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眼表病 > 患病饮食

经典病例认识眼表肿瘤

来源:李绍伟眼科,经授权转载

患者男性,70岁。外院行右眼角膜缘肿物单纯切除术后9个月肿物复发就诊。当时术后病理报告:鳞状上皮乳头状瘤,伴轻度不典型增生。

眼科查体:右眼视力0.6,左眼视力0.8,右眼上方角结膜交界处11点到14点可见半透明胶冻样新生物,微微隆起成粉红色,表面布满“松针”样新生血管,界限清楚,新生物伸向角膜缘内大约3毫米,双眼角膜明,前房清常深,晶状体轻度浑浊,小瞳孔下眼底未见明显异常。

诊断:右眼复发性角结膜上皮内肿瘤。

图1:就诊时照片

请问:

如何治疗?

我自己对眼表肿瘤的认识一直比较局限,也就对原位癌、皮样瘤、乳头状瘤有一定认识。直到8年前参加aao的角膜病subspecialday学习,听了一个关于结膜肿瘤的专题,才感到太多的内容缺乏深入了解,回来后比较系统的学习了一下相关知识,并在不同场合做了讲座。这些知识对我在临床此类疾病的诊治中发挥了很大作用。这个病例就是我当时遇到的一例,并得到了良好的效果,体现了药物治疗的重要性。

结膜肿瘤的治疗,从来就是手术和药物治疗的结合。但是手术不可能完全切除干净,特别是比较弥散、边界不清、以及复发病例,局部药物治疗就十分重要。

本病例因外院手术,不了解当时病变深度和切除范围及深度,如果再次手术,可能要范围更广,要不要做部分角膜移植也不好确定。因此,就先给予药物治疗。

图一:给予局部0.02%MMC点眼,每日四次,持续14天后停用,干扰素每日四次点眼,用药物21天后右眼上方新生血管明显减少,透明胶冻样新生物变薄,持续使用干扰素每日四次点眼

图二:但是停用0.02%MMC一个月后再次出现右眼上方透明胶冻样新生物增厚,新生血管轻度复发。

图三:二次复发后给予0.02%MMC局部点眼每日四次,持续一个月后停用,停用后3个月复查未见复发。

对于局部药物如何应用?用何种药物?效果如何?国外已经有比较系统的研究。最常用的是撕裂霉素c,5-FU,以及干扰素。

其中MMC最为有效。干扰素副作用小,可以联合应用,结膜下注射非常有效。关于用量、注意事项、副作用处理等具体应用请参阅优酷视频,李绍伟眼科手术,有详细介绍。

谢谢大家!

★豪华学术大餐现已上线!错过直播可直接在







































白癜风治疗权威医院
白癜风治疗的较好办法



转载请注明:http://www.mvuov.com/hbys/11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