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查询
J
箕门
极泉
急脉
脊中
夹承浆
夹脊
颊车
间使
肩井
肩髎
肩外俞肩髃肩贞
肩中俞
建里
交信
角孙
解溪
金津
金门
筋缩
京骨
京门
经渠
睛明
鸠尾居髎巨骨
巨髎
巨阙
聚泉
厥阴俞
箕门Jìmén
[定位]在大腿内侧,当血海与冲门连线上,血海上6寸。
[解剖]在缝匠肌内侧缘,深层有大收肌;有大隐静脉,深层之外方有股动、静脉;布有股前皮神经,深部有隐神经。
[主治]小便不利,遗尿,腹股沟肿痛。
[配伍]配太冲腹股沟疼痛。
[刺灸法]避开动脉,直刺0.5~1寸。
极泉Jíquán
[定位]在腋窝顶点,腋动脉搏动处。
[解剖]在胸大肌的外下缘,深层为喙肱肌;外侧为腋动脉;布有尺神经,正中神经,前臂内侧皮神经及臂内侧皮神经。
[主治]心痛,咽干烦渴,胁肋疼痛,瘰疬,肩臂疼痛。
[配伍]配肩髃、曲池治肩臂痛。
[刺灸法]避开腋动脉,直刺或斜刺0.3~0.5寸。
急脉Jímài
[定位]在耻骨结节的外侧,当气冲外下腹股沟股动脉搏动处,前正中线旁开2.5寸。
[解剖]有阴部外动、静脉分支及腹壁下动、静脉的耻骨支,外方有股静脉;布有髂腹股沟神经,深层为闭孔神经的分支。
[主治]疝气,阴挺,阴茎痛,少腹痛,股内侧痛。
[配伍]配大敦治疝气、阴挺、阴茎痛、阳痿;配阴包、箕门、曲泉、足五里治下肢痿瘫、小儿麻痹。
[刺灸法]直刺0.5~1寸;可灸。
脊中Jìzhōng
[定位]在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11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解剖]在腰背筋膜、棘上韧带及棘间韧带中;有第十一肋间动脉后支,棘间皮下静脉丛;布有第十一胸神经后支内侧支。
[主治]腰脊强痛,黄疸,腹泻,痢疾,小儿疳积,痔疾,脱肛,便血,癫痫。
[配伍]配足三里、中脘治腹胀胃痛;配上巨虚、下巨虚治腹泻痢疾;配鸠尾、大椎、丰隆治癫痫;配肾俞、太溪治腰膝痛;配至阳、阳陵泉、胆俞治黄疸。
[刺灸法]斜刺0.5~1寸。
颊车Jiáchē
[定位]在面颊部,下颌角前上方约1横指(中指),当咀嚼时咬肌隆起,按之凹陷处。
[解剖]在下颌角前方,有咬肌;有咬肌动、静脉;布有耳大神经,面神经及咬肌神经。
[主治]口歪,齿痛,颊肿,口噤不语。
[配伍]配地仓治口眼歪斜。
[刺灸法]直刺0.3~0.5寸,平刺0.5~1寸。
间使Jiānshǐ
[定位]在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3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解剖]在桡侧腕屈肌腱与掌长肌腱之间,有指浅屈肌,深部为指深屈肌;有前臂正中动、静脉,深层为前臂掌侧骨间动、静脉;布有前臂内侧皮神经,前臂外侧皮神经,其下为正中神经掌皮支,最深层为前臂掌侧骨间神经。
[主治]心痛,心悸,胃痛,呕吐,热病,烦躁,疟疾,癫狂,痫证,腋肿,肘挛,臂痛。
[配伍]配支沟治疟疾;配尺泽治反胃、呕吐、呃逆;配水沟、太冲治癔病;配腰奇治癫痫。
[刺灸法]直刺0.5~1寸;可灸。
[附注]心包经经穴。
肩井Jiānjǐng
[定位]在肩上,前直乳中,当大椎与肩峰端连线的中点上。
[解剖]有斜方肌,深层为肩胛提肌与冈上肌;有颈横动、静脉分支;布有腋神经分支,深层上方为桡神经。
