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眼表病 > 患病常识

如何科学防护紫外线对眼表的危害

局部白癜风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190402/7019202.html

北半球的夏天到了,出去户外的时候都能感受到从四面八方袭来的紫外线,为了近视防控,孩子们需要多户外、多远眺,也需要多晒点太阳,分泌足够的多巴胺阻止眼轴发育过快,这边就来告诉大家紫外线对眼表的伤害机制和如何科学的做好防护。

紫外线(Ultraviolet,UV)由于来源广泛,是不可见光谱中,最常造成眼表疾病的波段。自然界中的太阳光可以波长不同分为UVA(-nm)、UVB(-nm)和UVC(-nm)。

当到达眼部的时候,因为波长短的关系,nm以下的紫外线几乎全部被角膜吸收,可诱导不同潜伏期的角膜上皮死亡,长期还能造成角膜上皮层剥脱、基质重塑和角膜内皮水肿,新生毛细血管形成和组织增生等,继而影响外观继而影响角膜的屈光特性。

其中波长较长的UVA不仅可以引起细胞死亡,还能穿透角膜到达晶状体,引起晶状体上皮细胞脂质过氧化增加,被认为可能是引发白内障的原因之一。

急性光化学角膜炎是由紫外线照射引起的急性疼痛、浅表性、点状角膜病变,常发生在环境紫外线极高的场景,如滑雪、爬山、或在海边没有任何眼部防护且逗留时间太长;症状为眼痛、流泪和异物感,可导致视力下降或暂时视力丧失。建议在相应的地方要有意识的佩戴护目镜或太阳镜。

但最让人防不胜防的其实是紫外线长年照射累积的慢性损伤,尤其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其实是在我国南方最常见、4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高达13.4%的“翼状胬肉”。

“翼状胬肉”大多出现在靠近鼻子的眼白上,形成的原因是由于紫外线辐射损伤角膜缘结膜上皮细胞,干扰成纤维细胞的代谢,使其在胶原蛋白和弹性纤维中的表达模式发生改变,同时引发了一系列与IL-6、IL-8等反应蛋白相关的炎症,最后促使翼状胬肉的细胞外基质重建与侵袭,导致外观的变化,手术治疗也有较高的复发率。

此外慢性紫外线照射还与眼表鳞状上皮瘤(ocularsquamousepithelioma,OSSN)的形成有关,研究指出是由于多种病毒感染和长期且过量的紫外线暴露史导致的眼表恶性肿瘤。

为了保护孩子和大人的眼睛,避免过量光照引起眼表损伤,日常生活中需要长时间户外活动时需要佩戴遮阳帽、撑遮阳伞或是戴太阳镜,目的就是不希望眼部的皮肤、结膜和角膜受到过多紫外线的刺激。

户外活动时建议在没有玻璃遮挡的阴影处,如骑楼、树荫下、凉亭里,尽量避免太阳光对眼部直射,同时达到全光谱刺激眼球分泌多巴胺的作用。

另外紫外线过强且无固定遮蔽物的情况下建议佩戴太阳镜,除了眼镜框是否适合孩子的头围、瞳距和脸型之外,还要注意不要有过多可能遮挡视野的装饰物,镜片或镜框上须有国家认证标志和UV或%UVprotection字样。

太阳镜的功能除了抗紫外线(UV)还有阻挡强光,强光阻挡多少,和镜片的透光率(VisualLightTransmittance,VLT)有关系,经常看到的PC或树酯太阳镜片,都是靠染色技术,让镜片有颜色,一般太阳眼镜的透光率则是在8%至17%之间(CAT3),透光率数值越大,表示能进入的光线越多,眼睛看出去越亮,欧规标准的透光率分级(CategoryNumber,CAT)标识为0-4,共分5级,8岁以下儿童处于视觉发育阶段,选太阳镜不建议颜色太深,建议透光率分级2或3就可以。

另外,光线折射特别强的时候(湖边、海边或游泳池畔)可选择偏光镜片,偏光镜片能把各种非金属物体、水面光线折射、眩光、强光、物体反射光有效降低,让单一方向的光波通过,是视野清晰色彩更鲜艳。

综上所述,希望大家在这炎炎夏日中,能够保护好眼睛的情况下,开心的增加户外活动,尽情享受美好时光。




转载请注明:http://www.mvuov.com/hbcs/1322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