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眼表病 > 患病常识

眼部检出新冠病毒,部分患者只有消化道症状

▎药明康德内容团队编辑

对于新冠病毒疾病(COVID-19)的认识还在不断积累、加深。近日,中国团队在全球知名期刊最新发表的两篇研究进一步拓展了关于呼吸系统以外临床表现的信息,并且都得到了相应期刊的高度评价。《美国医学会杂志-眼科学》最新发表的文章中,来自中山大学眼科中心、中国国家眼科重点实验室和湖北医院的合作团队报告了COVID-19患者的眼部感染和整体更严重的病情。医院大内科主任、消化科主任候晓华教授团队通过回顾例患者的临床记录,发现部分COVID-19患者仅出现胃肠道症状,甚至不伴有发热,以预印形式发表于《美国胃肠病学杂志》。

1/3患者出现眼部症状,个别患者眼部检出病毒阳性

中山大医院团队回顾了年2月9日-15日医院确诊为COVID-19的38例住院患者,其中10例为临床诊断。截图来源:JAMAOphthalmology所有38例患者中,12例(31.6%)表现出了与结膜炎一致的眼部症状,包括结膜充血、结膜水肿、泪溢或分泌物增多。值得注意的是,有1例患者以结膜炎为首发症状。单因素分析显示,表现出眼部症状的患者更可能出现化验结果异常,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升高,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和乳酸脱氢酶水平也更高。这些患者的整体病情也更严重,4例为中症,2例为重症,6例为危重症。12例眼部异常患者中,11例(91.7%)经鼻咽拭子核酸检测为新冠病毒(SRAS-COV-2)阳性,其中2例(5.2%)患者的结膜中发现新冠病毒阳性。图片来源:Pixabay作者团队表示,研究发现受到小样本的限制,因优先诊治新冠而缺乏详细严查以排除眼内疾病。他们同时提示,尽管泪液中新冠病毒阳性率较低,但有可能发生相关途径的传播。在同期刊发的社论中,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眼科研究所AlfredSommer博士认为,这项研究带来了必要的初步而有价值的见解。最重要的是,证实了新冠病毒可以侵入结膜,而结膜反过来也可能成为传播源。他强调,有效遏制疾病流行,就需要了解病毒的传播方式。反观既往流行病中的教训,尽管生物医学科学为我们带来了对抗疾病的手段,我们仍然不应低估新的传染源的威胁。

部分患者只有消化道症状

感染新冠病毒后的发热和咳嗽、呼吸急促等呼吸道症状已经为人们熟知。目前研究也已经观察到部分患者出现消化系统症状。医院候晓华教授领衔的这项研究进一步分析了具有消化道症状的COVID-19轻症患者的临床特征和粪便样本病毒检测结果。截图来源:AmericanJournalofGastroenterology研究团队回顾了医院年2月13日-2月29日经核酸检测确诊的例住院患者,经筛选,临床信息完整、截至研究已达到出院标准(呼吸道样本连续两次检测阴性)的轻症患者共例。其中,48例仅表现出消化道症状,包括腹泻、恶心或呕吐;89例仅表现出呼吸道症状;69例同时出现两类症状。在具有消化道症状的两组患者(例)中:67例出现腹泻,其中13例(19.4%)以腹泻为首发症状。腹泻持续时间在1-14天之间,平均持续时间为5.4±3.1天,每天排便的频率为4.3±2.2次;73例(62.4%)同时出现发热,反过来说,近40%没有发热。相较于单纯表现出呼吸道症状的患者,有消化道症状的患者在发病后普遍更晚接受治疗(发病到入院平均时间16天vs11.6天),从发病到病毒清除的持续时间也更长(仅消化道症状40.9天vs两类症状42.0天vs仅呼吸道症状33.5天),粪便病毒阳性的可能性更高(73.3%vs14.3%)。同时出现消化道和呼吸道症状的患者也更有可能报告呼吸急促、疲劳和肌肉酸痛。作者团队解释,“同时伴有消化道症状的患者病程较长,可能反映出这些患者的病毒负担更高。”图片来源:RF作者团队指出,“COVID-19检测主要针对出现呼吸道症状的患者。这些数据提示,在与潜在COVID-19病例发生可能的接触后,即便没有出现咳嗽、呼吸急促、喉咙痛或发烧,但如新发消化道症状,也应加强管理,以切断潜在传播。”《美国胃肠病学杂志》主编BrennanM.R.Spiegel博士认为,“这项研究至关重要,因为这一研究人群代表了可能多达80%的未出现严重症状的COVID-19患者。社区中的人们可能会因为新发的腹泻、恶心或呕吐症状而难以确定自己是否患有COVID-19。”

