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眼表病 > 疾病危害

代散文童年的凤凰山孙业成

白癜风可以根除吗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150423/4613578.html
作者简介

孙业成,男,山东省安丘市景芝镇人,闲散之余喜欢写一些小文章,小诗等以自赏自娱。

童年的凤凰山今天,我们一起到凤凰山庄去用餐,我的家乡就坐落于这凤凰山脚下,我就是在凤凰山下长大的。正值初秋季节,我们走在通往山顶的林荫山道上,两边的绿树显得翠绿挺拔,树叶就像无数的手掌在秋风地吹拂下轻轻地摇摆,好像在欢迎我们地到来。田野里的庄稼也已经快到收获的季节了,大豆挂满了串串饱满的豆荚,正等待“哗变”之日;玉米就像怀了孕的少妇,腰缠红缨带大腹便便地炫耀着自己的幸福;花生也不甘寂寞在憋着劲地长,生怕被落下;还有黄烟张开硕大的叶子懒洋洋地晒着太阳,显摆着自己;田间套种的芝麻花也开了——节节高;泛黄略微带红的冬枣在向你频频地点头,示意着友好;唯有漫山遍野的苹果显得有些浪漫,见了我们羞地脸蛋好像有些绯红;桃树和杏树好像有一些叹息,早早地上市了。秋风徐徐吹拂着脸颊,山野的清香萦绕在身边,整个山野显得青翠碧绿,一切都显得如此的熟悉和亲切,仿佛又将我带回那个久远,无邪,情趣,快乐,向往的孩提时代,童年的记忆不觉历历在目,童年仿佛就在眼前。

凤凰山其实并不是山,它根本就算不上巍峨,更算不上雄伟,实际上应该属于一个丘陵地带,它其名不扬,唯附近乡里知晓,但在我小小的心里,却显得如此的有趣和神秘,它位于三大古镇(景芝镇、兰陵镇、颜神镇)之一的景芝镇西侧,周围有东西王官疃、伏戈庄、南甘泉、万家庄、东西杨庄、鹿村等村落,丘陵蜿蜒起伏,因为古时传说曾有凤凰落于此地,当地人便叫它凤凰山。

相传古代有一道士在山顶修炼,道士有先知先觉之术,附近村民遇上大灾小难、疑难杂症等问题往往求助于道士,道士也真诚相待,帮助村民化解和解决了许许多多的难题,附近村民也就非常信奉他,对他感恩戴德,常年为道士提供一日三餐。据说道士养了一条狗,这条狗每到吃饭之时便来到村民家中,人们也以此为荣耀,每到处都将家中的最好饭食拴挂在狗的脖子上,狗通人性,便将饭食送至道士身边,道士用完餐后,将剩汤剩饭再给狗吃。就这样,道士与附近村民和谐相处倒也融洽,道士感恩于村民的给养,为了报答人们,在他百年之时曾告诉村中年长的老者,说待他死后,请将他坐下处深挖九九八十一米,挖到一块大大的青石板时便不要再挖了,将他的遗骸平放在青石板之上埋葬,究其原因乃天机不可泄露。然而事与愿违,有好事的几个后生出于好奇想探知青石板下埋的到底是何物?以为藏有金银财宝,便违背了老道士的临终遗嘱私自将青石板打开了,结果在打开青石板之时从洞口发出一道金光,随之飞出一对金色的凤凰向东北方向而去,凤凰落于现在的高密一带(高密城人称凤城),几个后生也当场死于非命,无奈的人们便将青石板重新盖好,将老道士的遗骸草草地安葬了。尽管老道士已被安葬在青石板之上,但已失去了原有的意义,后来人们才明白老道士的用意原本是用以己之躯把凤凰永久地压在山下,留住凤凰造福一方。老道士用心良苦未遂愿,据说从此,山的风水即被破坏,山也失去了它原有的灵性,成了一座荒山秃岭不足为道了,但是终因有金凤凰飞出一事,人们便因此叫它凤凰山了。

