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急救知识
01
年轻人也会得中风
这些数据
每个人一生中有1/6的几率患中风;
中国居民每年因脑卒中死亡人数约万;
全球每6秒就会有1人死于中风,每2秒会有1人发生中风,并且不分年龄和性别;
每耽搁1小时的救治时间,则将使大脑变老3.6年;
全球万中风患者,多数因此而留下残疾;
小于35岁青年人发生的脑中风占全部脑中风的9.77%,以缺血性中风为主,男性居多;
中风的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和复发率高。
很多人以为只有40岁以上的中年人或老年人才会中风,其实不然,近年来二三十岁年轻人中风的越来越多,而最年轻的病人仅有7岁。
02
留心这些中风先兆
1、眩晕明显:突然感觉天旋地转,站立不稳,抬脚费力,甚至失去平衡摔倒在地。
2、剧烈头痛:无明显诱因,逐渐由间断性转为持续性,伴有恶心、呕吐等现象。
3、一侧麻木:突然感到一侧面部、手臂、指头麻木,特别是无名指。
4、经常呛咳:喝水或进食过程中出现呛咳。
5、单眼失明:一只眼睛忽然视物不清楚,或视物成双影。
6、白天嗜睡:非常疲倦,觉得睡不够,甚至在白天也睡意明显。
7、哈欠连天:不分时间、地点而情不自禁地频打哈欠。
8、握力下降:手臂突然失去握力,致使手中工具落地,有时还伴有讲话不清。
9、舌根发硬:忽然感觉舌根部僵硬,舌头胀大,说话不清楚。
03
快速3步判断中风
中风患者如果错过抢救时间,可能会落下终身残疾;如果治疗及时,则有可能完全恢复。所以,一旦怀疑自己发生中风,要及时评估。
判断中风的依据
面——照镜子,看半侧面部是否有下垂或肌肉张力丧失的表现,包括麻木、嘴歪流口水等;
臂——闭眼伸直手臂30秒,如果已患脑卒中,一只手臂会缓慢下移,或一侧肢体握拳无力、手臂麻木;
说——讲话是否含糊不清,能否回答简单的问题,例如,“你在哪里”,“贵姓”,“今天是星期几”等。
04
中风急救,做好这几步!
1、及时拨打急救电话
2、记住发病时间
中风的黄金治疗时间是发病后4-5小时,在此期间救治能将危险降到最低。失去最佳抢救时机,会造成瘫痪,甚至危及生命。
3、平稳放置患者
在等待急救人员到来时,要平稳放置患者,可以侧卧,若要平躺,头、肩部稍垫高,头偏向一侧,防止痰液或呕吐物回吸入气管造成窒息。
4、保持病人呼吸畅通
解开病人纽扣、领带、裤袋、胸罩,保持呼吸道的通畅。如有假牙也应取出,防止误吞。
5、安抚病人情绪
如果病人是清醒的,应注意要安慰病人,缓解其紧张情绪。
6、医院
若自行运送,搬运病人时正确的方法是:2-3个人同时用力,一人托住病人的头部和肩部,一人托起病人的腰背部,一人托起双脚,平抬病人移至硬木板或担架上。
注意:不要在搬运时将病人扶直坐起,勿抱、拖、背、扛病人。
很多人认为中风是没法预防,没法治疗,其实这是一个误区。
中医针灸对中风的治疗效果明显。
05
中风的中医治疗
中风大致可以分为三期:急性期、恢复期和后遗症期。
针对不同期的中风病人采用不同的针灸可以取得更加明显的效果。
1、急性期(发病开始1-15天)
这一期间病情变化较多,需要加强观察,结合药物与针灸治疗。
针灸治疗原则:平肝潜阳。
穴位:百会、风池、曲池、合谷、足三里、太冲。
2、恢复期(中风发病后15天-6个月)
这一期间,病人的体征开始恢复。但明显的功能障碍,如运动障碍、情感障碍等均表现出来,而药物对这些障碍的功效很不明显,针灸的治疗优势便显现出来。
针灸治疗原则:活血痛经。
穴位:主要是用阳明经,例如上肢:肩禺、曲池、外关、合谷。下肢:环跳、阳陵泉、丰隆、飞扬、太冲。
3、后遗症期(中风发病6个月后)
本期的特点,经过治疗和疾病本身的恢复,此期患者的恢复明显变慢,而且肢体缓慢的出现痉挛。在中医临床上可以用巨刺和阴经刺法,效果较为理想。
中风可治亦可预防,不要被中风吓到,越早介入治疗恢复的可能越大。
另外,预防中风也得早日提上日程。
06
一天的防中风计划
起床
多喝水:早晨起床后先喝杯温开水,帮助肠胃蠕动让排便更加顺畅。
喝蔬果汁:早晨可以适量喝点蔬果汁,增加维生素摄入。降低坏胆固醇,还能维持动脉血管的健康弹性。
注意保暖:研究发现,每年1-3月,中风死亡人数最多,通常20℃-24℃是最不易发生中风的温度,以此为基准,温度越低越危险。
上班
午餐选五谷饭:五谷饭能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深绿色的蔬菜、蒸鱼,则有助于控制血压。
下午来杯热茶:可喝杯热茶暖胃,促进血液循环。
找时间动一动:坐了半天办公室,可以借去茶水间或厕所的机会动一动,爬爬楼,多走动。
定期量血压:高血压患者上班时,也应注意量血压,避免出现“隐秘的血压波动较大”。
下班
多走走:专家提醒,下班后到家附近的公园走走,或者提前两站下车,每天走路4次,每次10分钟,有助稳定血压。
陪家人、宠物玩:下班后尽量不要加班,多陪陪家人、孩子,能够舒缓压力,降低中风风险。
晚餐
晚餐要清淡:少油、少盐、少糖,烹调时可用事物本身味道取代调味料。
睡前
用音乐取代网络:睡前可听一下舒缓的音乐,有助睡眠和血压平稳。
-E/N/D-
声明:文章原创,转载请说明出处,图片来自网络,侵权立删。
编辑:细辛妹
审核:虫哥
往期回顾
点开看看,你是这17%中的幸运儿么?
大便颜色改变是身体发出的警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