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眼睛是明亮的、有神的,眼白是白的、干净的,眼睛转动灵活,随时都能睁得大大的,没有干涩,没有痛、痒,眼皮不浮肿,说明这人的气血是充足的,经络是通畅的。而当一个人感到眼睛干涩了,眼睛睁大了感到累了,睁得越来越小了,说明身体弱了,气血不足了,眼睛的供血减少了,眼睛自然就易疲劳了,没劲了,睁不大了。
“人老珠黄”,随着年纪的增大,随着气血不足的加重,眼睛的供血减少,眼睛周围血液循环变缓了、经络运行不畅了,代谢产物不能及时排出去,清澈的眼睛慢慢地就混浊了,发黄了,发暗了,长斑了,有黑点了。
小孩子眼睛供血不足,就会出现弱视、近视;中年人眼睛供血不足,就会出现老花;老人眼睛供血不足不但会老花,还会昏花,视物就不清了。
小孩子眼睛经络不通,就会痒、难受,因此会出现挤眼睛、揉眼睛这些小动作。孩子出现这些情况,家长就要从保证孩子全面营养入手,注意合理饮食,注意不要让寒凉进入孩子的身体,注意食物的合理搭配,少吃鱼虾、炒货、膨化食品,多吃易于消化、性平的各种肉类,同时每晚按压孩子第二、第三脚趾的眼睛反射区几十下,从内部疏通、放松眼部周围的经络,就能有效缓解孩子眼睛出现的这些不适。
中年人眼睛经络不通,就会出现发痛、发胀、流泪、干涩等症状。这时的治疗方法与孩子是一样的,保证充足的营养,不吃寒凉、辛辣上火的食物,再按摩脚上第二、三脚趾的反射区,眼部不适同样能缓解。
老人眼睛经络不通,不只是痛、胀、流泪、干涩,因为还伴有血供明显不足,因此眼睛的营养状态很差,代谢产物堆积严重,就容易出现白内障,严重的还会失明。但这些症状都是一个慢慢发展的过程,要想改善,也需要一个慢慢调理的过程,只有从改善供血、加强营养、保持体内温度适宜等方面入手,通过努力,使全身的血液充足,使经络变得通畅,才能延缓眼睛衰老、退化的进程,才能避免或慢慢消除这些不适症状。
眼睛干涩的人首先不能吃辛辣、上火、燥热的食物,姜、蒜、炒货、膨化食品都尽量不吃或少吃。也不能吃泻气的食物,如萝卜、山楂、菊花茶等,特别是不能吃有利尿排湿功能的食物,如红豆、薏仁米、绿豆、西瓜、黄瓜、冬瓜,这些食物都具有利尿的作用,经常吃会加重眼睛的干涩。特别是老人,气血亏虚严重,常吃这些食物很容易加重眼睛干涩、痒、痛、昏花等症状。眼睛已出现干涩的人,不要用艾叶或中药泡脚,尽量少做脚底和腿部的按摩、敲打,这些都是引血往下行的,只能加重头面部的缺血,加重眼睛的干涩。
眼睛有血丝的情况,在熬夜的人、睡眠不足的人身上多有发生,眼睛长期有血丝的,就说明这个人身体总处在疲劳状态,又没有得到及时的休息,气血不是太足,因供血不充足,眼睛的疲劳总不能得到缓解。这类人,平时很常见,多数都是生活没有规律的人。一个人如果总是不能按时吃饭、睡觉,眼睛就会通过出血丝反反复复提醒你。如果你还是一如既往地过分消耗自己的身体,时间久了,重病缠身可能就在所难免了。
眼睛下面发青、发黑,多数与睡眠不足、肾虚、肾寒有关,只要做到身体不受寒凉,不吃寒凉的食物,并注意节制性生活,适度运动,并保证充足的睡眠,能够改善眼睛下面皮肤的颜色。
眼下有眼袋的人,多数也是平时贪凉、爱吃寒凉食物的人,这类人还往往痰多,这是身体内湿邪重造成的。祛湿邪最好的办法是避免寒凉,不吃寒凉,并采用全身熏艾条的方法。全身熏艾条是祛寒湿最快的方法,可以一周熏一次,通过熏艾条减少身体内的寒湿,并能促进经络的通畅。再坚持做背部撞墙的运动,疏通背后的经络,每天做15~20分钟,每晚坚持温水泡脚,驱寒通经络,利于睡眠,长年坚持,眼袋就会慢慢变小甚至消失。
眼皮肿与肾虚、肾寒有关,各种与肾脏有关的疾病,如肾炎、肾盂肾炎、肾脏功能虚弱、血尿、蛋白尿的人,往往都会早上醒后眼皮肿,说明肾脏虚弱,肾脏寒气重。当一个人没有明显的肾脏方面疾病,早上醒后也经常眼皮肿,那是在提醒你,你的身体内寒湿重了,已伤到肾脏了。有的人说只要晚上喝水了,第二天眼皮就会肿,如果只是喝水的原因,那为什么也有很多人晚上喝水第二天眼皮并不肿呢?由此可见并不是喝水的原因,真正的原因是和头天所吃的食物寒凉有关。如果你的肾本身就虚弱了,再遇到寒凉,它就会用不同方式提醒你,眼皮肿就是一种提醒。只要戒掉寒凉,多吃补血、补肾、有营养、易消化的食物,慢慢地,肾气足了,眼皮就不会再肿了。
视力管理管家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