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眼表病 > 疾病危害

圆觉经略说金刚藏菩萨下南怀瑾讲

南怀瑾讲解

因为大家都没有懂,所有佛又再解释。他说“诸旋未息”,一切的东西,包括物理和心理,都在转动不停,都在旋转轮回,一切都在动,整个世界都在动,有个东西你叫它先停住不要动,做得到?“尚不可得”,不可能嘛!

现在我们都坐在这里,好像都停在这里没有动,对不对?不对,地球在动。再说内在,就当作我们打坐入定了,你觉得不动了。不动?身体里的心脏还在跳动,血液还在流动,细胞还在生灭,肠胃还在蠕动,都在动啊!五阴里的行阴,你停不了呀!“诸旋未息,彼物现住”,这是不可能的!

何况一切众生都在轮回当中,生生死死,死死生生,自己做不了主。内心里面的污垢、脏思想、坏念头多得不得了,好像台北晚上的垃圾车,播放着“少女的祈祷”美妙悦耳的音乐,里面则装一大堆脏东西。我们若未曾清净过,没有得到清净境界,没有达到佛的境界,怎么能够懂得佛的道理呢?

“观佛圆觉而不旋复”,自己没有达到清净的心,自己不了解一切众生的清净本性,如何回到本来清净的本性就不知道了。

旋复就是转回到原来的地方去,譬如门锁,往右转是锁起来,往左转回来就打开来,就叫“旋复”。地球在转,太阳也绕着银河系转,整个天体都在转。我有时想大自然转得很有意思,地球由西向东转,东方的中国人写字,从右边写到左边,西方洋人写字则从左边写到右边。旋复就是要转回到佛原来的地方。

因为转不回来,无法认清圆明觉性,所以无法明白为什么众生本来成佛又生出无明?假如无明是众生本有的,如来又为什么说本来是佛?众生本来是佛,“何时”又复生一切烦恼?于是产生前文已提到的这三种疑惑。

佛在这里又作比喻,他知道这样讲,这些菩萨大众们还是没有懂。你看我们现在听了,每个人都“入定”,愣在那里。说不懂嘛,又好像懂一点,说懂嘛,又说不出所以然来,是不是这样?你看释迦牟尼佛他老人家真痛苦啊!讲了老半天,从学生的眼睛中晓得没有懂,只好再动脑筋,再举个例子,想尽办法让学生懂。

佛经不可以随便注解,佛法也不要信口乱道,然后自己冠上美丽的名称叫作“弘法度众生”。唐代有位南阳慧忠国师,他的一个学生跑来跟他说要注解佛经。忠国师说注解佛经必须了解佛的意思才可以,于是叫侍者盛了一碗水来,里面放了七粒米,上面放了一支筷子,问这是什么意思?这个学生无言以对。这下子南阳慧忠国师瞪起眼睛骂人了,老僧的意思你都不懂,何况佛的意思?

《圆觉经》的文字很美,不要以为知道词意这样就看懂了,或者木鱼一敲,“譬如动目,能摇湛水,又如定眼,由回转火,云驶月运,舟行岸移……”就磕过去了,最后也变成呆呆硬硬的木鱼。

“譬如幻翳”,翳是指眼珠上长出遮蔽瞳孔的薄膜,眼睛患了这种病,就会看到虚空中有花朵出现。“幻翳若除”,不可说言此翳已灭,何时更起一切诸翳。”等到眼翳去掉了,你不能说这眼翳已经消灭,也更不能说它是什么时候起这种病?

“何以故?”为什么呢?“翳花二法非相待故。”眼睛有病,所以才看到虚空里有花朵,换句话说,虚空里的花朵不是真的花朵,那是眼睛有毛病所看到的幻相,所以这个翳,眼睛的病,与病眼所看的花朵,二者不是相对的。在佛法上这眼翳其实也是“虚幻”的。

“亦如空华灭于空时,不可说言虚空何时更起空华。”就像眼病复原了,眼睛好了,空花自然也就消失了,这个时候,你根本不能说虚空中那假花是什么时候生起来的。

“何以故?”什么理由?“空本无华,非起灭故”。虚空中自始自终本来就没有花朵,虚空本来就没有生出花朵来,因此更没有所谓消灭。本来就是没有。怎么能说起灭呢?那是你的眼睛出了毛病,无端起了幻相,误以为虚空有花朵,其实,虚空本来就是虚空,何曾有花?