传说尽管事与愿违,但不管怎样,人们对凤凰的崇拜已非一日,人们向往凤凰永驻也是对幸福生活的一种祈盼和向往,当地的人们还是以此为荣。

传说中,凤凰是人世间幸福的使者,每五百年,它就要背负着积累于人世间的所有不快和仇恨恩怨,投身于熊熊烈火中自焚,以生命和美丽的终结换取人世的祥和与幸福。同样在肉体经受了巨大的痛苦和轮回后它们才能得以更美好的重生。垂死的凤凰投入火中,在火中浴火新生,其羽更丰,其音更清,其神更髓,成为美丽辉煌永生的火凤凰。凤凰不畏痛苦、义无反顾、不断追求、提升自我的执着精神,也正是郭沫若先生说所的“凤凰涅槃,浴火重生”。凤凰山脚下的劳动人民,祖祖辈辈也继承发扬着这种不畏艰苦、义无反顾、不断追求、提升自我的执着精神,创造出凤凰山文明,传承和演绎着凤凰山文化。

凤凰山上遍地是古老的鹅卵石,呈椭圆形,当地人大都叫它“圪釉蛋子”,多用来铺设装饰院落、小径的地面等。出于好奇,小的时候和小朋友砸开几个“圪釉蛋子”有幸还能看见树叶的形状,远古的树叶化身于“圪釉蛋子”之中成为不朽,这就足以证明当时的凤凰山应该是一片原始森林,凤凰的传说也就不足为奇了。“沧海桑田,变化莫测”,由于地壳变动,造山运动的出现,古代的原始森林有幸变成化石保存了下来,这小小的鹅卵石记载着历史的变迁,沧海变桑田。我想随着年代的久远这小小的鹅卵石一定会变得珍贵起来,也一定会成为凤凰山上满山遍野的金疙瘩。俗话说:“凤凰不落无宝地”,随着当地人民对凤凰山的深情热爱,开发与建设,伴随着它美丽的传说,金凤凰也一定会栖身于此,凤凰山也一定会成为一座名副其实的凤凰宝山而闻名于天下。

记得小时候,常常听村里的老人讲“九女冢”的故事,传说在凤凰山脚下有座九女冢,岁月的流逝已使这座古冢变得荒草萋萋,面目全非,现已无从查找了,但有关九女冢的传说却流传至今。相传战国时期,杞国国王(现在的安丘)有九个如花似玉的女儿,她们忠厚善良,温柔体贴,人见人爱。后因战事,千年基业毁于三女儿手中,从此立下规矩女大外向,死了外葬,并在凤凰山脚下建了一座大墓,把九个女儿全部活囚其中,任其自灭。试想,“杞人忧天”并不可怕,天终将不会掉下来,然而,“杞人忧女”可就酿成了人间悲剧,这可怜的九个女儿成了杞国国王的牺牲品被活活埋葬。从此,凤凰山脚下就有了这座“九女冢”。据老辈人传说,过去每逢雨天路过“九女冢”都会听到隆隆的推磨声和女人的啦呱声,而谁家有个喜事丧亡、招朋待客之事要用盘碗碟子之类,只要到“九女冢”前祷告一番,就会有干净的盘碗送出,但由于一些贪心的人借用后不再送还,以后再借就不灵了。“好借好还,再借不难”,人与人之间要以诚相待,讲究诚信,何况与神仙打交道呢?

无独有偶,针对这“九女冢”的故事传说,相传附近还有一座“十婆婆庙”的故事。据说,“九女冢”里的九个闺女一直与当地村民相安无事的共存着,“九女冢”还时而为当地的人们带来福音,譬如,人们时常向其借用盘碗碟子类的事情等。然而,总有一些好事之人,唯恐这“九女冢”的九个闺女有朝一日会造反,出来祸害乡里,便从南方请来一个会看风水的道士指教,南方道士嫉妒“九女冢”与当地人们的融洽相处,便生出邪念指教那些好事之人在“九女冢”附近修建了一座“十婆婆庙”,用十个婆婆来管制这九个闺女真是煞费苦心。由此也见在古代“婆婆管媳妇”这三从四德的封建思想是多么的严重,现在,这“十婆婆庙”的遗址也早已无从查找了。

