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刚(香港作业治疗师)
中风病发率
全球每六秒便有一人死于中风,中风死亡率25%。中风是香港第四号杀手,平均每日有68人初次或再次中风,每年约有25,人,历年累计人数高达十万计。患者可能瘫痪、失去知觉,语言障碍、记忆力与思考能力受损等症状,严重的甚至死亡。每年更夺去约3,名香港人的性命。
随着社会人口逐渐老化及中风患者趋年轻化,中风对社会造成的影响将更为深远。若中风患者不能于黄金3小时内进行国际公认的中风急救,以及中风高危人士不作预防中风的行动,其严重后果会为中风患者、其家人及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要预防中风及再次中风,就要从认识中风开始。
很多人以为,中风跟心脏病、糖尿病等不一样,不能预防,也没有先兆,但其实绝大部份中风是可以预防的,也有方法治疗。这一切,全赖大家对疾病的认识和警惕。
什么是中风?
中风又称脑卒中,是由于脑部血管异常,无法输送血液及养份给脑部,导致的脑细胞死亡,影响脑功能受损。
中风分类
缺血性中风(脑血管栓塞):即急性中风,八成中风患者属此类别。由于输送血液到脑部的血管硬化,导致血管狭窄或闭塞,一般而言,是由于血块或脂肪积聚血管所致。
出血性中风(脑出血):俗称「爆血管」,由于高血压或脑血管疾病,导致脑血管破裂。
小中风(中风警号):即暂时性缺血性中风,是由于血块短暂性阻塞血管,阻碍血细胞的血液供应,使患者会出现中风微状。小中风发作相当迅速,由未有征兆到症状明显,只需五分钟。发病后二十四小时内,症状会完全消失。小中风是中风警号,表示病情已经达至危险程度,需要即时治疗,请即时致电送院求医。
中风征兆
?面部、手或腿部 (特别是身体其中一边)感到麻痹
?嘴歪、流口水(突发性)
?突然口齿不清或理解困难
?突如其来的剧烈头痛
?视力忽然变得模糊或偏盲
?吞咽困难(突发性)
?无故感到晕眩、呕吐或失去平衡
中风的影响
中风可以带来极度严重的后果,可能导致死亡或严重伤残。
中风患者一年内的死亡率约20-25%;约30-40%病人失去自我照顾能力。其余后遗症包括:
?半身不遂
?大小便失禁
?言语不清
?视野障碍
?嘴歪、眼斜
?流口水、吞咽困难
?昏迷
中风高危一族
以下是增加中风机会的因素,每多一项因素,中风机会便大大增加:
?曾经中风
?曾出现短暂脑缺血
?心律不齐:如心房颤动患者
?高血压
?糖尿病
?心脏病
?吸烟
?过重
?酗酒
?高胆固醇
如果您曾经中风或小中风,再次中风的机会便很高。中风病人一年内再中风的机会是一般人的十五倍,五年内再中风的机会也高出九倍。年纪越大,中风的机会也增加,故务必依从医生指示服药,并改善生活习惯。
预防中风
血块于血管内形成后,有机会聚集于脑血管内,产生栓塞及引致缺血性中风。要预防缺血性中风,大家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有效预防中风及小中风的药物
薄血药分为抗凝血药及抗血小板药物,主要防止血块在血管内形成。如你有以上所提及到的增加中风因素,医生会依据情况而可能会处方薄血药,帮助减低患上缺血性中风的机会。
抗血小板药物(Antiplateletdrugs):大部分的缺血性中风病人都需要服用抗血小板药以减低日后中风复发的风险。抗血小板药物能抑制血小板凝集及血栓形成。常用的抗血小板药包括阿司匹林(Aspirin)、氯吡格雷(Clopidogrel)和阿司匹林及双嘧达莫(AspirinandDipyridamole)。
抗凝血药物(Anticoagulantdrugs):
华法林(Warfarin),医学界已使用超过五十年。若小心监察及使用正确剂量,华法林是有效的薄血药,具医学疗效,主要用于有心脏病的病人,避免血块在心脏或血管内形成,可有效预防心房颤动引起的中风。华法林容易跟食物及药物产生相互作用,以致影响药效,或增加出血风险。服用者要定期验血,调效剂量。并且需要小心控制饮食。
2.立即戒烟,作适量运动,学习放松
3.控制高血压及糖尿病
4.降低胆固醇
5.颈动脉严重硬化病人可考虑接受手术
急救中风(黄金三小时)
根据医学研究,中风后三小时最为关键,只要患者即时接受药物治疗,便可大大减轻病情!然而,即使是发达国家如美国,也只有三分之一中风病人在发病后三小时内求医,更只有百分之五病人及时获得注射溶解剂药物。
由于大部份中风属缺血性中风,即脑血管栓塞,只要在首三小时内送院注射溶解剂,便能疏通被堵塞的脑血管,挽救尚未缺血而死的脑细胞,减低中风造成的伤残。
因此,只要留意到自己或身边人出现中风征兆,医院进行急救治疗,减低病情的严重程度。
中风复康
中风后前半年是康复的黄金期。康复治疗大致是对患者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障碍,运动功能障碍、吞咽功能障碍、认知功能障碍,心理障碍等进行评估及训练。康复治疗的最终目标是中风后患者能独立生活,重新投入家庭、工作、及社区的角色。后期的治疗手段包括日常生活能力训练,重返工作岗位训练及安排社区康复支援等。
患者康复过程所需的支援
家人支援
1.保持冷静,有商有量,寻求治疗的共识;
2.尽早安排患者接受训练,把握黄金复康时段;
3.在患者气馁时示意支持和体谅;
4.支持患者在饮食上配合疗程,提醒病人定时服药及复诊;
5.中风患者活动能力不如既往,可能行动不由自主,语意不清,家人要注意维持病人尊严,鼓励他们积极面对人生,但也不可过度保护,令病人过度依赖;
6.可寻求医护人员协助。
社区支援(香港)
香港病人自助组织:
新健社(中风患者及家属互助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