“生死涅槃同于起灭”,一切众生想修行解决生死,想悟道证得涅槃,是不是?佛在这里告诉你,生死的现象就如同刚才所说的花的起,涅槃就如同空花的灭,事实上,空花有起有灭吗?空花根本就是假的,哪有什么起灭?有灭吗?空花根本就是假的,哪有什么涅槃可证?所以《楞伽经》上说:“无有佛涅槃,亦无涅槃佛。”一切都是梦幻,一切都是你心中的幻想,只要你病好了,只要你心清净了,自然无生死可了,亦无涅槃可得。

那你说我生起病来,可真痛啊!感冒流鼻涕又头疼,头疼鼻涕等于空花,我空不了呀!对不对?是啊!这是业报,因为我们的业还执著在这上面,我们自己的业把自己困住,把自己绑的牢牢的。因此给你许多方便,修气呀!修脉呀!修这样,修那样,三脉四轮不够,再加上三脉七轮;念佛不够,再加上持咒;持咒不够,再加上观想,都给你加上去。然后再来个生死、涅槃、菩提、真如等等,这些是不是自己制造出来的幻相?是不是这样?到底真相如何?那就得靠我们自己去悟去证实了。

“妙觉圆照,离于华翳”,在自己的妙觉圆照、清净性海中都没有这些花样。至于大彻大悟以后是什么境界呢?就像苏东坡的一首诗:

庐山烟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末消,

及至到来无一事,庐山烟雨浙江潮。

庐山在江西九江,风景太美了,浙江省的钱塘潮,非常壮观,这一辈子没有去的话,死了都不甘心,非去不可。等到到了庐山,又看到了钱塘潮,本地风光,圆明清净,悟道以后,就是这样。

没有悟道以前,拼命地学佛呀!跑庙子呀!磕头呀!各种花样都来唷!只要有功德,要怎么苦行都无所谓,要怎么刻薄自己都可以,“未到千般恨未消”啊!“及至到来无一事”,真的大彻大悟了,怎么样呢?“庐山烟雨浙江潮”,原来如此。

眼前所见无障碍的叫虚空,这个空不是暂时有,也不是暂时没有。其实,虚空永远是虚空,虽然有东西障碍显现,但是这东西一拿走,虚空仍旧是虚空。这是以物理世界的虚空来比喻,你说它是暂时存在,不对;只是多个东西,虚空未因而减少;而东西拿掉时,虚空也未因而增加。这个东西的存在与否,皆不碍及虚空的本性。

以上所说是指物理世界的虚空,而每个人本有的涅槃空性、圆觉空性,则比物理世界的空更空灵、更广大。这一段可参考《楞严经》上佛答复阿难的问题:“虚空生汝心内,犹如片云点太清里。”自性圆觉之虚空乃是无量无边。

接下来,释迦牟尼佛为了解释如来圆觉自性,又作了比方。原始金矿含有其他金属杂质,经过锻炼,把杂质销熔,炼出黄金。黄金本来就存于金矿中,不是经过锻炼销熔后,才产生黄金,锻炼销熔,锻炼销熔只是把杂质去掉,让纯金显露出来而已。黄金从金矿中锻炼出来之后,成为纯金,此时,纯金就不再是金矿了。经过无穷久的时间,黄金的金属性质永远不会改变,即使在未锻炼成纯金前,黄金的金属性质乃是本来就存在于金矿之中,不应说未锻炼成黄金前的金矿,没有黄金的金属成份。

如来圆觉自性,也是同样的道路。圆觉自性不是修出来的,你本来就是佛,修行只是把金矿中的杂质销熔掉而已,只是经过加工锻炼而已,佛性永远是佛性,始终没有改变。

那么如何修行呢?我们的自性本来空,本来清净,但是,现在的我们却空不了,因为现在是金矿,里面有很多杂质,妄想、烦恼一大堆,所以很多人想用念佛、念咒来消除这些杂质。那么,念佛、持咒,修到某一个程度,念不起来了,什么妄想都没有了,在这当中,既是念而无念,无念而念,让他清净下去,不要一直求空。空真的显现了,也不要被吓住,感到恐惧害怕那就颠倒了。如果在这境界相续后,又有念头飘浮出来,怎么办?念头来了,就又开始念佛、念咒,念没有多久,念佛念不上来,妄想也没有了,就又让它如此静下去,如果妄念又来了,再念佛。这种方法叫作肉包子打狗,妄念杂想是狗,念佛念咒是肉包子。到后来,狗也跑了,包子也没了,一切清净,此既是唯心净土,心净则国土净。

