环境、体质和病原三者共同起作用的结果。水产动物一旦出现病害,就需要对环境、体质、病原进行分析。环境包括水质、水色、底质、水温、光照等;体质包括饵料、苗种、日常管理等;病原包括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今天跟大家主要针对“寄生虫”方面展开讲解,如何在秋冬季做好预防工作,阻止病害入侵!

“一、鱼类寄生虫概述”

水产动物寄生虫主要分三大类:原生动物类、蠕虫类、甲壳动物类。治病需知病,在进行防病、治病之前,需要了解寄生虫的基本情况,更好地针对性治疗。

原生动物类:鞭毛虫、变形虫、孢子虫和纤毛虫等

蠕虫类:单殖吸虫、复殖吸虫、绦虫、线虫、棘头虫、鱼蛭等

甲壳动物类:中华鳋、苗头鳋、鲺、鱼虱和鱼怪等

图为寄生虫分类

“二、寄生虫病的预判”

1.突然出现吃料量下降或者长时间投饵率不足;

2.在养殖过程中发现有水产动物损耗死亡,且损耗的水产动物身体消瘦,表皮有刮擦的伤口;

3.在巡塘的过程中发现有水产动物靠边或者浮在水面,体色偏黑;

4.发现体表和鳃部的粘液突然间明显增多,或有像泥巴一样的脏东西,偶尔还能发现鳃丝有受伤破损;

5.有些寄生虫有特定的特征,比如小瓜虫寄生时水产动物身上就会长白点,孢子虫寄生时水产动物的鳃部或者体表会长白色的孢囊。

注意事项:寄生虫病不管怎么观察预判,最终确诊还是要靠显微镜。除了鳃、体表和粘液以外,鱼的很多部位都会得寄生虫,所以在用剪刀解剖鱼体的时候,要仔细观察鱼体内的各个部位,但是不管怎么检查,显微镜下检测寄生虫鳃部、体表和粘液必不可少。

“三、鱼类寄生虫病的预防措施”

1.每造开始前清淤、晒塘、清塘这几个环节要做到位;

2.定期改底,保持底质的干净;

3.定期补菌,控制水体的有机物,稳定水质;

4.定期在饲料里面拌活菌,比如说乳酸菌、芽孢杆菌,提高消化吸收率,减少粪便对底质的污染;

5.科学投喂,在养殖环境下,有机物的主要来源是残饵和粪便,如果投喂过量,就会造成底质污染、有机物增多,给寄生虫的繁殖创造了条件;

6.调理体质:体质健康,发病自然就少;

7.不建议通过定期杀虫来预防寄生虫病。

“四、秋冬季生鱼主要的寄生虫病”

4.1累枝虫

该虫常见于10-11月份,尤其是新过塘后较为常见。当累枝虫附着在生鱼的体表后,可长出柄扎入鳞片、皮肤,造成体表破损,为继发感染丝囊霉菌而烂身埋下隐患。

4.1.1症状与诊断

塘头观察,可见病鱼体表有毛状物,有时病灶呈灰白色,与水霉较为相似。当病鱼离开水面后,病灶易因挣扎而出血发红。取病灶处鳞片制成水浸片镜检(4*10,10*10),可见大量不断收缩、伸展的杯状虫体,虫体基部连着柄状物。

显微镜下的累枝虫

4.1.2治疗方案

1.一定要先镜检确诊;

2.对症下药:使用针对纤毛虫类的杀虫药如(硫酸锌、黄药水、环烷酸铜等)。看杀虫效果,隔天再杀一次。

3.杀虫后使用碘制剂进行水体消毒。

4.连续拌喂4天恩诺沙星+鱼宁。

4.2三代虫

其以寄生于生鱼的体表为主,少量寄生时症状不明显,大量寄生时病鱼体表发红,浮于水面,越冬期有较大的诱发流行性溃疡综合征(烂身病)风险,严重时可致死。

4.2.1症状与诊断

少量寄生时,无任何症状;大量寄生时,塘头观察,可见病鱼体表发红,浮于水面,但活力尚好;刮取病鱼体表粘液,光学显微镜观察(4*10,10*10),可见虫体呈长条状,后端吸盘有一对大钩和若干小钩,似指环虫但无眼点,体内常可见另一对大钩,虫体可作蛭状运动,即为确诊。

显微镜下的三代虫

4.2.2治疗方案

1.一定要先镜检确诊;

2.对症下药:使用甲苯咪唑进行杀虫。看杀虫效果,隔天再杀一次。

3.杀虫后使用碘制剂进行水体消毒。

4.连续拌喂4天恩诺沙星+鱼宁。

4.3钉虫(锚头蚤)

当其寄生于生鱼体表时,会咬伤鱼体,导致体表破损,为丝囊霉菌的入侵提供条件,越冬期有较大的诱发流行性溃疡综合征(烂身病)风险。

4.3.1症状与诊断

1.感染早期,由于虫体细小、近乎透明,对鱼体的刺激也较小,病鱼一般无明显症状,很难准确诊断。

2.感染中期,虫体逐渐长大、成熟,长可达1cm,身体混浊,尾部分叉,有两叶墨绿色的卵囊,肉眼清晰可见。此时,鱼群状态躁动不安,易炸群,且由于病灶处出血溃疡而呈斑点状发红,仔细观察鱼群即可判断。

3.感染后期,虫体衰老,自行脱落,留下红色的斑点状溃疡灶。越冬期处理不及时,容易继发丝囊霉菌感染而出现烂身。

生鱼感染钉虫后体表

4.3.2治疗方案

1.一定要先镜检确诊;

2.对症下药:使用针对性的药物进行杀虫。看杀虫效果,隔天再杀一次。

3.杀虫后使用碘制剂进行水体消毒。

4.连续拌喂4天恩诺沙星+鱼宁。

“五、总结”

随着水产养殖环境的变化,鱼体疾病变得越来越复杂,虫子的抗药性也越来越强,养殖户要注意,杀虫并不是防治寄生虫病害的唯一方式。本文通过防控、治疗两个层面进行讲解,希望养户可通过防虫、抗虫、抑虫、驱虫、杀虫等综合措施来预防寄生虫病害;同时做好水质管理工作,通过稳水、调水为鱼体创造更好的成长环境,降低发病率,促进鱼体健康!

点击在看,把好推文分享给你的朋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mvuov.com/hbys/1188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