还传说,程咬金曾在凤凰山劫过皇纲,在山上喂过马留过宿,其拴马石和喂马槽就在凤凰山脚下,在凤凰山附近的“金銮殿”(古时东王官疃岭被称为金銮山)上还曾留有一块程咬金马蹄印的巨石,现也早已不复存在,都已无从考究了,不过“半路上杀出个程咬金”仍常常挂在当地人们的嘴边。

凤凰山的传说很多,还有关于乾隆与三页饼的传说、金冢子埠、野狼谷、马虎沟、郝家林、李家胡同抗日打鬼子的故事等等,至今在脑海中萦绕,许许多多的传说故事伴我度过了天真的童年。

我的孩提生活相对单调,没有更多的经历,但是凤凰山却带给我许多乐趣和记忆。上学的时候,最盼着放学,放了学,我们几个小伙伴,背起小筐,拿起镰刀或小铲子,牵着小羊羔爬上凤凰山去放羊挖野菜。与其说是放羊挖野菜,倒不如说到山顶撒野玩耍。我们将羊羔拴在山沟的小树上,几个小伙伴便无忧无虑地在一起嬉戏玩耍,打山仗,捉迷藏,爬到树杈上掏鸟蛋,在山坡上提扎茵儿,嚼茅根,摘桑葚,扑蚂蚱……等到太阳快落山的时候便草草地挖些野菜撵着咩咩叫的羊羔回家向父母交差,由于只顾及玩耍,自然所挖野菜的质量不好,难免会受到父母的责怪。

孩提时代让我记忆尤深的一件事是“开火事件”。放学后,爬上凤凰山,难免会遇上附近村子的孩子,起初,还一起玩耍,也不知何时何事便闹翻了脸,两个村的孩子便互相角斗起来,由于不谙世事,约好每到下午放了学便爬上山坡,就地取材,拾起遍地是的鹅卵石,相隔一段距离互相向对方投掷开火打山仗,这样持续了好多天,不分胜负。后来被家长和学校的老师知道了,首先被家长骂了个“狗血喷头”,其次受到了老师的严厉批评,最后一一写了保证书,握手言和,便偃旗息鼓了。回想起当时的作为,觉得是多么的顽皮和幼稚啊,那时候,初生毛犊,不计后果,现在回想起来到有些后怕。当时的天真无邪,顽皮好动完全出于在那个年代根本没有所娱乐的环境和条件,看场电影便是很荣耀,最奢侈的事了,谁家能有台半导体收音机全村也为数不多,更不用说是电视了,还曾闹出看电视不能和看电影一样看反面的笑话,不像现在的孩子生活在媒体无处不在的时代,大人孩子离开媒体便无法生活了。回想过去,看看今朝,简直无法比拟,让我更加懂得了不忘初心,珍惜当今,方得始终的道理。

凤凰山上最常见的野菜有荠菜、七七毛、马虎眼、车辙子草、马种菜、苦菜等等,数不胜数,还有满山遍野的山枣子。

荠菜、七七毛是人们常见的野菜,无需提及。

马虎眼是名贵的药材,现在已经很少见到了,那撮撮盛开的黄黄的花朵就像老虎的眼睛,怒视着你,远远望去就有点让人令人毛骨悚然的感觉,给我印象很深。

车辙子草也叫车前草,相传汉朝有一位名将,叫马武。有一年适逢炎热的六月酷暑天气,天旱无雨,庄稼全死了。可巧,马武打了败仗,部队溃退到不见人烟的荒野。人和马饿死、渴死了许多。剩下的人马,也因为缺水,大多得了膀胱“湿热症”,一个个小肚子发胀,不光人尿血,就连马也尿血。一天,马夫忽然发现有几匹马不尿血了,显得精神多了。马夫很奇怪:“它们这是吃了什么”?他围着马车转来转去,发现停放马车的前方地面上,长着一种猪耳形的野草,几天来,这几匹马一直在吃着这种东西。马夫心想:这种草也许能治“尿血症”。于是,他拔了许多猪耳草煎汤,一连吃了几天,小便果然正常了。马夫急忙跑到将军帐内,把此事禀告马武。马武闻听大喜,传令全营拔草煎水,供人喝、给马饮。几天过后,全营人马的“尿血症”都治好了。马武问马夫:“治病的猪耳草长在什么地方?”马夫领将军走到帐外,指给他看:“马车前边的就是。”马武哈哈大笑,说:“好个车前草。”从这时起,“车前草”的名字就传开了。