《圆觉经》如此直接彻底地点出宇宙生命的究竟,可说是无上大密法。“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此心既是佛,佛心既是汝心,所以诚意敬信就感应。在这圆觉心体上,没有什么菩提、涅槃,烦恼既是菩提,“无有佛涅槃,亦无涅槃佛”。无所谓成佛不成佛,众生个个都是佛,本来就是佛。也没有什么轮回不轮回,自性本空,永远在三界中,在一切有中;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不须出三界,亦不须入三界,本来自在。佛在《圆觉经》上,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这真是禅宗,亦是大密宗。

注意!佛在这里所讲的这几句话很严重。本无菩提及与涅槃,你学什么菩提道呀!不是白搞了吗!亦无成佛及不成佛,那么你还学什么佛?打什么坐?念什么咒?对不对?“无妄轮回及非轮回”,这是什么话呢?佛在这里把一切都化掉了、摆平了,这是真正成佛的境界。

那么,假如没有达到刚才所说的圆觉境界,但是也证到了空性,只是所证的空性不圆满,也得了道,得什么道呢?中、小乘道。中、小乘包括声闻及独觉乘。声闻乘偏重出世,不敢入世。缘觉叫辟支佛,或者独觉佛,没有佛出世的末法时代,有些修行人因为过去学佛的种子暴发,因缘成熟,自悟本性,称为缘觉。佛法或分三乘,或分五乘,其中还有好几种归纳,一般而言,罗汉属于小乘道,菩萨属于大乘道。

佛说:“善男子,但诸声闻所圆境界……”声闻乘所得的圆觉境界是不是真的圆呢?不太圆,是平面的圆,不是立体的圆。只见到空的一面,禅宗称之为担板汉,只看到板子的这一半,另一半看不到。

什么是罗汉声闻所证的境界呢?身心语言皆悉断灭。这很不容易哦!身体感受空掉了,妄想也不起了,这是小乘偏空之果。一般修行人可不要看不起小乘,很多人动不动就搬出大乘来,中国佛教讲究大乘,但是,大乘乃是以小乘作基础的呀!请问那么多学禅、学密的人,有哪几个修到“身心语言皆悉断灭”?既然自己没有做到,就不要看不起小乘。不过,佛可以骂,我们不可以骂,佛的境界我们实在难以望其项背。有些人皈依了佛法,其他神就不拜了,不过,我照拜不误,这是对有德者一种纯乎自然的尊敬,为什么呢?聪明正直死而为神,这可不容易,我还不一定做得到。并且对一般凡夫,我们做人都还要尊重他,合乎礼,如果我们一皈依了三宝之后,突然间自己就伟大了起来,那小神拜他做什么?这都是贡高我慢的心理,皈依佛,我们要懂得自尊自重,而不是反过来贬低别人。不要看不起土地公,做了很多善事,死了之后才有资格当土地公,我们自己要想想,不要说当土地公,当土地公的儿子够不够资格?不要傲慢了,对一切众生都应该恭敬,这才是真正学佛的人。所有,不要看不起小乘罗汉,等你修到了,你再来说这还没全对,还要再进一步。

释迦牟尼佛在这里说:“诸声闻所圆境界,身心语言皆悉断灭,终不能至彼之亲证所现涅槃”,换句话说,诸声闻缘觉乘罗汉所走的路,只走到一半,还没有达到真正大涅槃的境界。“何况能以思维心,测度如来圆觉境界”,这是指我们一般凡夫,仅凭自己的想象来推测如来的圆觉境界,那就更相差十万八千里了。

