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们先来对自己做一个测试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抑郁症到年可能成为仅次于心脏病的第二大疾病。保守估计,全世界共有3.5亿名抑郁症患者。抑郁症在全世界的发病率约为11%,严重的患者中有15%会选择自杀来结束生命,2/3的患者曾有过自杀的念头,每年因抑郁症自杀死亡的人数估计高达万。现今社会,因为不断的发展,社会压力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人受到抑郁症的困扰,尤其白领上班族。很多人不清楚什么是抑郁症。他们活在不同的国度、不同的年代,却饱受同一种病的折磨——抑郁症。
亚里士多德,跳海身亡。梵高,开枪自杀。
海子,卧轨自杀
张国荣,跳楼自杀。川端康成,含煤气管过世。韩国女星金秀珍,在家自杀……有一部日本电影曾这样描述抑郁症:它是一场心灵的感冒,而每个人都有可能患上感冒。我们无从得知,每天擦肩而过的陌生人里,有多少正遭受着心灵的折磨,甚至正谋划着一场残忍的自杀。
“全民焦虑”已成当下中国的社会病《人民论坛》杂志对此做过一项调查,调查结果显示,80.1%的受访者经常使用“烦躁”、“压力山大”、“郁闷”、“纠结”来表达心情,74.5%的受访者认为身边70%以上的人会不定期出现焦虑状况;而88.9%的受访者同意“全民焦虑症”已成当下中国的社会病。“社会性的焦虑特属于某些社会或时代,它是一种广泛的心神不安和精神不定,是一种弥漫于社会不同阶层的焦虑”,北京大学教授何怀宏认为,“它不会轻易消退,不容易通过心理的调适而化解,人们所焦虑的对象或有不同,但在其性质和内容上又存在着一些共性。就如贫困者或忧虑自己生存的缺乏保障,而富有者也可能忧虑自己财产的缺乏保障。两者虽然不可等量齐观,而忧虑则一”。梳理受访者的意见,可归结为三个方面:一、目前的焦虑并非仅发生在特定人群,从东部都市到西部农村,从普通民众到达官巨富,焦虑蔓延于每一个群体,不同群体有着不同的焦虑对象,却有着共同的焦虑心理;二、焦虑也不仅仅是个人的事情,工作压力、婚姻家庭固然让人焦灼,但贫富差距、环境恶化、食品安全更令人忧虑;三、焦虑、浮躁的情绪体现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自嘲为“屌丝”折射焦虑,对公共事件过激反应体现焦虑,对外妄自菲薄或过于强硬都是源于焦虑,“老不信”更是一种深沉的焦虑。综合数据和材料,不难看出,财富在增加,快乐却在减少,伴随各种社会问题和现代化负面影响的累积,焦虑确实已经超越了个体的心理状态,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心态,“全民焦虑”是为时代的病症。
恐怖的现状在世界卫生组织的自杀率统计中,亚洲地区自杀率最高的是韩国。年韩国自杀总人数达到人,占死亡人数的28.1%,比年上升了10.2%。韩国年的一份社会调查显示,每10名韩国中学生中就有6名患有抑郁症或是曾有过自杀的念头。女学生患抑郁症的比例(44.3%)比男学生(34%)高。韩国艺人接二连三的自杀消息更是让人印象深刻。从年起,9年间已有30多位韩国艺人自杀身亡,其中不乏像崔真实这样的韩剧天后。就在自杀前的几小时,崔真实还面带微笑地拍摄了一组平面广告,丝毫看不出抑郁症的阴霾,但几个小时之后,曾经的如花笑靥已枯萎冰冷。崔真实自杀后不久,其弟弟也因抑郁症而走向了死亡,令世人唏嘘不已。与此同时,英国成了欧洲抑郁症发病率最高的国家。年,欧洲抑郁症协会发起了一项调查,共有来自英国、德国、意大利等国共名成年在职者接受了调查。结果显示,平均每10人中就有2人患有抑郁症。英国登上榜首,抑郁症比率高达26%;那个将欢笑带给全世界的英国喜剧演员憨豆先生,居然也曾深受抑郁症的煎熬。舞台上他挤眉弄眼,憨傻搞笑,但现实生活中,憨豆先生却阴沉严肃,压力重重。抑郁的病毒源抑郁症像是夏天的乌云,不知不觉间就占领了整片天空,然后越堆越厚,压得人喘不过气来。为什么有人会患上这一场心灵的感冒?曾有记者追踪调查了一些患有抑郁症的日本女孩。这些女孩中,有很大一部分童年曾遭受过性侵犯,还有一些在童年饱受家庭暴力的折磨,那些疼痛深深地扎进她们的记忆中。