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眼表病 > 患病诊断

ldquo不要碰中国孩子,他们都是病

自从新型冠状病毒开始蔓延,截至2月13日23:55,中国已确诊例。

病毒已经扩散到了24个国家,海外确诊例,死亡2例,治愈58例,其中美国累计确诊14例,治愈3例。

比病毒更可怕的“变异”

因为新冠病毒疫情在中国国内和全世界的扩散,许多国家对病毒的恐惧不安和担忧出现了“变异”,网络上有言论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蔑称为“中国病毒”或“武汉病毒”,对中国和中国人大肆污名化。

德国的一本主流杂志《明镜》周刊,发布所谓“新型冠状病毒中国制造”的封面图片。

1月27日,丹麦《日德兰邮报》(《Jyllands-Posten》)上,把五星红旗画成了冠状病毒的样子。

意大利报纸“中国病毒”的标题引发华人愤慨。

歧视海外华人愈演愈烈

如果只是个别政客、无良媒体这些平日里擅长煽风点火、唯恐天下不乱的不稳定因素在扮演跳梁小丑也就罢了,毕竟利用嘴炮搅动风波、依靠标题党博人眼球,是这些人惯用的伎俩。

但令人不寒而栗的是,很多海外华人现实生活中也开始出现被不公正对待、恶意骚扰、言语和行为霸凌、歧视和污名化的事件了。

1月25日,意大利北部城市都灵的华人一家三口在准备进入都灵市中心一家店铺时,遭到了“离我们远点,别把病毒从中国带过来”的言辞侮辱。

在瑞典,有华人小朋友委屈地反应,在学校有同学甚至老师在谈论“不要碰中国孩子。”一对华人母女在斯德哥尔摩乘地铁时被辱骂“中国人都是病毒”,甚至险遭殴打。

有人在网络上恶毒攻击中餐厅,造谣在店里吃饭感染上冠状病毒,导致餐厅正常经营受到严重影响。

在德国,1月31日,柏林中心区,警方定性了一起“种族歧视袭击”事件:一位23岁中国女性遭到两名当地女性攻击,她被谩骂“中国病毒”吐口水、撕扯头发并推倒在地,造成严重受伤。

在英国,谢菲尔德大学一名女留学生因戴口罩出门,遭到当地路人的谩骂和殴打。

中国的近邻韩国,部分商户拒绝接待中国游客。商户在门口悬挂“中国人出入禁止”的告示。

这些现象让人遗憾、痛心和愤慨,同时提醒我们,华人与亚裔在海外受到不公正的种族偏见与歧视正在愈演愈烈,必须引起高度的警惕和正视。

歧视可能就在你我身边

歧视离我们很远?它可能就伺机潜伏在我们周围,甚至在我们身边正在发生。

在美国,不少华人和亚裔报告称由于新冠病毒而受到歧视,他们当中有留学生、上班族、甚至小学生。

社交媒体上关于中国人的饮食习惯的批判,其他刻板观念污名化的种族主义言论甚嚣尘上。

在纽约地铁因为戴口罩的亚洲女性当众遭到辱骂和殴打。

象牙塔也不再是净土,哥大图书馆出现了针对华裔学生的言语后,学生们也不敢戴口罩了。

2月10日《西雅图时报》报道,一名华人女士在去年12月回到中国湖南省参加父亲葬礼。今年2月2日她返回位于Renton的家中,第二天就被公寓物业经理当面告知,“因为你去过中国,应该离开家并被隔离。”

2月4日,以“病毒隔离区”为标题、由公寓管理者出具的传单就赫然出现在她公寓的入口,并提醒居民注意可能的病毒感染。传单建议人们在她家附近戴口罩和手套。这位女士的丈夫说,由于担心进一步的歧视,我不愿透露姓名,但她没有生病,也没有受到官方隔离或限制。

歧视的恶果

歧视对个人的身心的危害显而易见,对社会的危害也是巨大的。它影响政治稳定,导致社会治安混乱,甚至引发战争。

这次病毒暴发已经是人类的悲剧。我们不应再添加本来可以避免的偏见,而进一步加剧这一悲剧。

正如西雅图和金县公共卫生官员JeffDuchin博士所说,歧视和污名化不仅对其针对者产生了可怕的心理和社会影响,而且实际上会使疾病的爆发更加严重。

污名使人们寻求治疗的可能性降低,这使得疾病更难控制。

JeffDuchin博士(ErikaSchultz/西雅图时报)

为什么会有歧视出现?

因为无知。我们发现攻击者大都是无知、愚蠢,或是承载了很多怨气的社会底层。比如2月4日英国一所国际学校的两名少年,在放学路上被扔鸡蛋,攻击者大声咒骂他们“带着你们的SARS病毒滚回去”,连病毒事件基本情况都不清楚。

因为恐慌。人类大脑经过亿万年的进化,2亿5千万年前就停止进化的最古老的爬行脑提示我们,封闭的、闭塞的、不安全的环境会导致失控、不安全感启动我们的爬行脑,要么逃跑要么打架要么装死。那些主动攻击的歧视行为,大概是极度恐慌下人类低级爬行脑启动的表现。

因为不合逻辑的传统。每当政治、经济、人道危机灾难来临,某个少数族群很可能成为危机中的替罪羊,或者让整个足以来承担其中少部分人的行为后果。这种同族连坐的“歧视”在历史上并不少见。比如北美对华裔歧视性的“人头税”和“排华法案”,正是在经济不景气的大背景下,因为很多白人觉得被华人抢了工作的怨气而来。对于疾病群体的污名化由来已久,乙肝、HIV……不胜枚举