马种菜又叫马齿苋,小时候常常听村里的老人说马种菜不怕太阳晒的“瞎话”(民间故事)。传说后羿射日时,有一个太阳,就是现在天上的那个太阳,它情急之下躲藏在马种菜的叶片下才幸免于难,马种菜对太阳有救命之恩,太阳对马种菜心存感激,从此多么毒的太阳都会对马种菜格外照顾。相反,因为蚯蚓当时向后羿告密出卖过太阳,说是太阳藏在了马种菜的叶片下,而差点殒命,太阳对蚯蚓恨之入骨,每当蚯蚓爬出土层,便会立刻把蚯蚓晒死,晒成干儿。这便有了马种菜不怕太阳晒,蚯蚓最怕太阳的传说。

苦菜是我们最常挖的野菜,那时我们挖的野菜主要用来喂兔子、喂猪、喂羊等。提起苦菜人们对其确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在那特殊艰难的岁月年代里人们忍饥挨饿,树叶、树皮、野菜等一切可以吃的都吃光了,也许老天有眼,天无绝人之路,凤凰山漫山遍野长满了苦菜,为人们带来了生活的希望,人们以苦菜为食,度过了难关。苦菜也从此被人们誉为“救命菜”。苦菜的救命之恩难以忘怀,然而我最敬佩的还是她那倔强的生命力和甘苦精神。这也是我在今后的生活中、工作中受到的最大启迪。苦菜味甘苦,然而苦中渗透出馨香,正因为此,多少年以来才一直未被人们手中的铲子忘记,成为人们餐桌上的小菜被飨食。铲子的无情、环境的恶劣证明了苦菜的生命力极其旺盛,它的根具有旺盛的繁殖能力,它不择环境生存,默默无闻地奉献着她独有的美丽与馨香。我心中不免油然而生敬意,她朴素而不庸俗,淡雅而不妖艳,热烈而不张扬,纤弱中透视出自有的一种倔强的性格。她从甘苦中诞生,在艰苦中生长,在痛苦中枯萎,唯有那绚丽的一朵小花的姿态在风中摇曳时才是她最幸福的时刻,以她独有的姿态和魅力点缀着凤凰山。枯萎的苦菜凝聚一生的阳光与雨露化作那浓浓的苦味和力量与其根部,埋藏于冰封的大地,待来年让苦继续延续,让美丽与幸福得以传递。她一生与苦结伴,一生与苦奋斗,一生苦短而不忘赢得美丽和幸福,这美丽和幸福又是何等的珍惜啊?苦菜如人生,人生如苦菜,苦菜甘苦,渗透出馨香和幸福,然而苦菜的苦又有多少人能够真正理解呢?人不会苦一辈子,但总会苦一阵子;许多人为了逃避苦一阵子,却苦了一辈子。这也正是凤凰山上苦菜甘苦执着不忘求得幸福的启迪。

“苦菜花开,闪金光,朵朵鲜花迎太阳……”凤凰山上的苦菜及贫瘠的土地养育着凤凰山脚下淳朴善良勤劳吃苦的人们;凤凰山上的一草一木,一卵一石,山山水水,沟沟坎坎见证着凤凰山脚下的劳动人民的生生息息和灿烂文明。

深秋季节,山沟崖头,田边路旁,山枣红遍,像珍珠,像玛瑙,掩隐在枝繁叶茂之间,正如“万绿丛中几点红,如情似梦艳阳中”,采摘一颗放入口中咀嚼,酸溜溜的,甜丝丝的,那酸涩的滋味让你皱眉咂舌,那甜甜的味道让你爽心悦口,此番滋味能让你感慨一生。