[主治]肩背痹痛,手臂不举,颈项强痛,乳痈,中风,瘰疬,难产,诸虚百损。
[配伍]配足三里、阳陵泉治脚气酸痛;治疗乳腺炎特效穴。
[刺灸法]直刺0.5~0.8寸,深部正当肺尖,慎不可深刺;可灸。
[附注]足少阳、阳维之会。
肩外俞Jiānwàishū
[定位]在背部,当第1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解剖]在肩胛骨内侧角边缘,表层为斜方肌,深层为肩胛提肌和菱形肌;有颈横动、静脉,布有第一神经后支内侧皮支,肩胛背神经和副神经。
[主治]肩背疼痛,颈项强急。
[配伍]配肩中俞、大椎、列缺治肩背疼痛。
[刺灸法]斜刺0.5~0.8寸。
肩髃Jiānyú
[定位]在臂外侧,三角肌上,臂外展,或向前平伸时,当肩峰前下方向凹陷处。
[解剖]有旋肱后动、静脉;布有锁骨上神经,腋神经。
[主治]肩臂挛痛不遂,瘾疹,瘰病。
[配伍]配肩髎治肩臂疼痛。
[刺灸法]直刺或向下斜刺0.8~1.5寸。
[附注]手阳明经与阳跷脉交会穴。
肩髃Jiānyú
[定位]在臂外侧,三角肌上,臂外展,或向前平伸时,当肩峰前下方向凹陷处。
[解剖]有旋肱后动、静脉;布有锁骨上神经,腋神经。
[主治]肩臂挛痛不遂,瘾疹,瘰病。
[配伍]配肩髎治肩臂疼痛。
[刺灸法]直刺或向下斜刺0.8~1.5寸。
[附注]手阳明经与阳跷脉交会穴。
肩贞Jiānzhēn
[定位]在肩关节后下方,臂内收时,腋后纹头上1寸。
[解剖]在肩关节后下方,肩胛骨外侧缘,三角肌后缘,下层是大圆肌;有旋肩胛动、静脉;布有腋神经分支,最深部上方为桡神经。
[主治]肩臂疼痛,瘰疬,耳鸣。
[配伍]配肩髃、肩髎治疗肩周炎。配肩髎、曲池、肩井、手三里、合谷治疗上肢不遂。
[刺灸法]直刺1~1.5寸。
肩中俞Jiānzhōngshū
[定位]在背部,当第7颈椎棘突下,旁开2寸。
[解剖]在第一胸椎横突端,在肩胛骨内侧角边缘,表层为斜方肌,深层为肩胛提肌和菱形肌;有颈横动、静脉;布有第一胸神经后支内侧皮支,肩胛神经和副神经。
[主治]咳嗽,气喘,肩背疼痛,目视不明。
[配伍]配肩外俞,大椎治肩背疼痛。
[刺灸法]斜刺0.5~0.8寸。
建里Jiànlǐ
[定位]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3寸。
[解剖]在腹白线上,深部为横结肠;有腹壁上、下动、静脉交界处的分支;布有第八肋间神经前皮支的内侧支。
[主治]胃脘疼痛,腹胀,呕吐,食欲不振,肠中切痛,水肿。
[配伍]配内关治胸中苦闷;配水分治肚腹浮肿。
[刺灸法]直刺0.5~1寸;可灸。
交信Jiāoxìn
[定位]在小腿内侧,当太溪直上2寸,复溜前0.5寸,胫骨内侧缘的后方。
[解剖]在趾长屈肌中;深层为胫后动、静脉;布有小腿内侧皮神经,后方为胫神经本干。
[主治]月经不调,崩漏,阴挺,泄泻,大便难,睾丸肿痛,五淋,疝气,阴痒,泻痢赤白,膝、股.内廉痛。
[配伍]配关元、三阴交治妇科疾患之月经不调;配太冲、血海、地机治崩漏;配中都治疝气;配阴陵泉治五淋;配中极治癃闭;配关元治阴挺。
[刺灸法]直刺0.5~1寸;可灸。
[附注]阴跷脉郄穴。
角孙Jiǎosūn
[定位]在头部,折耳廓向前,当耳尖直上入发际处。
[解剖]有耳上肌;颞浅动、静脉耳前支;布有耳颞神经分支。
[主治]耳部肿痛,目赤肿痛,目翳,齿痛,唇燥,项强,头痛。
[配伍]率谷透角孙配足临泣治眩晕。
