眨眼次数不足、“不完全眨眼”易引发干眼
每天10次眨眼操训练,预防干眼
“正常人每分钟眨眼是15-20次,然而当我们紧盯着屏幕工作、学习、打游戏、看剧及开车时,每分钟眨眼次数仅为5次。”中国医师协会眼表与干眼学组委员、中南大学爱尔眼科学院博士生导师、爱尔眼科角膜病研究所所长李绍伟教授介绍,眨眼又叫瞬目,眨眼的时候可以将泪膜均匀地分布到眼表,湿润眼睛;同时,人们通过眨眼的动作,还能促进睑板腺分泌的脂质(俗称“油”)排出。而作为我们眼部泪膜的重要组成部分,脂质的作用是“锁水保湿”,保护眼泪不被蒸发,以提高泪膜的稳定性,从而预防干眼。
亚洲干眼协会理事、中华眼科分会专家会员、爱尔眼科角膜病研究所名誉所长孙旭光教授介绍干眼的治疗方案及进展然而当人们紧盯着电子屏幕时,眼睛会一眨不眨进入“专注”的状态,不自觉地减少眨眼次数,睑板腺分泌的脂质就会减少;此外,如果人们“不完全眨眼”,即每次眨眼,不能完全覆盖整个角膜,致使眨眼质量下降时,脂质排出的力度不够,也会减少脂质的分泌。由于缺乏脂质的保护,泪膜稳定性减弱,泪液蒸发加剧,从而易产生干眼。
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分会委员兼眼表干眼学组委员、中南大学爱尔眼科学院博士生导师、爱尔眼科角膜病研究所副所长曾庆延教授介绍爱尔眼科干眼“润”系列诊疗方案
“尽管干眼呈现发病率高、人群广的趋势,但许多人不知道‘干眼’也是病,没有就医的意识。”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分会委员兼眼表干眼学组委员、中南大学爱尔眼科学院博士生导师、爱尔眼科角膜病研究所副所长曾庆延教授指出,由于对干眼的认知不足及重视不够,不少患者因延误治疗致发展成重度干眼,而重度干眼由于干燥导致眼睛反复炎症,角膜遭到破坏,透明度逐渐降低,最终可能导致失明。
跟着专家做眨眼操
“所以,我们希望在全社会发起这样一个‘干眼关爱日’,让更多人认识干眼,重视干眼的防治。我们倡导全民每天都要进行10次正确的眨眼操训练(眨眼操步骤为轻闭眼两秒,紧闭眼两秒,睁眼再两秒,以此反复循环),1次训练1分钟,同时有意识地增加眨眼频率。此外,为了排查自己是否有‘不完全眨眼’情况出现,我们也建议大家一定要去专业的眼科医疗机构检查,以全面了解眨眼质量,预防干眼发生。”李绍伟教授强调。
医院特色干眼门诊
医院干眼专家门诊是湖北省地区专业的干眼综合治疗中心,拥有德国OCULUS眼表综合(干眼)分析、PENTACAM角膜地形图、强脉冲光等先进的检查设备,可以全面了解睑板腺功能、泪液质和量及眼表健康情况,明确干眼类型及轻重程度,准确作出诊断。
——专家介绍——
黄石爱尔眼科干眼科室团队
-
更多干眼小知识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