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子小人国防雾霾温馨提示
随着天气的渐渐变凉,秋已去,冬已来,大气流活动明显减少,又加之冬季取暖,使北方进入了雾霾高发季节,从而使得我们的交通堵塞、空气污染,灰蒙蒙的天空一眼望不到尽头。在这里芝子小人国温馨提示您,注意预防雾霾污染,保护家人孩子的身体健康,那面对雾霾我们该怎么做呢?
雾霾天防护攻略
1.在不得不外出的情况下,注意加强自我保护,选择合适的防尘口罩。医学专家建议,市民挑选口罩时,尽量选择材质密实的,以最大限度阻隔颗粒物。同时,要注意口罩是否有吸附层,吸附层可以将穿透口罩的颗粒物吸附。
2.注意调整饮食结构,清淡饮食多喝水,多吃蔬菜,适量补充维生素D、钙,缺乏维生素A会使呼吸道上皮和免疫球蛋白的功能受损,容易引起呼吸道感染,因此可多吃富含维生素A、β-胡萝卜素的食物。食用莲子、百合、排骨汤、银耳羹、鸭肉粥等食物,具有养肺功能。
3.避免雾天锻炼,可以改在太阳出来后再晨练,也可以改为室内锻炼。
4.别把窗子关得太严,注意改善室内空气质量,可以选择中午阳光较充足、污染物较少的时候短时间开窗换气;可选择具有品牌信誉度的室内空气净化器,还可以在室内种植绿色植物,以降低室内的飘尘和PM2.5浓度。
5.尽量远离马路,上下班高峰期和晚上大型汽车进入市区这些时间段,污染物浓度最高。
患有干眼症、结膜炎等
基础眼病患者小贴士
1.减少户外活动时间。外出归来后,要及时用流水冲洗眼睛,减少细菌附着时间。
2.多眨眼睛。通过眨眼动作,让泪液带走附在眼球表面上的粉尘和颗粒物。如果能配合打哈欠的动作,刺激产生更多的泪液效果更好。
3.适当使用滴眼液,比如人工泪液等。点入人工泪液,再转动一下眼球让滴眼液流出来,相当于冲洗了一下眼表,但需注意,尽量选择不含防腐剂的人工泪液。
4.考虑蒸汽熏蒸。平时喝热水或者冲泡绿茶、菊花等的时候,可利用蒸汽熏蒸眼睛,这样不仅能增加眼表湿度,清除眼表附着的物质,还能缓解干眼和视疲劳症状。但是要注意蒸汽的温度以及与眼睛的距离,小心烫伤。
雾霾的危害
1.对呼吸系统的影响:霾的组成成分非常复杂,包括数百种大气化学颗粒物质。其中有害健康的主要是直径小于10微米的气溶胶粒子能直接进入并粘附在人体呼吸道和肺泡中。尤其是亚微米粒子会分别沉积于上、下呼吸道和肺泡中,引起急性鼻炎和急性支气管炎等病症。对于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雾霾天气可使病情急性发作或急性加重。如果长期处于这种环境还会诱发肺癌。
2.雾霾天气还可导致近地层紫外线的减弱,使空气中的传染性病菌的活性增强,传染病增多。
3.不利于儿童成长。由于雾天日照减少,儿童紫外线照射不足,体内维生素D生成不足,对钙的吸收大大减少,严重的会引起婴儿佝偻病、儿童生长减慢。
4.影响心理健康,专家指出,持续大雾天对人的心理和身体都有影响,从心理上说,大雾天会给人造成沉闷、压抑的感受,会刺激或者加剧心理抑郁的状态。此外,由于雾天光线较弱及导致的低气压,有些人在雾天会产生精神懒散、情绪低落的现象。
雾霾预警须知
蓝色预警:建议儿童、老年人和呼吸道、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等易感人群减少户外运动,倡导尽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减少机动车上路行驶。
黄色预警:建议儿童、老年人和呼吸道、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等易感人群尽量留在室内,避免户外运动;建议中小学、幼儿园减少体育课等户外运动;一般人群减少户外运动和室外作业时间;尽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减少机动车上路行驶,驻车时及时熄火,减少车辆原地怠速运行。
橙色预警:建议儿童、老年人和呼吸道、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等易感人群尽量留在室内,避免户外活动;建议中小学、幼儿园停止体育课、课间操、运动会等户外运动;一般人群应尽量避免户外活动,户外活动可适当采取佩戴口罩等防护措施;尽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减少机动车上路行驶,驻车时及时熄火,减少车辆原地怠速运行。
红色预警:提醒儿童、老年人和呼吸道、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等易感人群尽量留在室内,避免户外活动;中小学、幼儿园停课,企事业单位根据情况可实行弹性工作制;建议停止大型露天活动;一般人群应尽量避免户外活动;户外活动可适当采取佩戴口罩等防护措施;尽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减少机动车上路行驶,驻车时及时熄火,减少车辆原地怠速运行,全市范围内按规定实施机动车单双号行驶。
重点场所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