[刺灸法]平刺0.3~0.5寸;可灸。
解溪
[定位]在足背与小腿交界处的横纹中央凹陷处,当拇长伸肌踺与趾长伸肌腱之间。
[解剖]在拇长伸肌膜与趾长伸肌胫之间;有胫前动、静脉;浅部当腓浅神经,深层当腓深神经。
[主治]头痛,眩晕,癫狂,腹胀,便秘,下肢痿痹。
[配伍]配阳陵泉、悬钟治下肢痿痹。
[刺灸法]直刺0.5~1寸。
[附注]足阳明经所行为“经”。
金门Jīnmén
[定位]在足外侧部,当外踝前缘直下,骰骨下缘处。
[解剖]在腓骨长肌腱和小趾外展肌之间;有足底外侧动、静脉;布有足背外侧皮神经,深层为足底外侧神经。
[主治]头痛,癫痫,小儿惊风,腰痛,下肢痿痹,外踝痛。
[配伍]配太阳合谷治头痛。
[刺灸法]直刺0.3~0.5寸。
[附注]足太阳经郄穴。
筋缩Jīnsuò
[定位]在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9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解剖]在腰背筋膜、棘上韧带及棘间韧带中;有第九肋间动脉后支,棘间皮下静脉丛;布有第九胸神经后支内侧支。
[主治]癫狂,惊痫,抽搐,脊强,背痛,胃痛,黄疸,四肢不收,筋挛拘急。
[配伍]配角孙、瘛脉治小儿惊痫、瘛疭、角弓反张;配通里治癫痫;配水道治脊强。
[刺灸法]斜刺0.5~1寸;可灸。
京骨Jīnggǔ
[定位]在足外侧部,第5跖骨粗隆下方,赤白肉际处。
[解剖]在小趾外展肌下方;有足底外侧动、静脉;布有足背外侧皮神经,深层为足底外侧神经。
[主治]头痛,项强,目翳,癫痫,腰痛。
[配伍]配百会、太冲治头痛。
[刺灸法]直刺0.3~0.5寸。
[附注]足太阳经所过为“原”。
京门Jīngmén
[定位]在侧腰部,章门后1.8寸,当十二肋骨游离端的下方。
[解剖]有腹内、外斜肌及腹横肌;有第十一肋间动、静脉;布有第十一肋间神经。
[主治]肠鸣,泄泻,腹胀,腰胁痛。
[配伍]配行间治腰痛不可久立仰俯;配身柱、筋缩、命门治脊强脊痛。
[刺灸法]斜刺0.5~0.8寸;可灸。
[附注]肾经募穴。
经渠Jīngqú
[定位]在前臂掌面桡侧,桡骨茎突与桡动脉之间凹陷处,腕横纹上1寸。
[解剖]桡侧腕屈肌腱的外侧,有旋前方肌当桡动、静脉外侧处;布有前臂外侧皮神经和桡神经浅支混合支。
[主治]咳嗽,气喘,胸痛,咽喉肿痛,手腕痛。
[配伍]配肺俞,尺泽治咳嗽。
[刺灸法]避开桡动脉,直刺0.3~0.5寸。
睛明Jīngmíng
[定位]在面部,目内眦角稍上方凹陷处。
[解剖]在眶内缘睑内侧韧带中,深部为眼内直肌;有内眦动、静脉和滑车上下动、静脉,深层上方有眼动、静脉本干;布有滑车上、下神经,深层为眼神经,上方为鼻睫神经。
[主治]目赤肿痛,流泪,视物不明,目眩,近视,夜盲,色盲。
[配伍]配球后、光明治视目不明。
[刺灸法]嘱患者闭目,医者左手轻推眼球向外侧固定,左手缓慢进针,紧靠眶缘直刺0.5~1寸。不捻转,不提插(或只轻微地捻转和提插)。出针后按压针孔片刻,以防出血。本穴禁灸。
[附注]手足太阳、足阳明、阴跷、阳跷五脉交会穴。(《素问·气府论·注》)
鸠尾Jiūwěi
[定位]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胸剑结合部下1寸。
[解剖]在腹白线上,腹直肌起始部,深部为肝脏;有腹壁上动、静脉分支;布有第六肋间神经前皮支的内侧支。
