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眼表病 > 患病常识

从中医角度预防眼睛疾病

一、常见眼病问题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但眼睛也是最辛苦的,除了闭上眼外时刻在工作,手机的出现让眼睛更劳累了,受到的伤害也更大了,用眼过度几乎是个普遍问题。

我们以为眼病离我们很遥远,因为视力是在不知不觉中逐步下降的,所以容易被忽略,但用眼过度会造成视疲劳和眼底血液循环出现问题,有可能引起眼底疾病,导致近视、玻璃体浑浊、白内障等眼病,也会增加致盲率和失明率。下面说说几种常见的眼病。

白内障,是因为眼睛的晶状体老化,看东西就像眼前有雾,渐渐的光进不来了,这是眼睛在老化,现在60-80岁老人的发病率高达80%。

青光眼,是因为眼压高,损伤眼底,影响眼底的血液循环,引起视网膜脱落,致盲率高。

糖尿病眼,50%的糖尿病患者十年后眼底会出现病变,会损伤眼内的视神经和血管,可能会造成视网膜脱落,黄斑变性等。

近视,长期戴眼镜会造成眼轴拉长,视网膜变薄,玻璃体老化萎缩——玻璃体是果冻状撑起眼睛的填充物,出现飞蚊症,眼前出现絮状物,近视出现眼底病的几率更高,更容易视疲劳。

二、五轮学说

古人将眼睛的不同部位分属于五脏。瞳仁属肾,称为水轮;黑睛属肝,称为风轮;两眦属心,称为血轮;白睛属肺,称为气轮;眼睑属脾,称为肉轮,这就是“五轮学说”。

脏腑的机能发生了异常,可以反映在眼的有关部位上,显示不同的佂象。

《太平圣惠方·眼论》记载:“肝脏病者,应于风轮,心脏病者,应于血轮,脾脏病者,应于肉轮,肺脏病者,应于气轮,肾脏病者,应于水轮”。

三、如何预防眼病

中医认为肝开窍于目,调理眼病主要是舒肝明目、化痰祛浊。

肝主情志,心情紧张,眼部周围的肌肉也跟着紧张,所以俗话说急瞎眼。

用于治疗眼病的药物也大多和调肝有关。

比如青葙子,柴胡都具有清肝明目的作用。

熊胆、珍珠明目、硼砂、冰片等都有开窍醒神,平肝明目的作用。

针灸也主要是针肝经和胆经上的穴位,比如太冲、阳陵泉、悬钟,以及眼睛和头部周围的穴位。

眼睛虽然是一个局部器官,但是它与全身,特别是与脏腑、经络等都有密切的关系。《黄帝内经》上说,人体“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说明眼的功能与全身脏腑经络的关系。

人体是个整体,治疗眼病不是简单的就治疗眼睛,而是改善眼部的循环,调整个体的整体状态,根源还是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合理的饮食,愉快的情绪。

四、道朴明目饮

道朴明目饮以代茶饮的方式冲泡饮用,用法方便,口感柔和,适合长期饮用,对缓解视疲劳、改善眼睛血液循环有很好的帮助。

明目饮组方:菊花、木贼草、车前子、决明子、石斛、菟丝子、谷精草、丹皮、地黄、石决明、石燕、桑叶、丹参、蒲公英、五味子、珍珠。

用法:根据个人情况每次冲泡1~3小袋。

每包30元,内含14小袋。

▲点击即可购买▲

道朴中医诊所出诊时间

上午8:30-12:00下午2:00-6:00

周一休息

范大夫:周三,周五上午,周日下午

魏大夫:周二,周四,周六全天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mvuov.com/hbcs/1163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