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眼表病 > 患病常识

想拒绝别人,可是开不了口,该怎么办

拒绝重点是没有负罪感

拒绝别人的难点其实在于心理建设,难在拒绝别人而没有心理负担。

从进化论的角度讲,人类是靠抱团取暖走到今天的,单打独斗的人大多在自然选择中被淘汰,所以不想被孤立是人的本能。最明显的就是,当别人提出要求时,我们下意识的反应是接纳。

用冯小刚的电影《芳华》举例,男主角叫刘峰,被大家称为“活雷锋”。他从不主动去拒绝任何人,甚至炊事班看管的猪跑了,他都乐呵呵地帮别人去抓。他身上完美地体现了老好人的三个心理特点。

习惯自我怀疑。进修的机会摆在面前,他选择了拒绝。文工团的书记问他原因,他说,我一个木匠的儿子,对现在的状态很满意。刘峰堪称泥腿子出身,文化进修对他来说难度骤然拔高,重新进入一个完全不擅长的领域。刘峰开始自我怀疑,不敢去尝试,认为自己一定做不好,还会砸了“活雷锋”的招牌。

过度在意别人的感受。李峰人生的转折点是“触摸”事件,他拥抱了自己一直暗恋的林丁丁,却被诬陷为流氓。结果墙倒众人推,刘峰被处理下了连队。临走之前,他把装满标兵证书、奖状、锦旗、奖品之类的东西全都抛弃掉。他认为经过这件事,在别人的眼里,他以前获得的荣誉都土崩瓦解。大家只会认为他行为不端,“活雷锋”就是个笑话。

太过希望获得别人的肯定。中越边境冲突的时候,刘峰请求上战场。他被炮火炸掉一个手臂后,不回去包扎,而是守在原地,守护着失去生命的战友。他希望自己能够战死在沙场,能够再一次得到别人的肯定,希望别人说自己最后是一个英雄,死得其所,死得伟大。

这三个心里特征,可以用一句话概括,忽视自己,搞不清人和人之间的界限在哪里。刘峰心里的界限是模糊的,所以他总把别人的事情揽在自己身上,当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他永远选择的是牺牲自己的个人利益。

老好人的面具一旦戴上,个人的发展就可能大打折扣。拒绝不合理,不必要的要求,是利他的,也是利己的,否则刘峰的例子就摆在眼前。

所以,想要做到拒绝,首先要做好心理建设,认为拒绝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不要有负罪感。再有就是,对自己的责任和别人的责任做到心里门儿清,遇事不要大包大揽。

拒绝的四个话术

说完拒绝别人的心理建设,下面我们来谈一谈拒绝时的话术。

对于有时间但不想干的事情,“假没空儿”的理由是什么?

原因归到自己身上,怎么差劲儿怎么说,可劲儿埋汰都行。

“小王,我时间太赶了,建模来不及做了,我把数据给你,帮我做一下吧”,“你看我能力不强,总监天天盯着我,耳提面命要尽快交文件,我真是焦头烂额,天天加班,很想帮你,就是能力不行。”

对于别人的邀请,最好的拒绝理由是,工作理由。社会有一个共识,工作是正事,其他事情的重要性都排在后面。

“周六请你吃饭,一定得来啊”,“我们部门接了个大项目,这一两周都是集体加班的节奏,下周一就要集体开会汇报,周六得去加班,这是最后一哆嗦”。

对于想干但没时间的事情,“真没空儿”又该如何说?

对于重要的邀约,确实参加不了,拒绝的时候加一句,回请的话。

还用上面那个例子。“周六请你吃饭,一定得来啊”,“我们部门接了个大项目,这一两周都是集体加班的节奏,下周一就要集体开会汇报,周六得去加班,真的抱歉,我特别想和你聚聚。这样吧,下周五晚上,我请你吃饭,看你时间方便吗?”这就是拒绝的时候,补上一个主动邀请作为挽回。

幽默也是一种拒绝时不伤人的方式。

著名书法家启功先生,去他家拜访的人可以踏破门槛,他就自嘲为,自己是动物园里供人参观的大熊猫。启功先生有一回生病,想拒绝上门求教的人,他就在门外贴了张白纸,写了两句话,“熊猫病了,谢绝参观;如敲门窗,罚款一元。”

用对方做类比,可以让对方知难而退。

美国总统罗斯福曾在海军担任部长助理。有一次接受采访,记者问他,美国海军在加勒比海某个岛上建潜艇基地的计划。这个属于军事机密,一般是不能透露的。

罗斯福如何拒绝才能显得比较好呢?他想了想,故作神秘地说:“你能不能对外保密此事?”记者以为罗斯福准备把秘密告诉他,明天的头版头条有了,记者很快回答:“当然能。”罗斯福笑道:“那么,我也一样。”记者这才恍然大悟,明白了罗斯福的用意,不再继续追问关于基地的事情。

拒绝就是一个练习的过程,熟能生巧,说得多了,遇到各种场合都做到得心应手,不至于捉襟见肘。但重点是,敢于第一次主动去拒绝别人,突破自己,建立一个心理适应过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mvuov.com/hbcs/106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