因为文化差异和信息不对称。我们发现很多起歧视事件的起源和口罩有关。因为华人朋友接触更多的国内资讯,认为在有聚集性病发风险的地方戴口罩是必要的防护措施。但对于外国人来说,戴口罩就是患病的指征,不生病不用戴口罩,因此戴口罩容易成为被仇恨和攻击的目标。

《太阳先驱报》和意大利不少媒体都用了“ChinaVirus”这些有歧视意味的标题和词语,回溯到事发时间,我们发现当时病毒的命名并不明确,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把病毒和地域、国家、人种联系起来进行报道,给了歧视可乘之机。

好消息是,2月11日,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ICTV)宣布,新型冠状病毒(-nCoV)的正式分类名为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evereacuterespiratorysyndromecoronavirus2,SARS-CoV-2)。同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宣布,由这一病毒导致的疾病的正式名称为COVID-19。选择这一名称,是为了避免将此病毒与地域、动物或者个人相关联,从而取消歧视。

各国谴责歧视,声援华人

哪里有歧视和霸凌,哪里就有共情和关怀。一些国家政府和组织已开始行动,呼吁力避、严厉谴责、严厉打击针对华人的歧视事件。

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公开声援中国和其他受疫情影响的国家,呼吁“强有力的国际团结”,希望社会正确对待“无辜的民众和疫情受害者”,而非歧视或污名化他们。

俄罗斯官员援引世界卫生组织(WHO)的说法——WHO表示,中国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应对这场疫情,为世界“设立了应对疫情暴发的新标杆”。如果没有中国政府的努力,现在我们会在中国以外的国家和地区看到更多的病例,甚至是死亡人数。一旦谁开始挑起仇外意识形态,最后只会反噬其身。

加拿大总理特鲁多呼吁加拿大人团结起来,共同抵制由于害怕新型冠状病毒传播而产生的歧视行为。

“Letmebeclear.Thereisnoplaceinourcountryfordiscriminationdrivenbyfearormisinformation.ThisisnotsomethingCanadianswilleverstandfor.”

他还在当地华人庆祝春节活动上与华人拥抱声援。

意大利经济部长、众议院议员候选人罗贝托·瓜提耶利(RobertoGualtieri)邀请华侨华人代表在中餐馆共进晚餐并表示,"在这困难的时刻,向华人社区表示支持与问候。我觉得我们需要传递一个文明的信息给华人,他们正在为全世界对疫情的恐慌买单,即使目前形势非常严峻,但也不能过度地危言耸听。"

日本厚生劳动省官员在新闻发布会上呼吁大家冷静对待肺炎疫情,呼吁不要攻击中国人,“不是哪个国家哪个人是坏人,病毒才是坏人。”

新加坡总理李显龙称这是公共卫生事件,不是国家或种族的问题。

“ThevirusmayhavestartedinChina,butitdoesnotrespectnationalityorrace,itdoesnotcheckyourpassportbeforeitgoestoyourbody.”

在美国纽约时代广场的大屏幕上,也印了两个中文大字

“加油”

抵抗歧视,全球华人在行动

因为法国报纸《LeCourierPicard》在头条以“黄祸”、“黄色警报”字样配以亚裔戴口罩女子的照片,这样赤裸的歧视,导致法国亚裔在社交媒体上发起了一个话题,以创建#Jenesuispasunvirus主题标签,即“我不是病毒”,对歧视予以回击。

面对澳大利亚《先驱太阳报》《每日电讯报》两家媒体毫无顾忌地把“中国的大熊猫病毒”“中国孩子,请留在家里”等刺眼标题,数万人在线请愿要求这两家媒体就其报道道歉。

2月5日,Facebook上的一段短视频引发舆论热议。一名蒙眼、戴口罩的华裔男子站在佛罗伦萨市中心,身边的一块牌子上写着"我不是病毒,我是人类,请不要歧视我。"

哥伦比亚大学留学生将歧视事件报告给学校国际学生办公室后,校方向全校学生发出公示。希望大家谨记哥大核心价值——尊重每个人,承认每个个体的尊严和权利。这种价值观在当下疫情蔓延导致的恐慌情绪中尤为重要。学校还将为被歧视学生提供帮助,建议他们联系校方相关部门。

有网友支招,如果孩?子?在学校遇到?被叫“中国病毒”的?话,请给孩?子正确的引导?:

教他礼貌地告知其他同学:这个?病毒不叫中国?病毒,而叫“CoronaVirus”,它有?可能发生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

就像?EBOLA(埃博拉)病毒,没有人叫过它?刚?果病?毒?(congovirus);疯牛病(H1N1,vachefolle)没有人叫它欧洲?病毒(viruseuropéen)或者法国病毒(virusfran?ais)。

金县保护华人,抵制歧视

为了防止歧视,金县政府行动快速,西雅图和金县公共卫生部门周五在与亚裔社区领袖的活动中发布了海报和相关材料,表示:“病毒不歧视,我们也不应该歧视。”

如何防治歧视和污名化?

Youcanhelpreducestigmaandbias:

RelyonandsharetrustedsourcesofinformationaboutthecausesofoutbreaksfromreputablesourcesliketheCentersforDiseaseControlandPreventionandtheWashingtonStateDepartmentofHealth.

Speakupifyouhear,see,orreadstigmatizingorharassing


转载请注明:http://www.mvuov.com/hbzd/1026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