[主治]心痛,心悸,心烦,癫痫,惊狂,胸中满痛,咳嗽气喘,呕吐,呃逆,反胃,胃痛。
[配伍]配梁门、足三里治胃痛;配三关、足三里治呕吐。
[刺灸法]斜向下刺0.5~1寸;可灸。
居髎Jūliáo
[定位]在髋部,当髂前上棘与股骨大转子最凸点连线的中点处。
[解剖]有臀中肌,臀小肌;有臀上动、静脉下支;布有臀上皮神经及臀上神经。
[主治]腰腿痹痛,瘫痪,足痿,疝气。
[配伍]配环跳、委中治腿风湿痛。配腰夹脊穴L1~2、L3~5、环跳、跳跃、风市、阳陵泉、条口、悬钟治中风下肢瘫痪、根性坐骨神经痛、腓总神经麻痹。
[刺灸法]直刺或斜刺1.5~2寸;可灸。
[附注]阳跷、足少阳之会。
巨骨
[定位]在肩上部,当锁骨肩峰端与肩胛冈之间凹陷处。
[解剖]在斜方肌与冈上肌中;深层有肩胛上动、静脉;布有锁骨上神经分支,副神经分支,深层有肩胛上神经。
[主治]肩臂挛痛不遂,瘰疬,瘿气。
[配伍]配肩髃,肩髎治肩痛。
[刺灸法]直刺,微斜向外下方,进针0.5~1寸。
[附注]手阳明经与阳跷脉交会穴。
巨髎Jù1iáo
[定位]在面部,瞳孔直下,平鼻翼下缘处,当鼻唇沟外侧。
[解剖]浅层为上唇方肌,深层为犬齿肌;有面动、静脉及眶下动、静脉;布有面神经及眶下神经的分支。
[主治]口眼歪斜,眼睑(目闰)动,鼻衄,齿痛,唇颊肿。
[配伍]配合谷治齿痛;配地仓,颊车治口歪。
[刺灸法]斜刺或平刺0.3~0.5寸。
[附注]足阳明胃经与阳跷脉交会穴
巨阙Jùquè
[定位]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6寸。
[解剖]在腹白线上,深部为肝脏;有腹壁上动、静脉分支;布有第七肋间神经前皮支的内侧支。
[主治]胸痛,心痛,心烦,惊悸,尸厥,癫狂,痫证,健忘,胸满气短,咳逆上气,腹胀暴痛,呕吐,呃逆,噎嗝,吞酸,黄疸,泄利。
[配伍]配内关治心绞痛;配章门、合谷、中脘、内关、足三里治呃逆;配足三里、膻中、内关、三阴交、心平穴、心俞治疗急性心肌梗塞;配内关、人中治癫狂痫证;配神门治失眠健忘。
[刺灸法]直刺0.5~1寸;可灸。
[附注]心经募穴。
厥阴俞juéyīnshū
[定位]在背部,当第4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解剖]有斜方肌、菱形肌,深层为最长肌;布有第四肋间动、静脉后支;正当第四或第五胸神经后支的皮支,深层为第四胸神经后支外侧支。
[主治]咳嗽,心痛,胸闷,呕吐。
[配伍]配内关治心痛、心悸。
[刺灸法斜刺0,5~0.8寸。
[附注]心包背俞穴
百信医考通ID:baixinyikaotong
关于百信医考通
baixinyikaotong
百信医考通依托旗下的数十家连锁机构(百信连锁口腔),集医疗、教学、科研一体化发展,经过十余年积淀,已成为目前国内最专业的医学考试考前辅导机构。
拥有百信医考通考试直播系统,所有的课程都可以面向全国直播,独创"圈、讲、练、评"相结合,擅长以60%的考点去押90%的考题,让学员缩短复习时间,提高通过率。
百信医考通联合各医学院校,校企联合,可面向全国提供临床执业(助理)医师、口腔执业(助理)医师、中医执业(助理)医师、中西医结合执业(助理)医师、护士、执业西药师、执业中药师、中医确有专长、口腔主治医师等医学考试考前培训及辅导。
——联系方式
--
1
——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