这个道理就如拿萤火虫那点亮光要来燃烧须弥山一样,永远点不燃,永远烧不起来。我们常常看到学佛学道的人,都有个主观成见,打坐就想入定,自认为入定就是什么事情都不知道。假如入定是这样的话,那又何必打坐学佛?学死人,学石头多好!佛并没有这么说,这都是想象的佛法,越走越错,这是最可怕的。佛说一般人学佛都是“以轮回心,生轮回见”,例如我经常笑说你们学佛哪算是学佛?那是投资做生意,我学了三年佛,怎么没有效果?学佛要什么效果?佛法讲究“空”,“空”有什么效果?都是以轮回中的妄想心,生出轮回中的错误知见,就如此在轮回中转来转去,因此,“入于如来大寂灭海终不能至”。什么是大寂灭海?就是中国禅宗所说的“放下!”在一念之间,全都放下了,连“放下”的念头也放下了。可是,一般人都求效果,不求放下,唉呀!我学了佛以后,生意越做越失败,事情越来越不顺利,请问我们学佛是学什么?难道就为了钱越赚越多吗?“是故我说一切菩萨及末世众生,先断无始轮回根本”,学佛首先要切断世俗的计较心、功利心、先将求功德、求平安之心放下,才可以学佛。

我们心里所产生的思惟从哪里生起呢?以唯识学来讲,是第六意识的作用,受到外界色、声、香、味、触、法六尘的影响,所起的反应。但是,这些心理反应的思想还得依靠个东西才能存在,什么东西?气,你呼吸停止了,就没有办法思想了。我见过有些人,学佛学了一辈子,医院里,呼吸短促,旁人说你赶快念佛啊!可是就是念不出来,没有气了。你看人死的时候,呼吸接不过来,上头咳一声,下面肛门一松,气脱开了,没有办法。我有很多这样的朋友,念佛念了一辈子,我去看他,叫他念佛,可是却很可怜,念佛念了几十年,什么是念佛法门也不懂,只以为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口念着才叫念佛,最后躺在病床上,嘴巴动不了,一筹莫展。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那是念佛号,不是念佛。真正的念佛,不一定嘴巴念,心里面想着佛就可以了,也不一定要想什么庄严的佛像。如同临床前,想儿子还没有到,忍着这口气,心里头挂念着,我们只要把想念着儿子,想念着情人这一念,把对象一换成佛就对了。可惜,多少人念佛念了一辈子,始终没有搞清楚。你叫他念佛,他念不上来,对的呀!因为他的气散了,阿、阿不出来,思惟接不上来。可是我请他念佛,他摇头意思说念不出来,这时他不已想到佛了吗!又怎么说无法念呢?

我们所以有思想,与这口气在有关系,我再举个例子证明。大家有没有失眠的经验?我想每个人都有,多少而已。愈是睡不着的时候,呼吸越快、愈粗,同时脾气也愈大,越睡不着就越气,越气就愈睡不着,是不是这样?前几天有个学生来看我,二十年没有见面了,我问他,你现在干什么呀?系主任,唷!都干系主任了,对了,你以前那位老师呢?还在吗?在呀?八十六岁了。他那位老师曾经在六十几岁的时候来看我。他来的时候说:实在没办法,才来找你。我说什么事?他说:我失眠三十年,中西医都治不好,我想学打坐。我说:对不起!为了学佛,打坐可以,为了治失眠,那不行,别人治得好,你治不好。他很纳闷得说:为什么?我说:你死了没有?他说:你开我玩笑!当然没有死。我说:对呀!既然没有死,你担心什么?你失眠了三十多年,还活得好好的,而且你活得比别人还划得来,为什么?一般人活六十岁,有一半在睡觉,你可以不睡觉,不是等于活一百二十年?这一本万利的事为什么不做呢?

失眠不是病,病在害怕恐惧,唉呀!我昨夜失眠,内心一直焦虑起来,结果弄得心神不宁。睡不着,起来看书做事多好!有很多病实际上只有三分,自己心理的恐惧加重了七分。

这里讲到六尘妄想缘气,佛把秘密告诉你了,这就是为什么要得定必须达到气住脉停的道理,天台宗之所以修数息观的道理也都在这里。有关于“气”,佛法分为三种层次,我们平常粗的呼吸叫作“风”;把“风”调和柔软了,在鼻间像有呼吸,又好像没有好像,实际上有呼吸,这叫“气”;到最后不呼亦不吸,这才叫“息”。

