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靠着不俗的口碑与高话题度,在票房层面已经形成通杀之势。其中,父子情感,最耐人寻味,令人感慨万分。
父子间的情感难以书写,是因为我们太难以把握父子间到底是一种什么感情,换句话说,我们很难为这份情感下一个确切的定义,不仅仅是亲情,也不似恋爱中那样热烈的爆发。
相反,父子间的感情总是隐忍克制的,对立中又带着雪中送炭的温情,沉默中暗含着千言万语的诉说。
影片的一开始,并没有急于进入剧情的主线本身,而是耐心地交代了两对父子之间的情感关系,较为简单的是韩子昂与刘培强之间的情感表露。
刘培强将通行证交到他手上的一刻,意味着翁婿之间的诀别,而这次诀别,却显得是那么的轻描淡写,又是那么的如负千钧,男人间的情义在此表露无遗。
在一串简练的电影语言背后,暗含的是托孤责任的传递。
而令人讶异的是,被托孤的对象,竟然是自己的父辈,这俨如次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提前预演,两人的内心如同明镜似的明白,但他们也同样知道,在地球遭遇危机之际,人类的大爱高于家庭,这显然是男人间无需赘言的共识。
为了一项宏大的事业,他们必须要承担起自己的命运。
而对于孩子来说,事情却并非如此。刘启与刘培强的情感冲突,在影片中以一种较为突兀的方式呈现,双亲的缺失造就了一个敢想敢做的刘启,一个典型的中国青少年形象,而另一方面,刘启的敢想敢做无异于“叛逆”的代名词。
刘启的叛逆源于双亲的缺失,这也正是他与刘培强的矛盾所在,对于刘启来说,父亲的形象具有双重意义:
一方面是对于“父权”的反抗,正如影片中刘启一次次拒绝刘培强对他的指示,另一方面,父亲对于刘启来说,同样意味着家庭的圆满,从影片中我们得知,在影片设定的背景下,刘启的家庭自始至终都处于残缺的状态。
正因如此,刘启与刘培强之间的情感始终处于一种爱而不会表达的暧昧状态,大多数的时候,他们是对立的,但到了生死存亡之际,刘启的感情得到了释放,他理解了父亲选择的艰难,第一次与父亲感同身受,完成了一个男孩到男人的心理蜕变。
所以说,《流浪地球》的“拯救”概念,不但但是拯救地球,更是拯救这段父子关系,他们一路披荆斩棘,最终让地球脱离了危险,也正预示着在父子俩联手合作的过程中,关系在一步步破冰,到最后刘培强的那句“对不起”彻底瓦解了刘启内心的强硬。
纵观《流浪地球》,有多少父亲欠孩子一个“对不起”!对不起的背后有着你尊重孩子的决定,理解孩子的想法,支持孩子的行为,鼓励孩子的做法等一系列的重大意义。
在《流浪地球》这部电影里,儿子与刘培强之间的隔阂,确实是由父亲角色的缺失造成的,这也让吴京本人意识到,这些年,为了拍电影,他错过了太多太多儿子的成长瞬间。
在2月初发布的《流浪地球》父子特辑里,硬汉吴京罕见地露出了柔情的一面。
吴京说,每次见到儿子,他都会有些恍惚,因为每一次见面,儿子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他担心孩子在幼儿园被欺负,也担心孩子会想念自己。
他不知道自己是不是一名合格的父亲,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成为儿子心中的骄傲,越这样想,就越觉得失落。
虽然缺少爸爸的陪伴,但吴所谓对爸爸却并不感到陌生,在他眼里,爸爸很可爱、很酷、很帅、很高、很强壮,能保护我,能把我举到头上,天上......
听到孩子如此说,吴京背过身忍不住擦泪,再硬的硬汉,在天真无邪的孩子那里,泪点都会变低。
从事演员这一职业,似乎离家在外已是家常便饭,对于这种无奈,吴京在特辑的最后,第一次对儿子说出“真心话”:“吴所谓,慢点长大,等等爸爸。”夕阳下,一家三口在一起,这就是家的意义。
这个世界上,做了父母的成年人,背负着太多太多的东西,有责任,有义务,有理想,也有生计。
有无数父母,为了各种不得已的原因,承受着思念的痛,不被理解的痛,不能每天陪伴孩子左右。
但是他们心里都很明白,虽然不能时时陪伴你,但是孩子,爸爸妈妈真的很爱很爱你。
去年,邓超在微博里曾经发过一个视频,视频里,小花妹妹抱着要出门工作的爸爸迟迟不肯撒手,哭得特别伤心,甚至让邓超有了息影的念头。
当然,这也只是随口说说而已,毕竟,养家糊口的重任还抗在他的肩膀上。
一个收入不菲的大明星尚且如此,面对生活,我们普通老百姓更是不敢懈怠,如果生活与孩子起了冲突,面对孩子的眼泪,我们只能逼自己狠心。
春节假期结束了,这样心酸的一幕幕已经开始上演。
爸爸要坐火车出门打工,
女儿抱着爸爸的腿大哭不止。
妈妈上车了,
孩子扒着车门不肯撒手。
他们都在说,「爸爸妈妈,我不要新衣服,也不要好吃的,只要你们在家陪着我。」
孩子,别怪爸爸妈妈狠心,拿起工作陪不了你,放下工作养不起你。
女儿两岁多,每次出门,都要抱着大腿哭上一场「妈妈不上班,妈妈陪我。」
有时候也会想,算了,何苦这样为难自己,豁出去了,不就三年吗?干脆辞职在家陪着她,等她上了小学,再出去找工作。
但是,看看自己银行卡的余额,每个月要面对的房贷车贷,还有家里四位没有退休金,也没有存款的老人,这个念头,也仅限于想想而已。
孩子是父母的软肋,也是父母的铠甲,为了你活得好一点,我们可以委屈一点,再委屈一点,辛苦一点,再辛苦一点。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如果可以,我们一定要尽量多陪陪孩子,毕竟,孩子的成长无法复制,童年里父爱母爱的缺失也无法弥补。
但是,如果确实没有办法,只要给孩子做好榜样,我们的孩子有一天也一定会理解。
每个孩子都是上天的馈赠,他们曾经趴在云朵上,仔细地挑选爸爸妈妈。
为了做我们的孩子,他们放弃了很多更好的机会,就为了无条件地爱我们。
虽然岁月恒久远,但是父母的艰辛,为难,他们都懂得。
——END——
往期精彩
北大教授郑也夫:一个孩子不贪玩儿,比不爱读书更可怕!
影响孩子一生的2个黄金转折点,家长不可不知
孩子,一顿饭看出一个人的修养!可能你无意当中就输在饭局上了……
6~18岁孩子最好最精准的沟通方式,强烈建议收藏
看完这篇文章,
您有何感悟和体会
欢迎留言与大家分享
想获得更多优质育儿资讯,