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创联行:疫情开放后,眼科企业的发展前景
疫情放开后HCA等医疗服务企业业务量(门诊量、住院量、手术量)并未恢复至疫情前水平,床位使用率因平均住院日提升而有所提升,但未达饱和。
客单价因治疗新冠(补贴、远超平均的治疗费用)增长强劲(同比19年同期增长15-20%),驱动业绩超越疫前水平(同比19年同期增长10-15%)。
刚需医疗服务恢复快于消费医疗,消费医疗中眼科恢复较快。
医院各科室每月门诊量相比年同期恢复情况来衡量各赛道的需求恢复速度:整体来看,偏刚需医疗服务需求(综合、肿瘤、生殖)需求恢复速度快于消费医疗(眼科、口腔、整形外科)。刚需医疗服务需求中生殖恢复最快,消费医疗中眼科恢复最快。
眼科产业链:中国近视人口高达6亿,屈光不正市场规模广阔,青少年近视率超过50%,青少年近视防控已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已经肯定社会办医在国家医疗体系建设中的重要作用。特别是疫情反复影响下,医院具有的重要补充作用。
眼科黄金赛道,民营眼科具备相对优势
眼科疾病覆盖各个年龄段,发病率高、患者基数大、渗透率低,灼识咨询预计年中国眼科市场达到亿。其中子行业屈光、白内障、近视防控、眼表及眼病市场-E年CAGR预计分别为19%/6%/20%/18%/10%。民营眼科具备相对优势,-医院增长了家,医院仅增长3家,增速不足6%。
维眸生物由维亚生物(.HK)投资孵化,年4月完成3亿元人民币D轮融资,由红杉中国领投,千骥资本、高特佳投资、风和投资、浦东科创、中金策投资和西藏瑞海等多家机构参与跟投,原股东JMCR、长融资本和贝达产业基金继续加注。近日,又有一家来自上海的投资机构“国创联行”向维眸生物抛出了橄榄枝,据悉,国创联行是一家专业的综合性产业投资服务机构,业务聚焦于私募基金领域,投资领域涉及教育、医疗、环境、5G、物联网、保险、互联网金融等。
作为一家专注于眼科治疗领域的临床阶段生物科技公司,维眸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维眸生物”)拥有国际一流的眼科创新药研发团队和技术平台,依托自主研发已经建立起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产品管线,包括First-in-Class和Best-in-Class产品。维眸生物用于治疗青光眼的双靶点机制VVN递交美国II期临床试验申请、干眼症创新药VVN美国II期临床试验结果积极,用于治疗非感染性葡萄膜炎的VVN的中国I期临床试验也即将展开。
近日,维眸生物宣布其自主研发的双靶点药物VVN,针对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的美国II期临床研究,在美国纽约州的RochesterOphthalmologicalGroup完成首例患者入组。这也标志着国内首个青光眼自主创新药的开发,进入了快速推进阶段,未来将为广大青光眼患者创造更多的临床价值。
VVN是维眸生物自主研发并拥有全球知识产权的一款滴眼用药。目前,开角型青光眼的一线治疗仍以前列腺素类似物为主,但现有药物机制单一,降压效果有限或部分病人不能受益,药物安全性仍有待提高。VVN作为新一代、具有双靶点机制的药物,直接作用于眼部小梁网,增加房水外流,以达到理想的降低眼压的效果,预期降压能力将不亚于前列素类药物,并具有和其它机制药物形成复方的巨大潜力。
国创联行认为,目前眼科市场正处于高成长发展阶段,市场需求不断增加,而干眼症、青光眼及视网膜疾病是眼科用药主战场,是未来10年最具增长潜力的细分领域,公司未来发展潜力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