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眼表病 > 患病保健

大熊猫中医糖尿病患者有权利像正常人一

糖尿病,高发且难治,自不用多说。有关糖尿病的话题,谈上十天十夜估计也谈不完。今天大熊猫先挑一个话题,从饮食的角度来介绍一下糖尿病的一些误区。

我们都知道,当代西医对糖尿病的饮食要求是非常严格,包括忌烟、忌酒,主食一天不能超过克。包括营养学家给糖尿病病人制定食谱的时候,他提出这样的要求:早晨绝对不能沾油(包括我们北方人喜欢吃的烧饼,花卷,馒头等面食,它上面有油,这些东西都不行,油条更不用说了绝对是大忌),主食50克,牛奶一杯,或者鸡蛋一个,适当加一点蔬菜;中午主食克~克,瘦肉(包括牛羊肉或鱼)1份,蔬菜1~2份,可食油,但不超过3小勺;晚上是1份瘦肉或者一个鸡蛋或者一杯牛奶,1份蔬菜,主食克~克。要求就是这么严格。

这么严格的要求,显而易见的好处是能够控制血糖的数值,再做检查,血糖数值肯定是比较理想。我们正常的血糖是控制在6.1以下,西医就要求把血糖数值是控制在6.1以下。

糖尿病人就像犯了罪一样,所受的惩罚就是没有吃的尊严,因为这也不能吃、那也不能吃。

但是这种饮食,我们先不说患者能不能接受,起码说认真执行医嘱的,越是这样“认真”饮食的人,我发现他们一个特点是衰竭得越快,并发症出现得越早。这些年接触的糖尿病病人特别多,在身边的糖尿病病人也特别多,我从他们得糖尿病开始就跟踪观察他们,观察他们的生活状态,包括他们生活当中的各个方面,最后惊奇的发现,凡是认真服用西药的、认真控制饮食的,反而并发症出现的越早、并且越严重。这种现实情况,可能西医不会认可。如果说我的数据样本不够大、不够代表性等等,也是无可奈何,我只能在我的临床过程里总结经验。

我们回到话题中来,单说吃,这种吃法本身必然是不对的,它不对在什么地方?因为按西医的解释,所谓出现糖尿病是胰岛细胞分泌胰岛素减少。减少也分绝对的减少,与相对的减少。绝对的减少就是数量上的减少,查胰岛素数值的减低;还有一个数值不但不减低,反而增高。胰岛素是降血糖的东西,胰岛素降血糖功能减低,比方说一个单位的胰岛素能对付4颗糖,但现在的胰岛素他可能能对付3颗糖,或者是2颗的糖,或者1颗的糖,这就是胰岛素的功能减低,又管它叫胰岛素抵抗。

我们知道胰腺是分泌胰岛素的,胰腺分泌胰岛素不管是绝对的减少、还是胰腺分泌胰岛素质量的减低,起码表示胰腺出现病变的状况。那么按照最简单的去分析,一个人要有病了,第一要休息,第二要提供足够的营养,如果说这样吃的话,肯定是造成全身营养物质供应不足,再有胰腺本身的修复过程当中它需要足够的营养,但是这样的吃法,把营养都给卡掉了,它永远不会有康复的机会。

对糖尿病的吃,我的提法就是除去纯糖的不吃,大油的东西不吃,其它食物都必须要吃,但原则是总量要少。

糖尿病患者的食物选择,我总结下来两个原则:

1、总量要少,绝对不能太多;

2、品种要杂,越杂越好。

我甚至跟我的病人这样说,绝对不能偏食,不管你喜欢吃不喜欢吃,别人爱吃的东西你都要吃,别人不爱吃的你也应该吃,其实就是强调饮食的品种越杂越好。比如有些患者以前喜欢吃西瓜等水果,西瓜含糖,西医是建议要不吃的,把他们馋的很难受。于是我建议他们可以吃,但不能像没患病以前那样吃掉半个西瓜,而是切成小块,用牙签扎几块解解馋就够了。

这里面又蕴含了中医讲情致因素对疾病的影响,你不能把人当作没有感情的机器,他明明喜欢一个东西,因为病了就彻底隔离一辈子都不让他再去碰,这个过程他的心理状态、情绪变化都会对疾病有着极大的影响。

只不过,单靠管好吃就不能完全解决糖尿病的,它还需要对患者进行运动、睡眠以及心理的全面指导和治疗干预,余下的话题我们以后再聊。

说个题外话,《中国居民营养膳食手册》最近几年开始流行,关心饮食健康的朋友可以到网上买一本来看看,营养学家们用了很大力气研究出所有食物的营养含量,并进行分类汇总。不仅仅对糖尿病人,对我们普通健康人群也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不过,大家要不要做个试验,有谁可以真正按照书本的数据要求去吃东西的?如果再有一天,生活的全部都被数据化、模型化,你必须按要求几点起床、每天走多少步、吃多少克东西、大脑运转几下、嘴巴说多少字、呼吸多少空气……有谁可以真正愿意那样去生活?

其实不需要答案,但如果你能理解上面这组问题被提出的意义,或许你才真正的可以理解中医和西医在对待人类疾病上,巨大的观念上、态度上、与思维上的差异。









































中科白癜风医院好吗
哪里治疗白癜风比较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mvuov.com/hbbj/79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