共克时艰!药明康德内容团队系列报道:

《癌症传》作者谈新冠病毒在人体内的行为,这3点或影响防控策略

5名新冠患者转危为安,JAMA报告血浆疗法初步临床经验

新生儿血清测出抗体,新冠病毒是否母婴垂直传播?JAMA发表多篇病例分析

JAMA:新冠病死率近10%,意大利国家卫生研究院专家分析死亡患者特点

守护新冠肺炎孕产妇的母婴健康,医院《柳叶刀》子刊分享“最佳实践”

《柳叶刀》子刊:袁国勇院士团队系统分析感染期的新冠病毒载量和抗体变化

超例患儿,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回顾新冠病毒对儿童的影响

《柳叶刀》子刊:粪便中新冠病毒阳性时间更长?广东病例回顾带来提示

NEJM:1/3儿童感染者无肺炎,新冠疾病中国儿科研究组回顾患儿特征

新冠病毒能在塑料表面存活72小时?最新NEJM研究评估病毒体外稳定性

《柳叶刀》:如何遏制社区传播?新加坡复盘3起“跨国”聚集性疫情

常用降压药增加新冠风险?欧洲心脏病学会发布声明

JAMA:意大利如何协调重症医疗资源?当地机构回顾紧急响应措施

《柳叶刀》详解:新冠肺炎美国首例人传人,是怎么发生和应对的?

JAMA:中国疾控中心领衔,分析新冠病毒在人体不同组织的分布

《柳叶刀》子刊:陈旻湖教授领衔,探讨新冠病毒对消化道疾病患者的影响

《柳叶刀》:详细病程变化!新冠肺炎死亡患者和康复者有哪些不同?

两篇JAMA:新加坡首批新冠患者管理经验,探讨患者所处环境污染程度

癌症患者新冠风险更高?北京协和张力教授团队和浙二沈华浩教授团队《柳叶刀》子刊发文

新冠病毒对心血管的潜在影响与防控建议

美国心脏病学会发布

钟南山院士领衔!中国专家组顶级期刊最新发文回顾新冠特征

《柳叶刀》子刊:发病早期体内新冠病毒载量更高,北京疾控合作团队分析82例感染者样本

《柳叶刀-呼吸医学》:新冠肺炎危重患者的临床进展和结果

李兰娟院士团队发表浙江病例回顾,广东疾控团队揭示患者体内病毒载量变化

NEJM:德国在“自述无症状”者体内检出病毒,1人确诊1周后仍无症状

《柳叶刀-呼吸医学》:COVID-19肺炎逝者有哪些病理学特征

中国疾控中心发表,超7万例新冠肺炎流行病学研究

JAMA:新冠病毒感染的婴儿患者有哪些特征?

NEJM通讯:中国台湾和泰国新冠肺炎人际传播病例

《柳叶刀》:9名新冠肺炎孕妇的临床特征回顾分析

《柳叶刀》评论:治疗新冠感染肺炎患者,皮质类固醇需谨慎使用

新冠肺炎无症状传播?NEJM病例发现论文事实有误

对新冠肺炎病例的早期认识:NEJM和Lancet9篇研究盘点

重磅!美国首例新冠病毒确诊病例康复全记录

《柳叶刀》: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病例详细解读

《柳叶刀》:基因序列分析探讨可能的病毒源头

参考资料(可上下滑动查看)

[1]PingWu,etal.,().CharacteristicsofOcularFindingsofPatientsWithCoronavirusDisease(COVID-19)inHubeiProvince,China.JAMAOphthalmol,DOI:10./jamaophthalmol..

[2]AlfredSommer.().Humans,Viruses,andtheEye—AnEarlyReportFromtheCOVID-19FrontLine.JAMAOphthalmol,DOI:10./jamaophthalmol..

[3]ChaoqunHan,etal.,().DigestiveSymptomsinCOVID-19PatientswithMildDiseaseSeverity:ClinicalPresentation,StoolViralRNATesting,andOut


转载请注明:http://www.mvuov.com/hbcs/110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