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瘫是冬季高发的常见病,不受年龄和性别限制,一旦患病除了影响美观,还给生活带来很多不便。今天便民君给大家分享下有关面瘫的知识。
面瘫,学名“面神经麻痹”,也称“面神经炎”、“贝尔氏麻痹”、“亨特综合症”,俗称“歪嘴巴”、“吊斜风”等,是以面部表情肌群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常见病,一般症状是口眼歪斜。患者面部往往连最基本的抬眉、闭眼、鼓腮、努嘴等动作都无法完成。
哪些症状可能是面瘫?
刷牙时,发现漱口漏水;鼓腮时漏气;笑时一侧口角明显歪斜;一侧眼睛闭合不全,眼睛干涩或迎风流泪;不明原因出现耳后疼痛、耳鸣、听觉异常;“抬头纹”变浅,抬眉不灵活;舌头麻木,口干或流涎增多;耳周皮肤感觉异常,甚至长出疱疹,疼痛难忍。一旦出现这些症状,就要警惕是不是面瘫要来了,医院就诊!
面瘫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1
面部受凉
面部长时间受到过凉刺激,面神经的血管会发生痉挛,导致面神经缺血水肿,使得面部肌肉也随之变化,形成面瘫。除了秋冬季寒冷季节外,炎热的夏天也容易发生面瘫,这是因为夏季乘凉有些人面部长时间对着电风扇、空调吹。此外,睡觉时,人体处于休眠状态,面部一旦着凉,也很容易发生面瘫。
2
情绪波动
有些人由于突然遭受到外界信息的强烈刺激,会产生愤怒、紧张、恐惧的情绪,一旦超过了内心的承受范围,就会出现剧烈的情绪波动,如大哭、大闹、失神等,可能会瞬间导致面部神经缺血及功能紊乱,形成面瘫。
3
其他原因
以下原因也可能引发面瘫:病毒;由创伤性引起的面部的外伤以及颞骨的骨折;扁桃体手术、牙科治疗、腮腺的手术;一氧化碳或酒精中毒。
怎样预防面瘫?
预防面瘫关键还是要注意防寒。冬季应注意保暖,出门时可佩戴口罩及围巾等,避免用凉水洗脸刷牙;平时多进行运动,加强锻炼,提高人体的正气。此外,还要注意保持精神愉快闲适、足够的睡眠时间,遇到突发的刺激控制情绪,切莫太激动。
面瘫后遗症是怎么回事?
面瘫后遗症一般是指面瘫病程超过1个月,因治疗方法不当而延误病情或者经过多种方法治疗仍未痊愈的情况。
面瘫后遗症有两大主要原因,一个是治疗不及时,或者治疗不当(如过早使用针刺治疗、抗病毒药物未使用或疗程不足、激素类药物使用剂量过小等),延误了最佳治疗时机;另一个是患者本身病情严重,如肌电图检查提示面神经重度损伤、Hunt综合征等。
面瘫后遗症相对于面瘫,治疗更难,给患者生理和心理带来的不良影响更大。所以,建议大家一旦发现面瘫征兆,及时就医,彻底治疗。
?end?
内容来源:网络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