除了个人经历之外,社会环境也是造成抑郁的重要原因之一。生活节奏过快,工作压力过大等都是抑郁症的诱导因素。由于职场抑郁症患者的激增,日本情绪障碍症协会已把抑郁症称作“全国性疾病”。在德国,职场抑郁症也相当普遍。同事之间关系紧张,尔虞我诈,加重了工作人员的心理压力。此外,高强度的工作以及害怕失业的焦虑心情也让很多德国人喘不过气。据德国社会学家研究,10%的自杀事件是由于工作岗位上的心理恐怖现象造成的,因“心理病”而提早退休的人数陡然上升。工作压力带来的焦虑就算是体育行业也不例外。年,德国足坛曾经发生一幕令人震惊的事情,德国前国门恩克卧轨自杀。德国媒体评论说,抑郁症与同性恋一样,是德国足球的两大问题。漫漫治疗之路尽管抑郁症患者短期内很难痊愈,但如果坚持治疗,抑郁症患者的天空也可以回归蔚蓝。治疗抑郁症,需要时间和耐心,以及更多的理解。法国的一些企业不惜重金来消除职员的压力感,预防抑郁症的出现。每天中午12点或者傍晚,工程师和秘书手提运动包走出办公室做“健身操”:通过身体的放松达到精神的放松。在美国,抑郁症的治疗更加全面完善。首先,病人可以在网上进行心理测试,自我了解之后,患者可以进一步地接受心理咨询。美国的心理咨询非常便捷,电话黄页上就有很多项服务,比如“心理健康”、“自杀预防”等等,热线电话可以帮助患者快速找准治疗方法。在美国,看心理医生是非常普遍的现象。心理学家弗里德里希·费拉赫博士曾指出:“每一片刻都有将近万美国人迫切需要专家帮助他们解除抑郁之苦,但不幸的是这些人中有一大半尚未意识到自己患上了抑郁症,原因在于他们常把抑郁混同于普通的心情不快。”抑郁焦虑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有关专家指出,我国抑郁症患者达万人,仅有10%的人接受正规治疗,以致出现不少悲剧。一场心灵的感冒如果不加以治疗,有可能会演变成吞噬生命的病毒。医院院长杨甫德教授表示:抑郁焦虑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患者长期处于这样的一种状态中无法自拔,而又讳疾忌医。其实,患有抑郁焦虑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俗话说,人生不如意者十之八九,许多人一生中多少都会有这样的阶段,关键在于采取何种态度应对,战胜抑郁焦虑其实是一场与自己的“心理”的对决,需要积极勇敢地面对。
现实思考:提升幸福指数的经济学方程“全民焦虑”下的社会,必然是一个高风险的社会。焦灼不安,对未来缺乏乐观预期,公众缺少安全感、幸福感;阶层分化、固化、对立、仇视,人人自危,直接动摇社会和谐乃至稳定的根基。因此削平不确定性,提高全民的幸福感是现阶段亟待解决的大问题。总体来说,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尝试:第一,放慢步伐,从追求经济“量”的增长,转变到追求经济“质”的提高上来。民众的幸福就是国家经济增长的“量”与“质”,“量”可用“GDP”(国内生产总值)反映,而“质”可以用“GNH”(国民幸福指数)反映。“幸福经济学”奠基人伊斯特林的话一语中的:没有经济增长很难有幸福,但有了经济增长也不一定有幸福。这句话指出了经济手段对提升国民幸福感的阶段性约束特点。经济短缺时,经济的增“量”很重要,而当经济水平发展到一定阶段时,经济的提“质”可能就更重要了。时至今日,仍有很多人往往只看到大项目带来的经济效益,却忽视了项目有可能对当地环境和群众生活带来的负面影响。中国取得巨大经济成就的同时,也付出了巨大的环境成本、资源成本和社会成本。拼劳动、拼环境、拼资源,低消费、高消耗、恶环境,这些显然都会给民众幸福提升带来明显负效应。在未来的“质量经济”发展中,新思维的建立很重要。GDP代表的是新创造的全部财富,而不是国民所拥有的财富,更不管财富的质量。“政府主导”型经济增长需及时转向“全民参与”型经济增长,只有民众自己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样的经济增长。此外,要治白癫疯办法北京中医治疗白癜风哪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