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免疫性疾病通常会累及眼球组织。这类疾病早期难以发现,并且误诊率高,导致患者未及时接受正确治疗,产生难以挽回的严重后果,因此眼科临床医师有必要对该类疾病有着清楚的认识和深刻的理解。眼黏膜类天疱疮是免疫性眼表疾病之一,属于致盲性瘢痕性疾病。来自北京同仁眼科中心的孙旭光教授和《国际眼科时讯》分享了眼黏膜类天疱疮的诊断要点与治疗策略,为广大的眼科临床工作者提供了宝贵的诊疗经验。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致盲的OMMP
孙教授指出,黏膜类天疱疮(Mucousmembranepemphigoid,MMP)是一种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变可累及全身黏膜组织,导致口腔、喉、咽、食管、眼、鼻腔和生殖器部位严重的瘢痕形成和炎症。其中,眼黏膜类天疱疮(ocularmucousmembranepemphigoid,OMMP)是黏膜类天疱疮的一种临床表现,以往称为眼瘢痕性类天疱疮,为瘢痕性结膜炎的主要病因(占到60%)。病变可局限于眼部(32~48%),或同时有其他部位的黏膜类天疱疮。孙教授强调,该病为双眼非对称性、致盲性、进行性发展的不可逆的眼表疾病,早期诊断困难,缺乏特异性及敏感性高的辅助检查手段。免疫异常导致的泪液异常及眼表瘢痕可造成严重的视力功能障碍,属于致盲性瘢痕性疾病(blindingscarringdiseases)。OMMP虽然发病率较低,但分布于全球各地,其发病率在法国为1.13/百万人,在德国为0.87/百万人,在英国为0.8/百万人,占MMP的32~48%。
OMMP分期与诊断
孙教授介绍道,根据Foster分期可将OMMP分为4期:I期,结膜上皮下瘢痕化和纤维化;II期,结膜穹窿缩窄;III期,结膜上皮下纤维化进展,睑球粘连;IV期,眼表角化,睑缘粘连,眼球固定。其病理机理为免疫耐受的平衡破坏,即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认己为敌,对结膜基底膜的蛋白抗原产生自身免疫反应。孙教授指出,OMMP的诊断标准包括病理诊断和临床诊断。病理诊断即活检组织,包括直接免疫荧光检查阳性(眼或其他黏膜)或间疫免疫荧光检查阳性(眼或其他黏膜)(直接阴性),通过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IgG、C3和IgA沿基底膜成线状排列,可以确诊,其阳性率50%~70%,并假阴性率较高。临床诊断为典型临床表现,排除其他结膜瘢痕性疾病。孙教授指出,及时诊断OMMP关键在于其早期表现,比如干眼、睑球粘连、黏性分泌物等,医师在给患者进行检查时要注意穹隆结膜纤维化、结膜囊狭窄、半月皱襞消失等较为典型的特征。若老年人不明原因反复眼红,泪液异常,分泌物多,伴有逐渐进展的结膜瘢痕,应考虑是否为OMMP。孙教授强调,诊断中还应注意诱发因素,手术、药物可以诱发或加重OMMP。
OMMP鉴别诊断
由于OMMP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因此需要与多种疾病进行鉴别诊断。Stevens-Johnson综合征表现为结膜瘢痕形成、泪腺体破坏、睑板腺功能异常等,通常为皮肤黏膜交接区的病变。OMMP与Stevens-Johnson综合征的鉴别要点为:全身皮肤急性疱疹性病史(皮肤指甲痕迹);睑缘角化;睑球粘连不进展。移植物抗宿主反应(GVHD)是角膜移植患者常见的疾病,早期主要表现为干眼和结膜炎。两者的鉴别要点为:移植病史;全身皮肤病损痕迹;眼表以炎症和干眼为主,结膜瘢痕不进展。此外,OMMP还应当与免疫性皮肤病相关眼表改变鉴别,如银屑病、鱼鳞病、湿疹样皮炎和白癜风等。
OMMP治疗策略
随后,孙教授向我们介绍了OMMP的治疗。他指出,欧洲采用局部和全身治疗,并更强调全身治疗(免疫抑制剂/抗代谢药)。同时,孙教授分享了自己的治疗经验。对于病变仅局限于眼部的患者可采取局部治疗,若病变超出眼部则采取局部+全身治疗;对于全身治疗,应请内科会诊确定方案;对于局部治疗应按分期治疗。OMMP的治疗目标为尽量保持角膜透明。对于局部治疗,孙教授进行了进一步的解释。他指出,对于I-II期OMMP,应当采用低浓度激素+低浓度环孢素A+保护剂,并随诊观察;对于III期及以上OMMP,建议采用强激素(百力特)+0.1%FK覆盖冲击,当患者有明显改善时,采取激素减量+FK不变的治疗策略,直至最后停激素+低浓度CSA或FK减量至维持量(个性化)。孙教授还强调,应当避免长期应用抗菌,否则会加重炎症。
小结
最后,孙教授总结道,OMMP属于罕见病,但与常见病有临床交叉。同时OMMP又是致盲性瘢痕性疾病,其早期发现与处理可以维持患者的有用视力。
专家简介孙旭光北京同仁眼科中心、北京市眼科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主要从事角膜病及感染性眼病的临床与基础研究工作。
现任
中华眼科分会专家会员
亚洲干眼协会理事
海峡两岸医药卫生协会眼科分会泪液与眼表学组副组长
爱尔医疗集团角膜病研究所名誉所长
发表专业文章百余篇,主编出版专著部7部
(来源:《国际眼科时讯》编辑部)
版
权
声
明
版权属《国际眼科时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之内容,须经本网同意并在文章顶部注明“转自《国际眼科时讯》”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