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后河
晴2—12℃空气质量良
通知公告
小麦冬前培育壮苗,形成一定数量的大分蘖与小麦成穗数,穗粒数以及产量有直接关系。因此目前麦田管理的目标是保全苗,促进麦田早发壮苗,进而提高其成穗率,为明年小麦高产奠定坚实的生物学基础。
1、查苗补种,疏稠补稀。小麦出苗后,要及时进地查看。对断垄者,在1-2叶期间用小锄开沟,补种同一品种浸种催芽(用40-50℃温水浸泡5-10分钟,捞出后盖上湿麻袋,待种胚露白时播种,或倍磷酸二氢钾溶液浸泡12小时,晾干播种)的种子,补种后顺沟浇水,然后覆土蹋实。补种措施一般在出苗后10天内完成,最迟不超过三叶期。对缺苗者,不便补种,可将疙瘩苗或其它稠苗,地边苗等移来补栽。补栽麦苗应具有2个分蘖的壮苗。补苗时,2-3株1墩,补栽深度以“上不压心,下不露白”为宜,并浇少量水,然后封土压实。补栽的时间最迟不能晚于小雪,以利于小麦缓苗和越冬。对播量大而多者或田间疙瘩苗,要采取疏苗措施,即在分蘖期根据计划留苗数,去弱留壮,去小留大,保证麦田密度适宜分布均匀。
2、防治地下害虫。对有地下害虫危害的地块,每亩用3%辛硫磷或3%甲基异柳磷颗粒剂4公斤掺细干土8公斤左右洒在地面上,墒情差时撒后浇水,墒情较好的地块撒后中耕,以使药剂渗透进土壤中。
3、适时冬灌。小麦越冬时,可根据土壤墒情,进行冬灌。冬灌可以缓和地温的剧烈变化,防止冻害死苗,灌后土壤的冻消作用,可以使表土疏松,细碎,土体紧密,减少根系架空现象。冬灌的水分效应可维持到来年春季,即起到冬灌春用的作用。冬灌的时间一般以11月下旬-12月上旬为其适宜范围。冬灌视土壤墒情而定,0-20厘米土层的相对含水量低于65%时,冬灌有明显效果。单根独苗或群体大,长势猛的旺苗,不宜冬灌。冬灌时要防止大水漫灌,造成冲、压、淤损伤麦苗。灌后要适时中耕松土,防止地面龟裂透风,伤根死苗。
4、及时中耕。小麦在冬春之间,一般要中耕1-2次,它具有松土弥缝防冻害,除去杂草防病虫,保墒保暖防干旱,促根壮蘖增产的作用,特别是在冬灌后,更要及时中耕。对于旺长的麦田,要进行隔行深中耕,以松动或切断部分根系,削弱植株的吸收能力,抑制地上部分生长,减少无效分蘖,提高成穗率。中耕应选择在上冻前,避免耕后地面透风冻死麦苗。
5、有效采取化除技术。杂草不仅与小麦争水、争肥、争光照,还是病虫害的传播者和中间寄主,冬前是化学除草的有利时机,应采取有效的措施,搞好化学除草工作。根据田间杂草发生种类,选择对路药剂:以播娘蒿、荠菜、婆婆纳等阔叶杂草为主的,可用巨星每亩1~1.5克,或36%奔腾可湿性粉剂按亩用量5克,或10%苯磺隆可湿性粉剂按亩用量10~15克,对水25~30公斤均匀喷雾。泽漆(猫儿眼)等严重田块,可用20%使它隆(氯氟比氧乙酸)乳油每亩30~40ml,加13%二甲四氯水剂ml,对水25~30公斤均匀喷雾。猪殃殃等发生严重的田块,可用5.8%麦喜悬浮剂按亩用量10ml进行喷雾防治。野燕麦严重的,每亩用6.9%骠马浓乳剂50~60ml,加水25~30公斤均匀喷雾。辣椒种植区:20%使它隆(氯氟比氧乙酸)乳油每亩30~40ml,加40%快灭灵(唑酮草酯)4—5克,对水25~30公斤均匀喷雾。喷药时要注意使手压喷雾器的频率,人行走的速度,喷头高度应基本保持一致,而且每次喷幅宽度要一样,避免重喷,漏喷,喷药时还要注意不要让药雾飘移到邻近的其他作物上。注意喷药时土壤墒情要好,使用时期在晴天最高气温在10℃以上且无霜冻发生时使用。一般在11月10日到12月10日使用为宜。
6、严防人畜损青。各种人、畜、机械损青对小麦的发育,产量都有一定影响,各村都要完善村规民约,加强监督管理,杜绝各种损青。
文字提供者:李波
今日后河“今日后河”的定位:党建信息传播平台;工作信息公开平台;弘扬时代主旋律;传播社会正能量!
“今日后河”因您的加入,而更有活力、更有魅力!欢迎社会各界人士,为后河的发展献言献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