说到了漫山遍野的酸枣,不免让我想起了酸枣巧治癫痫狂病症的传说。相传唐代永淳年间,名医孙思邈巧用酸枣仁加上辰砂、乳香等研末,用景芝白酒调制服下医治癫痫,此药方现早已经失传,无从考究。但是在我国,酸枣仁入药尤早已成事实,其气微弱,味甘性平无毒。远在《神农本草经》中就被列作上品,说它能治疗“心腹寒热,邪结气聚,四肢酸痛湿痹。久服安五脏,轻身延年”。目前,中医界普遍认为酸枣仁的功用是养肝、宁心、安神、敛汗,可以治疗虚烦不眠、惊悸怔忡、自汗盗汗等症。近代药理证实,酸枣仁确有镇静、催眠作用。

凤凰山上以槐树和松树著多,每到春暖花开的季节,漫山遍野的槐树花开,花满树冠,似白云漂浮在人间,如白雪覆盖山岭,花香四溢,香飘四野,沁人心脾。素有“树覆千层雪,槐花十里香”的美誉,引来一拨又一拨的放蜂人。一些不怕遥远不甘寂寞的蜜蜂不限于凤凰山上槐花的诱惑,还会涉足闯入农家小院来做客,留恋于庭院中的花草之间,不肯离去。凤凰山下的人们也在这个春天季节里开始辛勤劳作,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开山造林,将不毛山丘改良成层层梯田,因地制宜,敢叫日月换新天。槐花花香,蜂蜜更甜,蜜蜂的勤劳,酿造出香甜的蜂蜜,这是值得赞美的,然而凤凰山脚下的劳动人民不畏艰苦,勤劳致富,建设家乡,酿造出甜美的生活,更值得赞美。

凤凰山上的松树大都长得比较矮小,它虽不及泰山、黄山上的松树那样高大苍翠,但也同样以其坚忍不拔的意志扎根于岩石缝隙当中,扎根于布满鹅卵石的土层当中,同样把人的心灵带到一种崇高的境界,让你联想到“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诗句。他们栉风沐雨,迎寒送暑,他们与狂风乌云争夺天日,与清风白云游戏,仿佛他们才是凤凰山的天然主人,这种不拘环境恶劣,常年披绿,奋发向上的精神怎能不值得我们崇敬呢?

“暮色已照大地,又见炊烟升起”,孩提黄昏时候,我常常站在凤凰山上极目远眺家乡,家乡以草房著多,偶尔有几家砖瓦房,村头我们的小学校也显得更加矮小简陋,村落庭院及周围多栽有茂盛的梧桐树木,树木高耸,隐隐约约的将房屋庭院遮掩,梧桐树也是凤凰最喜欢的树木,凤凰是吉祥幸福的象征,人们自然希望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看着那贫穷落后的村庄,看着那袅袅炊烟,看着那茂盛的梧桐树,我思绪万千,心里憧憬着金色的凤凰会早日落户家乡而梦想成真,实现繁荣富强的中国梦。

凤凰山是我生长的地方,这块贫瘠的土地养育了我,塑造了我的精神,这里的一草一木,山山水水给我留下了美好的记忆。童年的往事太多,难已忘怀,童年的凤凰山充满了太多的神秘和幻想,在我的心中绘成了一首首动人的歌谣在心中回唱。现在的凤凰山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山下茅檐低小不见,呈现出和谐文明富裕的新农村,人们过着幸福安康舒畅的新生活。

《齐鲁文学》投稿须知

《齐鲁文学》(季刊)是齐鲁文学杂志社主办的刊物之一,分别是。以“时代性、探索性”为办刊宗旨,发掘和推出了一批中国当代诗人、作家,名篇佳作如林。富有时代气息,可读性强。

投稿须知:

1、稿件内容健康、结构完整、文笔优美、底蕴丰厚。

2、诗歌、散文、小小说、散文诗、文学评论等均在征稿之列。

3、本刊对所录用的稿件保留删改权,文责自负。来稿请附作者简介、通讯地址、联系电话及个人照片,以正文加附件形式(在其它


转载请注明:http://www.mvuov.com/hbwh/112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