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眼表病 > 患病诊断

滴滴打车,ldquo没敢rdquo

白癜风知名专家 https://m-mip.39.net/news/mipso_5941620.html

★看图说话★

滴滴,有个女的被绑

别急,客服人手不够

滴滴,炸弹在滴滴响

乱说,那是在滴答响

实话魔都

滴滴打车,“没敢”出行!

打车可不能打马虎眼!

滴滴打车,美好出行。

可是最近,很多女性乘客的感受是:滴滴打车,“没敢”出行。

9月5日晚间《新民晚报》消息,4日在上海四川中路汉口路上网约车撞坏警车撞伤环卫工的事件有了进一步处理结果。司机李某将面临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滴滴平台因“未履行企业主体责任”,将面临3万以上10万以下罚款。

年以来,滴滴可谓是包揽了交通行业的“奥斯卡负面网红”,“空姐乘车被杀”“女乘客被骚扰”“露骨评价无法删除”“20岁女孩被奸杀”“网约车冲向警车”……每个月几乎滴滴都要占领媒体的版面,而且整个舆论已经让这个企业的司机与几个令人生畏的词语联系到了一起:低端、好色、无耻、歹徒。

实际上,在上海打拼的人都知道,路上开出租的司机,大多是勤勉、辛苦、养家糊口的男人。见到女人就无法自拔甚至犯罪的,毕竟还是少数。但出事了一竿子扫一船,跟着大家骂总是一些人的最佳选择。

滴滴全国每天几千万单的业务量,赚钱的同时,上万的投诉和各种问题也必然显现。一些投诉被滴滴机智的机器人挡回去了,一些被外包的客服耽误过去了。但严重紧急的问题,也被机器人和外包客服给挡住和耽误了。

人命关天,岂可打马虎眼?

滴滴CEO程维滴滴丧失了安全红线和底线的意识

作为一个企业,业务量越来越大,相关利益链上的人都是眉开眼笑的。开发更多的功能赚钱,抢夺更多的空白市场赚钱,招揽更多的司机赚钱,发明更方便的模式赚钱……对很多企业来说,这些“赚钱”的大事,与“客户服务”这种“花钱”的事情相比,自然是更重要的。企业责任,这四个字,很多时候无非是个摆设——就像一些贪官办公室的“清正廉洁”一般。

没有尽到企业责任,这是滴滴无法回避也无法回应的事实。这也就是为什么《央视财经》发出“管理哪里去了?责任哪里去了?监管哪里去了?”的“以生命的名义”的“三问”时,滴滴哑口无言的原因;这也是《上观新闻》记者追问为什么上海撞警车事件当事司机不满足“沪人沪牌”要求却通过三证审核时,滴滴称“不好回答”的原因。9月5日,滴滴创始人兼CEO程维表示,滴滴近年的事件,是因为“缺乏经验和参照,没有足够的敬畏之心、警惕之心,丧失了安全红线和底线的意识,社交出行的引入也偏离了绿色共享出行的初心。”

这么多条人命,这么多惨痛的教训,还不够积累经验教训吗?这么多规定和法规,还缺乏参照的依据吗?互联网公司野蛮生长的时代该过去了,将来打败滴滴的不是马上要进入这一行的京东(东仔这两天的形象让女乘客也难以放心),而是滴滴自己。

此次上海的撞警车事件,当记者追问为什么违章频发滴滴不管理时,滴滴称因为“不掌握”,“没法获取申请驾驶员的交通违法信息”。然而,根据年11月11日起施行的《上海市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若干规定》的要求,网约车驾驶员被要求“自申请之日前1年内,无驾驶机动车发生5次以上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滴滴不掌握,不能获得。那么,这两年滴滴是如何遵守《规定》的呢?有关部门又是如何监管违规的呢?

监管责任,只是企业的责任么?如果一个涉及百姓出行安全、人身安全的大事,需要完全靠一个企业去监管,如果乘客报警求救,要通过一个企业的客服去“代报”,如果发生了事情后续的实质性处理除了关停业务就只剩下罚款,那么就太让人感到悲哀了。政府部门也应该在互联网时代增强自身的专业素质,将最新的技术手段与专业的行政手段结合起来,加强对互联网公司空白地带的监管。与百姓生命相关的业务,企业必须向政府监管部门公开信息和接口,配合政府的管理。

只有监考的配一个远视眼,坐在后排的才不敢作弊,这是个简单的道理。你都看不到,他们自然打马虎眼。

今天滴滴宣布“将投1.4亿完善客服团队,要“摒弃外包”,数十个有关部门及相关专家组成的检查组也已进驻滴滴公司。

真心希望未来的滴滴,能带给人们便利的同时,给人们可靠的安全感。

毕竟,安全才能回家,有去有回,才是美好的出行。

第六期年9月6日

陈实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教师

原《IT时代周刊》编委

资深媒体人

7年创业者

各大媒体发表文章数百万字

著《笑梁山》

实话魔都,多读点书

码字辛苦,请您


转载请注明:http://www.mvuov.com/hbzd/102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