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眼表病 > 患病保健

CS8眼部疾病的超声诊断二

眼科疾病:

9.视网膜母细胞瘤(RB)

多见于3岁前,40%为遗传型,发病早,多为双侧,60%为非遗传型,多为单眼。多以白瞳症就诊。

超声诊断:

形状:形状多样,可呈半球形、V形、不规则形或眼球壁的广泛增厚,可单发或多发。

位置:可位于任何部位,以后极部居多

边界:清晰,可有凹陷

内回声:不均,多有不规则钙斑及声影,病变内亦可见无回声区

继发网脱

CDFI:病变内可见与视网膜中央动静脉相延续的血流信号。钙斑处可见血流伪像

白瞳症有鉴别诊断10.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

见于早产儿有生后吸氧史者,未完全血管化的视网膜对氧产生血管收缩和血管增殖,刺激纤维血管组织增生。应及时检查,尽早治疗。

超声所见

4期:玻璃体内条状回声,自一侧周边球壁向视盘延续,颞侧多见。CDFI示其内无血流信号。

5期:晶状体后团状回声并包绕晶状体,可向一侧球壁延伸,颞侧多见。合并网脱时病变似“荷花状”,上述为“花体”,“茎部”为网脱(其上可见血流)。

11.Coats病

又称外层渗出性视网膜病变、视网膜毛细血管扩张症。好发于男性儿童,常为单眼,病因不明,可能与炎症有关。

眼底检查:典型表现为视网膜渗出和血管异常超声表现

网脱,表面光滑,CDFI示其上可见血流。

其下为均匀点状回声,有自运动现象(眼球不动,回声自上而下运动)。CDFI可见血流伪像,但无频谱发现。

内可见点状强回声,在后极部可相互融合。

12.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P)

Ⅰ~Ⅲ期为单纯性或背景性,超声无阳性改变

Ⅳ~Ⅵ期为增生性病变:玻璃体界膜下积血,玻璃体内机化膜,玻璃体后脱离合并见网脱,呈“X征”。一般双眼发病,后极部多见。

13.玻璃体混浊

玻璃体出血:点状回声

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条状、点状回声,可或不与球壁相连。其上可有或无血流信号。

14.玻璃体后脱离(PVD)

症状:飞蚊症,闪光感,眼前漂浮物。

玻璃体内条状回声,其上无血流信号。

完全性:不与后极部相连,自眼球一侧向另一侧波浪状运动。后极可见特征性的Weiss环回声(后极部后界膜回声局限增强,可呈双带状)

不完全性:后界膜与后极部相连。

15.永存原始原始玻璃体增生症(PHPV)

多见于婴幼儿,多单眼发病。

玻璃体内带状回声,前端包绕晶状体后,后端与视盘相连。CDFI:其上可见视网膜中央动静脉样血流信号。

16.眼内异物及眶内异物

17.正常泪腺

18.眶内病变

----------END----------









































哪家治疗白癜风权威
北京那有治疗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mvuov.com/hbbj/14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