天台宗数息观有六个步骤,“数”、“随”、“止”、“观”、“还”、“净”,但是,许多修习此法门的行者都在数呼吸,数了五百下、一千下,只晓得数呀数,这是学会计?还是学统计?都忽略了后面几个步骤;而且呼吸是生灭法,有来有去,学佛要学不生不灭,守着呼吸数,做什么呢?数只是最初的方便法门,利用数来调和呼吸,到了呼吸柔细时,就不要数,跟随着“气”,再进一步,感觉好像不呼吸了,就止,也就不随了。

释迦牟尼佛现在告诉我们,我们的思想皆是“六尘妄想缘气,非实心体”,思想不是真正的心,像眼病引起的虚空之花一样,是假的,是幻的,是停留不住的,是空的。用这虚幻不实的思惟,自作聪明,自以为是,来测度分辨佛的境界,“犹如空花,复结空果”。我们修道,如果以妄想心去修的话,都如以虚幻的空花,去期待虚幻的空果成熟。“辗转妄想,无有是处”注意!佛骂我们了,一般众生学佛,都是以妄想心来学佛,修来修去,转来转去,始终还在妄想中,在轮回中,“无有是处”,没有一样对。“辗转妄想,无有是处。”这八个字骂得很严重,千万记住,佛在骂我们呀!以妄想来搞妄想,妄想越来越多,尤其是宗教徒要注意,不要掉入“辗转妄想”的陷阱,最后搞得神经兮兮的,甚至精神失常,很严重!很可怕!

我们众生都是以虚幻的妄想来学佛修道,结果,不学佛还好,越学佛,妄想越多。都用自己的主观成见来解释佛法,越学越离谱,越讲越离谱,甚至走上魔道都不自知。“虚妄浮心,多诸巧见”,自作聪明谓之巧见,没有依照佛的真正教理,而妄加己见,因此永远不能达到圆满觉性而成佛,“如是分别,非为正问。”以如此的分别心提这样的问题不对,“不是正问”,问题问歪了。佛在这里,连金刚藏菩萨都打了一棒。好!佛与金刚藏菩萨的对话到此为止。下面是把对话的内容,归纳成可以唱颂的偈语。

这个时候,释迦牟尼佛想把这些意思归纳起来,再一次向大众宣说,于是有了以下的偈语。

金刚藏菩萨,你应该知道,

如来的寂灭清净自性,

不会有开始,亦未曾有结束,无始无终,无去亦无来,无边无际。

假如以一般凡夫众生的妄想心、轮回心,

用思想来臆测佛境界,用妄想来修道,则永远在思想妄想中打转。

如此学佛修道,只是在轮回中打滚而已。不管你修多久,始终在轮回中不得解脱,

永远达不到佛的境界。

众生本来是佛,是否就可以不用修行?不行,譬如挖到了金矿,但是,金矿不是黄金,没有什么用,必须加以锻炼销熔,去掉杂质,炼成纯金,才有价值。

黄金不是经过销熔才产生出来的,而是原本就存于矿中,把其他杂质去掉,留下来的就是黄金了。

我们无始劫来的修行,最后成佛了,成什么佛?成本来佛。

圆觉清净之佛性虽然没有改变,原本就存在,但是不能不修,修行就是销金,金矿不经过销熔,不把杂质去掉,就没有办法锻炼出黄金来。

一旦成为纯金后,

就不会再夹杂其他金属而为金矿了。

为什么要修道学佛?为解决生死问题,想求得涅槃,达到不生不死,对不对?

凡夫不是佛,每个学佛的人都想成佛,

可是佛说生死与涅槃,凡夫及诸佛,同样都是假相,都是幻化。就像我们牙痛的时候,痛得不得了,但是,痛过以后,就不痛了。死亡也是一样,把你的肉体、血液、气息、热能都分散掉,苦不苦?苦啊!但是,苦过以后,就没事了,这些都是幻化假相。

我们的思想也是一样幻化,

何况一切都是假的、空的。可是,学佛之人,这些道理都会讲,都做不到,你打他一个耳光,看他假不假?空不空?决不假,决不空,拳头也来了,脚也踢到了,一点也不空。真能了解虚妄,那就没事了。一切唯心,都是自己的妄想心在作怪。

你把这些妄想心都了了,

然后再来求圆觉。不然,圆也圆不起来,觉也觉不了了。

小袖经藏精校标记

封面及配图素材均来自网络

回向偈

愿以此功德,回向诸众生。

解脱三界苦,悉发布提心。

长按







































致力于白癜风的研究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mvuov.com/hbwh/81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